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LED芯片在“潛伏” 核心設備產業化“老大難”
產業化方面,以三安光電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突破了100lm/W的技術大關,順利完成了‘863計劃’課題目標。國產芯片有望憑借優越的性能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在當前的‘十城萬盞’試點示范工程、大尺寸液晶顯示屏背光以及室內通用照明等應用領域逐步滲透并最終取代進口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0663.htm2009年,我國芯片國產率達52%,產值較2008年增長25%,達到23億元;LED封裝產值為204億元;半導體照明應用在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后,逆勢增長30%以上,達到600億元。2009年我國LED產業總規模共計827億元。從產業環境來分析,2009年國內外影響產業環境的大事件不斷,半導體照明與當今世界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聯系愈加緊密,機遇和挑戰并存;從產業本身來看,國內外技術不斷突破,新的應用迅速發展,相關扶持政策逐步出臺,產業競爭在技術、市場、產品等層面均出現了新的形態;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機遇明顯大于挑戰,整體產業環境和產業競爭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前景更加明朗。
在中國LED芯片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早期產品主要以普通亮度為主,生產廠商也只有南昌欣磊等少數幾家。進入2003年后,以廈門三安、大連路美為代表的幾家芯片生產企業陸續成立。針對芯片市場的需求,這些生產企業紛紛把產品重點集中在高亮度芯片,這直接帶動了中國高亮度芯片產量的快速增長。一時間,中國掀起了LED芯片產業發展的心高潮,高亮度芯片成為中國LED芯片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2006年中國LED芯片產量大大309.3億個,產值11.9億元。對于高亮度芯片來說,2003年至今成為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隨著廈門三安、大連路美等一批高亮度芯片生產企業的產能釋放,國內高亮度芯片產量出現井噴式增長,在經歷了2003-2005年產量增長過100%的快速增長期后,2006年高亮度芯片產量繼續保持過100%的增長速度,增長率達到101,4%,芯片產值增長率達到45%.
國內LED芯片在“潛伏”
據LED產業研究機構LEDinside統計至2009年8月,中國大陸現存LED芯片生產企業達62個,近幾年呈快速上漲的勢頭。1999年是中國LED芯片企業開始飛速發展的開始,在98年中國僅有3個相關企業,1999年增加了6個,并從1999年至2009年每年都有2-7個企業進入LED芯片行業。
從1999年到2009年11年里有7年時間每年新進入LED芯片企業的數量在6個及以上。低谷在2002年,僅有2個企業進入LED芯片行業。最高峰在2009年,僅1月至8月就有7個企業進入LED芯片行業。芯片生產企業數量更是從1998年3個增至2009年8月62個。
2000年之前雖有企業進入LED芯片行業,但LED芯片企業真正量產則是在2000年以后。07年以后成立的企業一般投資額度和規劃產能較大,多個還處于建設期,今后幾年將陸續投入生產,其產能釋放后中國大陸LED芯片的產量將大幅度上升。LED產能情況見LEDinside相關的LED芯片產能研究報告。
至2009年8月中國大陸已經有15個省/直轄市進入LED芯片行業,廣東、福建企業數量明顯領先于其他地區,廣東有10個占16.1%,福建有8個占12.9%.7個國個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所在的省/直轄市,LED芯片企業數量都在4個或以上。7個國個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所在的省/直轄市廣東、福建、上海、河北、江蘇、江西、遼寧LED芯片企業合計41個,約占LED芯片企業總數的2/3.山東、湖北、浙江LED芯片企業數量也都在4個以上。
至2009年8月中國大陸已經有31城市進入LED芯片行業,從城市看整體分布較為分散。7個國個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廈門、上海、深圳、大連、石家莊、南昌、揚州LED芯片企業合計25個占40%.其他武漢、北京、東莞LED芯片企業數量在3個及以上,也發展良好。
廣東10個LED芯片企業主要分布在深圳、東莞、廣州、江門四個城市,分別是深圳世紀晶源、深圳方大國科、深圳奧德倫、深圳鼎友、東莞福地、東莞洲磊、東莞高輝、廣州普光、廣州晶科、江門鶴山銀雨燈飾(真明麗)。廣東LED芯片企業數量全國最多,但并沒有給市場留下LED芯片大省的印象,利用珠三角眾多LED封裝應用企業的優勢向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的芯片是其發展方向。
福建8個LED芯片企業主要分布在廈門、泉州、福州三個城市,分別是廈門三安、廈門安美、廈門明達、廈門干照、廈門晶宇、泉州晶藍、泉州和諧、福建福日科。福建是中國LED芯片的生產重地,廈門三安、廈門安美、廈門明達、廈門干照、廈門晶宇都已大規模量產,福建福日科在福州主要是做封裝,其芯片廠設在北京。而泉州晶藍、泉州和諧都各規劃投資5.5億美元的LED產業基地。福建將繼續在LED芯片領域發揮領導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