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液晶電視OEM廠商生存之路

液晶電視OEM廠商生存之路

—— 尋求創新求生存
作者: 時間:2010-10-27 來源:LED環球在線 收藏

  DisplaySearch最近發行的“LCDTV面板-整機采購相關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第二季度的OEM供貨比例達到32%,比上一季度增加6個百分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3931.htm

  從各OEM廠商的供貨份額來看,首位是臺灣(TPVTechnology),占27%;第2位是臺灣鴻海精密工業(通稱富士康。含臺灣奇美電子公司),占15%;第3位是土耳其偉視達(Vestel),占10%;其次是緯創(Wistron)、瑞軒(包含蘇州樂軒供貨部分)及仁寶(Compal)等臺灣企業(圖1)。從各品牌企業的OEM比例來看,除了已達到50%以上的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RoyalPhilipsElectronics)及東芝等知名企業之外,索尼也已接近50%,均出現了上升趨勢。

  其中,進入顯示器OEM排名前三甲的與富士康兩大企業的排名大幅上升。冠捷2010年的OEM供貨量由2009年的1000萬臺增至1600萬臺,以實現大幅增長為目標持續擴大了供貨規模。冠捷剛剛宣布與友達光電(AUOptoronics,AUO)在巴西成立模塊組裝合資公司。而2009年OEM供貨量曾跌至40萬臺的富士康,則計劃以“2010年供貨量增至850萬臺”為目標,一舉拿下電視OEM業務。2009年以后,富士康還通過收購索尼的墨西哥工廠與斯洛伐克工廠等不斷獲得業務。收購的目標是在擴大供貨量的同時,在中國以外的歐美等具有巨大消費地附近擴大生產電視機的能力。

  作為追趕冠捷與富士康的OEM廠商,有仁寶、瑞軒及緯創等憑借自己出眾的電視機設計能力打算開展ODM業務的臺灣企業,還有像土耳其偉視達這樣專門面向歐洲市場開展電視OEM業務的老牌企業,此外全球EMS大型企業--新加坡偉創力(Flextronics)及美國捷普(Jabil)也都涉足OEM業務,目前液晶電視的OEM市場已經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今后幾年內,排名靠中后的廠商會因供貨競爭而出局,業務向排名靠前的廠商集中,呈現出在顯示器OEM業務中從未出現過的市場壟斷景象。

  在液晶電視OEM業務中求生存的關鍵因素

  我們認為,在通過液晶電視商品化獲取收益日趨困難的形勢下,2011年OEM比例將超過40%,之后仍會呈現增加趨勢。

  即使對于此前一直從事利潤率不到3%的薄利多銷型顯示器OEM業務的OEM廠商而言,目前在液晶電視OEM業務中獲得收益也越來越困難,今后要繼續生存下去,需要采取以下幾個關鍵措施。

  1、通過擴大供貨規模徹底降低成本

  與顯示器OEM業務一樣,冠捷及富士康這樣的知名企業會繼續擴大液晶電視供貨規模,通過規模經濟效應以低于其他公司的價格購買面板等主要部材,從而降低成本。

  2、與LED緊密相關的價值鏈體制及其強化

  因2011年以后電視會迅速實現LED化,各廠商在LED背光面板方面的成本競爭力及供應能力將變得最為重要。富士康目前正在公司內部推進LED關鍵器件的垂直整合,以獲得各公司LED電視機訂單。各廠商可通過BMS(從背照燈、模塊到整機的組裝:BacklightModuleandSystem),以增加附加價值的形式不斷降低成本。

  3、確立在主要消費地組裝并生產電視的體制

  電視與IT類產品相比,供應鏈較長,還存在偏重于年末商戰的季節性變化特點,各國要對整機征收進口關稅等問題。考慮到這些因素,電視廠商必須在具有巨大消費能力的地區采用當地生產當地消費的方式。今后,估計電視廠商是否在中國及北美以外的地區,也就是歐洲、巴西及印度等地擁有電視組裝工廠,將成為在競爭力方面的主要差別化因素。歐洲有很多國家,需要按照各個國家的情況周密應對,還要花費人力和時間,因此專門面向特定地區生產的當地OEM廠商更有可能獲得競爭力。

  4、電視的設計開發能力

  目前,在液晶電視的OEM業務方面,部分臺灣及中國大陸廠商無法獨自按照各國情況為當地設計出包含調諧器在內的產品。作為采用OEM制造的理由之一,很多電視品牌都將OEM企業作為彌補有關開發資源的一環,在商品完全變為通用產品之前,這也是選擇OEM廠商的關鍵因素之一。

  2011年,在與LED緊密相關的價值鏈中,成本、供應及設計競爭力將直接關系到OEM廠商能否擴大業務,估計2011年將是競爭更加激烈的一年。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