從醫療到健康,中國國際醫療電子技術大會詳論戰略升級
4月19日,由創意時代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醫療電子技術大會暨展覽(CMET2011)深圳站在馬哥孛羅好日子酒店正式拉開序幕。接下來的一周里,CMET2011將進軍上海(4月22日)、北京(4月26日)兩個醫療產業重鎮,攜手TI、微軟、ADI、Freescale、XILINX、Microsemi、MURATA、順泰醫療等企業,以及中國科學院、臺灣工研院、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深圳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銳珂、藍韻、上海力康等產學研多方領軍人物,詳論醫療電子產品設計與系統方案、醫改兩年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以及ICT、智能化、便攜式、云端系統為中國醫療電子產業帶來的戰略升級機遇。金升陽、世強電訊、昊倫、斯圖曼、力源、豐泰瑞達等企業也將一同進行相關產品與方案的精彩展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8830.htm深圳:帶領醫療電子產業走向“中國智造”
作為全國乃至全球著名的“電子制造業之都”的深圳,其領先地位在醫療器械產業也是當仁不讓,2011年我國醫療電子產品市場銷售額有望超過70億美元,預計到2012年將增長至100億美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深圳制造。據深圳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長陶篤純介紹,深圳醫療器械產業具有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產品市占率高、產業配套能力強、出口比例高等鮮明特點。藍韻集團產品市場部總監劉明宇也表示,新醫改運行兩年以來,國家投入的資金以及各種政策的支持不斷增加,這一點在2010年醫療電子上市公司的財報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在醫改之外,目前中國醫療電子設備產業面臨三大市場驅動力:老齡化、消費升級、新技術革命,只要企業抓住醫改契機,明確市場需求,提升技術水平,挑戰也能轉變為機遇!
上海:重點發展高端醫療設備產品線
上海醫療器械產業高端化轉型的趨勢已初現端倪。上海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云龍認為,上海具有完備的配套工業基礎和信息技術,在研發技術也具備人才和經驗優勢,企業應以提高技術研發能力為核心、以新醫改為契機、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向導,調整產業發展方向和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成像設備、監護設備、診療儀器以及其他中高端設備產品線。
北京:用云平臺與海終端實現低成本健康
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王磊博士將介紹“云平臺與海終端實現低成本健康”的海云工程計劃,據介紹,海云計劃涉及大量新型醫療儀器研制,將為相關企業的競爭和市場份額的占領提供一個大平臺。北京工業大學生命學院的副院長吳水才教授也將介紹一套心電遠程監護系統。吳水才表示,把計算資源作為服務的云計算理念和技術必將會改變傳統醫療信息化的發展理念和建設模式,在推進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隨著Internet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近年來心電監護正沿著因特網和無線移動監護兩個方向快速發展,作為心電遠程監護系統起源的Holter現在已經演變成為心電遠程監護系統的前端裝置。
醫療系統“芯”與“腦”的對決
無論是云平臺還是海終端,或者各種高端醫療設備,又或者各種醫療成像設備,都離不開讓彼此互聯的腦——操作系統、應用平臺,以及支撐起設備運轉的“芯”——CPU、傳感器、無線射頻、模擬前端等等,在CMET2011上,TI、微軟、ADI、Freescale、XILINX、Microsemi、MURATA、順泰醫療等關鍵企業技術負責人帶來了智能醫療系統、醫療影像、便攜醫療、ECG系統、血壓測量技術、醫療設備安全設計等方面的關鍵技術與創新方案,金升陽、世強電訊、昊倫、斯圖曼、力源、豐泰瑞達等企業也會進行精彩展示。醫療電子市場的迅速升溫,從CMET2011的觀眾注冊情況便可見一斑:據主辦方創意時代負責人介紹,深圳站在會前共吸引了超過1000名專業人士的注冊,目前上海與北京站也已經吸引了超過400名專業人士預注冊,預計現場將有超過1200名專業人士出席CMET2011三站的活動,聽眾絕大部分為醫療電子儀器和設備廠商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