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產業崛起 迎來“中國時代”
核心提示:國產伺服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突破進口壟斷格局的機遇已經形成,但國產品牌的號召力仍須迅速提升。隨著中國制造業意識到伺服系統對提高產品競爭力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的機械制造業逐步走進“伺服時代”。中國伺服產業如同世紀之初的中國變頻器產業一樣,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0594.htm伺服產業 進入“中國時代”
回顧伺服系統的發展歷程,從最早的液壓、氣動到如今的電氣化,由伺服電機、反饋裝置與控制器組成的伺服系統已經走過了近50個年頭。隨著中國制造業意識到伺服系統對提高產品競爭力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的機械制造業逐步走進“伺服時代”。中國伺服產業如同世紀之初的中國變頻器產業一樣,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1999年,國產交流伺服電機及其全數字式伺服驅動器基本自主開發成功,但產業化方面比較滯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產能力,國內對精密交流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的需求還主要依賴進口,導致中國制造業客戶一律選購國外品牌的伺服產品。
5年前,隨著國內電機制造能力的空前提升,交流伺服技術也逐漸為越來越多的廠家所掌握,加上交流伺服系統上游芯片和各類功率模塊的不斷推陳出新和智能化,促成了國內伺服產業在短短的不足十年時間里實現了從起步到全面擴展的發展態勢。和利時電機、華中數控、廣州數控、蘭州電機、英威騰等國內伺服品牌不斷涌出,取得了5%的市場占有率。
最近出現了南京埃斯頓、上海鄂爾多斯等廠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推出伺服產品的國產廠商大概有20多,產品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伺服,加上以東元、臺達為代表的臺系伺服,總市場占有率增長到15%以上。
“2010年, 通過對核心技術的把握,對產品不斷地提升,對客戶真誠的服務,中國伺服市場的‘中國時代’已經到來。伺服市場,將會是中國電視機、中國手機、甚至中國PLC市場的又一版本。”
經濟復蘇 市場需求旺盛
隨著中國經濟整體形勢的好轉,伺服系統重點應用行業如機床、電子半導體、紡織、包裝、印刷、新能源等積壓訂單迅速得到釋放,伺服市場需求旺盛,眾多國產伺服品牌紛紛發展迅速。
伺服產品主要用于OEM市場,其中機床工具、電子機械、紡織機械、包裝等傳統行業仍然是伺服的主要市場。特別指出的是,隨著風力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伺服的應用也開始初步成熟。由節能減碳形成的巨大商機也容忽視。
據捷孚聯合(JFUnited)報告顯示,即使在金融危機下,中國交流伺服系統市場仍然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2009年市場容量超過45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23.9%,并初步預計2010年市場增速約為16.1%。
伺服產品之于現在的中國制造業,已經不再是許多人眼中為追求苛刻的產品質量而選擇的奢侈品,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伺服產品對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和高效的生產所發揮的作用,中國的伺服市場已經進入了快速的增長期,中國民族伺服產業迎來了最佳的崛起時機。
整合高精 伺服智能發展
近年來,伺服系統的發展始終以穩定性、響應性與精度為發展主軸,這也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最為看重的幾大因素。南京工業大學運動控制研究所所長舒志兵用“高精度、高速度、大功率”九個字總結了伺服系統的發展趨勢。
隨著技術的發展,運動控制產品已經形成了如智能化、模塊化等行業內普遍比較認可的趨勢,而在安全功能的集成、運動控制網絡的發展以及產品提升性價比等方面,不同廠商往往也會藉由產品設計來體現出自己的優勢。“目前,國內的相關企業與研究所已經進行了研發實踐,這一方面消化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總線標準的制定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在未來,將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滿足一般工業應用要求,對性能指標要求不高的應用場合,追求低成本、少維護、使用簡單等特點的驅動產品,如變頻電機、變頻器等。另一個就是代表著伺服系統發展水平的主導產品—伺服電機、伺服控制器,追求高性能、高速度、數字化、智能型、網絡化的驅動控制,以滿足用戶較高的應用要求。
發力市場 企業大展拳腳
國產伺服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突破進口壟斷格局的機遇已經形成,但國產品牌的號召力仍須迅速提升。一位業界資深專家表示,眼下在中國做伺服,雖然還很辛苦,但價值已經開始凸顯,精耕細作,尋求合作和上市的溢價必然會越來越放大。
“國標”制定牽頭人。作為國家軍用標準《永磁交流伺服電動機通用規范》的主要起草單位之一,南京埃斯頓參與了該標準的制訂。同時,也是全國鍛壓機械行業標準委員會 “控制和功能部件工作組”的承擔單位,埃斯頓的數位負責人更被選為工作組的組長。
據悉,埃斯頓是一家長期在鍛壓機床自動控制市場長期占據龍頭位置的本土企業,在21世紀初決定正式介入伺服市場。該公司為伺服產品開發設立了三個研發中心,研發規模在業內首屈一指。2008年,埃斯頓再次打破外國壟斷,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交流伺服壓力機,市場年增長率在70%。
“打造國產伺服第一品牌”。從2008年開始,英威騰就積極致力于研制高性能伺服產品,力求打破國外伺服產品對高性能伺服產品的壟斷局面。2009年,發布了第一款英威騰CHS100系列伺服系統,正式宣告了英威騰開始致力于為推動民族運動控制事業的發展而努力。
據悉,通過不斷地開拓創新,以邁入資本市場為起點,以伺服技術發展為推力,全面進入運動控制領域,英威騰成為擁有覆蓋低端、中端、高端市場,國內最為齊全的產品線,用戶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領先企業。
近年來,隨著臺達、東元等臺灣品牌的進入和國產伺服的成長,市場略有松動。埃斯頓、英威騰、和利時、深圳步進、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企業的競爭力都迫使洋品牌在伺服營銷手段、定價策略上作出了不少調整。展望未來,隨著伺服價格的不斷下降、伺服市場接受度不斷上升,中低端市場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盡管目前洋品牌“一統天下”,但本土伺服企業仍將有很大作為。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