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去高通化”
高通在華WCDMA芯片領域近乎壟斷的地位,正悄然松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1092.htm近日,本報記者從可靠渠道獲悉,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正在加緊WCDMA手機芯片的研發,預計年內可以出貨。“海思的WCDMA手機芯片出來后,將首先供應華為的部分WCDMA機型。”一位海思半導體內部人士表示,這也意味著華為將不再完全依賴對高通芯片的采購。
7月19日,本報記者就此至函華為公司求證,但截至記者截稿時止,未獲回復。
據記者了解,華為在WCDMA芯片上的“去高通化”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開始。當時,華為已在WCDMA數據卡產品中開始逐步替換高通的WCDMA數據卡芯片,轉用使用海思半導體生產的WCDMA數據卡芯片。
來自ISuppli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市場上WCDMA數據卡出貨量約5000萬,其中華為一家的出貨量就超過3000萬,幾乎全部使用高通的芯片。
“華為WCDMA數據卡出貨量占中國市場超過50%,是高通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大客戶。”isuppli中國研究總監王陽告訴本報記者,華為開始棄用高通WCDMA芯片,對高通并不是個正面的信號,“如果未來華為WCDMA數據卡和手機終端產品全部替用自己的芯片,將對高通在華收入帶來較大沖擊”。
“華為自己生產的WCDMA芯片同樣要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用。”一位知情者表示,即便如此,相對于向高通采購來說,華為采用自己生產的WCDMA芯片依舊有著較大的成本優勢。
“高通的WCDMA芯片業內最貴,使用高通芯片的廠商還要支付一筆價格不菲的專利授權費用。”多位與高通有過業務合作的廠商人士認為,目前WCDMA終端成本偏高與高通在上游芯片的壟斷現狀不無關系。正是由于這種地位,高通在市場上有著較強的議價能力。
王陽分析,正是基于此,在與高通合作的同時,華為一直沒有放棄WCDMA芯片的自主研發,“上游芯片過于依賴某一家廠商,還會導致其后續產品的研發受制于人”。
上述知情者透露,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到現在,華為WCDMA數據卡產品對于高通WCDMA芯片的替換,“比例已經不小”。
與此相關的一個背景是,近期華為將包括WCDMA在內的手機芯片業務,由華為終端業務部門重新劃歸海思半導體。
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于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2008年,海思半導體一度把手機芯片業務剝離至華為終端業務部門,助力華為終端業務的分拆上市,但上市事宜最終擱置。
“重歸海思,說明華為不再把手機芯片僅當作其終端部門的一塊業務,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產品線來經營。”熟悉海思半導體的業內人士分析。
來自isuppli的數據顯示,2009年海思半導體銷售額超過3億美金,是中國規模最大的IC設計公司。深圳半導體行業協會產業調研組組長潘九堂認為:“盡管海思的銷售額中90%集中在華為,但海思IC設計能力不容小視,尤其是在通信芯片的研發上積累頗豐。”
“選擇其他的供應商是客戶的權利。”7月20日,對此,高通(中國)公司如此回應。
WCDMA文章專題:WCDMA是什么意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