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智能電網應用概況
德國:真正的能源革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0257.htm內蒙古自治區的風力發電量正在急速飛漲,2007年最高用電負荷是1109萬千瓦,到2020年風電裝機計劃將達到5870萬千瓦。然而,由于沒有全部接入全國電網,電量消納效率成為問題,電能損耗曾高達30%。現在,內蒙古政府只好減緩風電的裝機速度。現實變得極為嚴峻——大量新建的能源發電站,并沒有解決能源短缺這一根本問題。
與中國相比,德國人正在做著相反的事情:加速新能源的應用范圍,最好令其無空不入。他們的新計劃是,在每個家庭的房頂上,都裝上太陽能發電裝置,再在庭院里建一個小型風能發電站,用它們來滿足每個家庭對電和熱的全部需求。德國人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在德國,一張無所不能的智能電網正在鋪開。這張網建立起來之后,新能源的利用率幾乎可以達到100%。這才是真正的能源革命。
所謂建立智能網,也就是把所有能源產生的電量,都放在一張電網上進行傳輸,這張網就叫智能電網。但它又與普通電網不同,其最大的特點是,它應用了大量的IT技術,使其更像一張互聯網,因此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比如,德國家庭安裝的各種小型發電站,如果發電量超出了家庭需求量,那么就可以把多出的這部分電量通過智能電網傳輸到其他需要用電的地方。但這是一種“賣電”的行為,家庭因此可以獲得收入。如果碰上陰天或者沒有風的天氣,家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站就無法正常工作,此時用戶想用電,則可以通過智能電網購買所需電能,這又是一種買電的行為。
在買與賣之間,便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性。更神奇的是,用戶可以根據電價的波動(在很多國家用電高峰期的電價是很貴的),來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買賣電能。電價信息由智能電網提供,而獲得這些信息的方式則有很多種,比如在互聯網上、手機上甚至收音機上。用戶獲得信息之后,再通過互聯網等手段,將買賣命令發送給家中已安裝好的智能儀表(電表的替換物),由智能儀表來控制是接收電能還是輸出電能。這樣下來,用戶就可以低價買入電能,再高價賣出,很像炒股。
智能電網的互動性還不止于此。它還能讓所有用電的產品,都加入到互動的過程中。福特汽車就正在嘗試這樣做。當福特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接入外接電源時,其電池系統能夠通過公用事業公司(比如電力公司)傳送出的智能參數與電網直接進行溝通。車主通過使用車輛的觸摸屏導航界面,以及中控臺的“福特車載辦公解決方案系統”就可選擇車輛在什么時候充電,以及充電的時長和電費。如果車主長時間不用車,還可以出售掉儲存的現有電量。
家用電器同樣也可以實現互動操作,前提也是它們插上了電源(即接入智能電網)。然后用戶就可以通過手機、互聯網或者其他工具,遠程控制家用電器的開關狀態,并可設置具體參數,比如設定空調溫度、洗衣機的洗滌程序等。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用電產品還能夠自主地選擇用什么能源的電能,喜歡風能發電的人就選擇風能,以此類推還有太陽能、煤、燃氣等等。一些減碳要求較高的組織機構,自然會選擇新能源,這樣也就可以促使整個社會大大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如果沒有智能電網,新能源的發電量就不能被有效地傳輸,這些組織也就沒得選擇。就像內蒙古有龐大的風電量,而內陸地區絕大多數工廠卻仍在用煤電。
智能電網強大的互動性,其目的就是將新能源的利用率發揮到極致,而這些并非天方夜譚。
德國斯圖加特的200個家庭,正在享受著智能電網帶來的美好生活;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個擁有10萬人口、名為Boulder的小城市,智能電網在這里也得到應用。更多的組織機構在嘗試研究和應用智能電網。西門子公司計劃在智能電網上投資60億歐元;美國思科公司正在全球各地幫各國的電力公司建設智能電網,因為它相信,下個十年智能電網將得到廣泛應用。參與其中的,還有IBM、微軟、SAP等IT公司。
智能電網正在帶來更大的市場機會。美國咨詢公司BrattleGroup對美國市場上智能電網(SmartGrid)相關投資金額的估算值為平均每年750億美元。該公司還估算出了2010年至2030年的合計數字,確定其總額為1.5萬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市場并非空穴來風,智能電網至少涉及三個領域:從發電站配送至配電站,然后再傳輸至每個用戶所需要的電力控制網(輸配電網);一條能夠傳輸智能電網中所有及時數據的通信網(信息通信網),以及承擔家庭及辦公室負荷控制工作的智能儀表;利用信息通信網作為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案及服務(IT技術服務)。這三個領域都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比如智能儀表、智能儀表信息管理系統、家庭電力控制裝置以及利用上述設備的需求響應(DemandResponse)等服務。
智能電網的經濟價值和新能源的高利用率,已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奧巴馬的新能源戰略中,將有45億美元用于改造智能電網。中國在今年5月份,也向世界宣布了要建立“堅強智能電網”的決心,并預計分三階段完成(2020年建成),共投資4萬億元。只不過,中國現階段的智能電網概念,關注的是用戶雙向互動的功能,而歐美宣傳得比較多的是IT技術的應用。中國IT公司應更多地加入智能電網的建設中。要知道,智能電網絕不只是安裝一個智能電表那么簡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