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聯網處在初創階段
目前,物聯網概念火熱,頻頻亮相于各大媒體。行業人士認為,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尚處于初創階段,雖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未來將成為我國新型戰略產業,將給信息產業以及通信產業帶來眾多機遇和挑戰,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還遠遠沒有成熟。但記者在走訪各大集成商中發現:物聯網雖然火熱,但在系統集成領域還沒廣泛地應用開來,存在技術、標準、市場等壁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1397.htm那么,伴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未來,集成商能否從中受益?
一、大部分集成商表示:目前,物聯網處在初創階段
為更多的了解物聯網對集成商的影響,《集成商觀察》記者走訪了多家系統解決方案商。金鵬電子市場部經理劉亞妮表示,雖然國家加大對集成商的投入,但目前其技術在安防集成領域還沒廣泛應用,只是涉及到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已經逐漸地應用于工程方案中。
作為“數字城市的領跑者”的同方泰德、“在智能建筑電氣產業領域首家上市”的泰豪,在物聯網的潮流下則專注于合同能源管理系統。據同方泰德國際副總經理周洪波介紹,物聯網的關鍵是“大集成”應用,而物聯網大集成應用實現的關鍵是中間件和解決方案。目前的挑戰在于用標準化的數據交換實現這些已存在的和新建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管控營一體化”。另外,銀江股份專注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醫療和智能建筑;賽為智能主打軌道交通智能化。
一行業人士透露,目前物聯網發展還處在初創階段,軟件技術并未成熟。而對一些賣產品的產品商或做傳感器的廠家,受益更多。
“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從企業角度來看還處于概念階段,有些甚至還沒盈利。”來自清華同方的陳羽對記者說到。
未來隨著IC制造、傳感器、軟件、網絡等關鍵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產業規模將快速的增長,應用領域廣泛拓展。業內專家預計未來十年,將廣泛運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等多個領域,而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領域,物聯網的運用更為廣泛。
“雖然未來物聯網將拓展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各個領域,但現在還沒到廣泛應用的時候,估計在中國還得需10的時間。”一位集成商說到。
二、現階段集成商受益不明顯
物聯網作為一個新鮮詞為大眾所關注,但實際上它只是換了種說法。據了解,在我國其實早就有很多軟件開發廠商在做與“物聯網“相關的軟件,例如同方、太極。
行業專家分析,物聯網對傳感器廠商和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商的受益比較明顯。“從產業鏈來看,在物聯網的應用中,兩類廠商受益最為明顯:一類是底層的傳感器廠商,而另一類是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商,傳感器廠商受益主要因為行業應用的推廣對傳感器的需求量巨大。如銀江股份、同方股份、太極股份。
專家認為,物聯網的應用仍然存在成本、技術、政策、用戶壁壘等瓶頸,從目前情況來看,環保、安防、智能交通、農業、醫療推廣的可能性最大,而企業和個人的物聯網應用的普及仍然需要較長時間。專家表示:如果大家都在搞這個架構,物聯網的“量”集聚起來,我國的信息化就容易搞起來。
三、物聯網帶動傳感器產業發展
“物聯網全部需要傳感器聯網的,廠家應生產質量好的、價格便宜的傳感器。” 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張公忠教授對記者說到。
行業人士認為,“物聯網將給通信芯片、RFID/傳感器產業、系統集成等帶來巨大的產業機會。”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物聯網將給通信芯片、RFID/傳感器產業、系統集成、電信運營商等帶來巨大的產業機會,從受益時間的角度來看,物聯網的發展首先受益的是RFID和傳感器廠商,接著是系統集成商,最后是物聯網運營商。
這是因為:第一、RFID和傳感器需求量最為廣泛,且廠商目前最了解客戶需求;第二、物聯網涉及眾多技術和行業,系統集成商需求巨大,且系統集成商有可能掌控上游供應商;第三、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的應用將從行業垂直應用向橫向擴展,對海量數據處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將隨之提高,同時也將凸顯物聯網運營商在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但從增長空間的角度看,增長最大的是物聯網運營商,其次是系統集成商,最小的是RFID和傳感器供應商。有專家說到,之所以能帶動這些產業的發展,是因為:第一、未來物聯網具有海量信息的處理和管理需求、個性化的數據分析要求的特點,必將催生物聯網運營商的需求量,且未來很可能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第二、系統集成的需求將遠高于目前電信網和互聯網的需求;第三、RFID和傳感廠商由于核心技術掌握度較低,很可能形成完全競爭的格局。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