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擬將多晶硅行業列入高能耗高排放名單
多晶硅行業再次面臨被部委 “點名”的命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9723.htm商務部擬將多晶硅行業列入六大“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名單中。
商務部一位內部人士說,考慮將多晶硅行業列入“兩高”行業中,是基于節能減排的需要。“不過還沒有最終定下來,只是在討論階段。”
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一開始是想把光伏行業列入“兩高”行業中,后來在征求了行業協會的意見以及跟發改委協商之后才“收窄”了范圍,只限于光伏行業的上游——多晶硅。
商務部的具體措施是,限制多晶硅產品出口以及來料加工貿易。但由于國內多晶硅一半以上需要進口,出口及來料加工貿易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對行業的影響短期來看有限。
不過,多晶硅生產企業依舊擔心,如果被列入“兩高”行業,則意味著未來將很難得到相關政策的支持,不利于多晶硅行業未來的發展。
被“點名”
從2006年至今,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38%,但要實現“十一五”(2005年-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任務還相當艱巨。
為此,2010年5月4日,國務院發布 《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指出將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要求落實限制“兩高”產品出口的各項政策,控制“兩高”產品出口。
多晶硅行業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高耗能行業。據測算,目前國內提煉多晶硅耗電量基本在每噸2萬千瓦時左右。而同為高耗能行業的電解鋁,用電量約是每噸1.45萬千瓦時。
由于多晶硅的“拖累”,商務部在落實《通知》要求時將光伏行業初步列入了“兩高”行業。5月18日,商務部召集了來自鋼鐵、有色、建材、化工、造紙、光伏六大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希望聽取他們對“兩高”行業名單的意見。
在此之前,商務部已將光伏行業內多個產業鏈產品都列入了限制范圍。“主要是跟材料有關的產品。”知情人士說,“不僅有多晶硅,還有切片、太陽能電池等相關產品。”
在此次會議上,光伏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認為籠統地將光伏行業列入到“兩高”范疇之內并不恰當。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稱,以多晶硅耗能高為由“一刀切”整個光伏行業顯然不合理,除了多晶硅生產耗電高,產業鏈的其他環節耗能并不高。
該專家說,從單位產值能耗看,光伏產業的產值能耗遠低于鋼鐵和電解鋁行業。
商務部聽取了專家的意見。在此次會議之后,商務部與發改委相關司局交換了意見。5月24日,商務部第二次征詢六大行業相關協會專家的意見。
在此次會議上,商務部將限制光伏行業的范圍 “收窄”,只限于多晶硅產品,刪除了之前進入范疇的切片、電池等產品。
目前,商務部關于“兩高”行業名單一事還處于探討階段,并沒有最終確定。但商務部內部人士稱,如果最終確定,多晶硅產品將會被限制出口,與其相關的加工貿易也將受到限制。
影響幾何?
2009年中國多晶硅的產量為1.5萬噸左右,而市場實際需求近4萬噸,一半以上需要進口。預計到2010年,中國多晶硅產量將達到3.5萬噸左右,但這個產量還是只能滿足2010年中國多晶硅市場需求的一半,還有近3萬噸需要進口。
因此,上述專家認為,商務部限制多晶硅產品出口,并禁止相關的加工貿易,對光伏行業的影響有限。
“國內出口的多晶硅數量十分有限,并且出口的產品質量差,價格高,在國外并不具備競爭力。”該專家說。
但就產能而言,國內的多晶硅產能已經出現過剩跡象。工信部的調查顯示,國內多晶硅產業計劃投資總額達1340億元,實際投資額為470億元;已建成項目設計產能4萬余噸,在建項目設計產能6萬多噸,合計約10余萬噸。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王勃華指出,國內的光伏產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多晶硅產業出現投資過熱傾向。
四川一位多晶硅企業老總告訴本報,不少多晶硅項目都是近一兩年規劃的,真正達產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到時候中國的多晶硅產業將真正步入產量過剩而不是產能過剩。“如果限制出口,這些企業的產品該怎么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