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繼電器:關注新市場 開發新產品
中電元協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繼電器出口的數量雖然降低了,但出口值卻增加了,表明出口繼電器的附加值提高了,即高附加值的繼電器在出口量中顯著提高了份額。我國繼電器行業的高附加值產品已有較大提高,在某些領域已在逐步取代進口產品。雖然如此,但現在就言繼電器產業乃至我國的經濟形勢已完全轉向為時尚早,波浪式的起伏或恢復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達到正常態勢和發展速度還需一至兩年。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在鞏固2009年繼電器產業逐步回升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提高企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注重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努力實現更好更快可持續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9416.htm結構調整任重道遠
雖然我國繼電器行業的高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已有顯著提高,其技術、質量水平也明顯提升,但是中低端產品、低附加值產品仍占據產量的絕大部分。由此衍生的價格戰并未消除,在某些家電用的通用繼電器,如小型塑封類產品上甚至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平均每只約合人民幣1元多的繼電器,耗工耗時,區區幾分錢甚至幾厘錢的利潤,甚或在美其名曰“不爭利潤爭市場爭份額”的旗號下,一些企業生死拼殺,產能極大過剩。
因而,產品結構的調整任重而道遠,企業必須在產品結構、市場結構上下力氣進行調整。繼續攻克高端產品,低端產品順應世界潮流向低成本的海外轉移,中端產品可利用國家開發中西部地區政策的引導向廣闊的內陸腹地布局。機電式繼電器逐漸勢微,固態繼電器發展迅速,機電-固態組合式繼電器方興未艾。細分市場、找準市場定位,是每一個企業必須進一步做好的功課,走“專、精、尖”之路必能開拓更新的天地。
優化升級迫在眉睫
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機及其后的契機,從技術、質量、管理乃至經營模式上優化升級。企業要拓展自己的特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揚長避短。
“十一五”最后一年及“十二五”期間,繼電器行業將是一個“量增不減勢,質躍日月新”的狀態。隨著我國十大產業振興政策的逐漸落實和深化,繼電器的需用量和應用領域將在鞏固中繼續擴大拓展。傳統的機電式繼電器將仍然保持不低于7%-8%的增長速度,固態繼電器的發展速度將靠近15%,而特種繼電器會以20%以上的速度迅猛發展。我國繼電器產業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的步伐將逐漸加快,從出口拉動向內需、出口并駕齊驅的局面將日益凸顯,特別是高端產品攻克提升后,內需推動的趨勢會更加明朗。
為此,企業要在優化升級中,從做“產品”迅速轉向做“品質”,從爭“市場、訂單”提升到爭“利潤、品牌”。只有好的品質才能有更多的訂單、更多的市場份額、更優良的品牌形象,也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品牌形象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從“產品”入手提升“品質”,以“品質”樹立“品牌”,踏上品牌經濟發展之路,企業才能培植和凝聚起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我國繼電器產業從“制造大國”步入“創造大國”的進程才能扎實而快速。
選準調整路徑事半功倍
大多數企業的大而全形態在結構調整中必須改變,零配件的專業化生產既是保證產品質量,也是規模經濟、批量生產的方向,更是降低制造成本、定位優勢發展的必然趨勢。
要充分利用后金融危機中世界產業調整的格局,將現在大部分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以手工為主的生產模式,轉變為以自動化或人機混合的半自動化裝配、制造模式。中央關于大力扶植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給大量的繼電器制造業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要以此為契機,大力提高制造工藝水平,進而使技術品質有更大提升。
大力提高自動化測試水平,把制造、裝配的自動化工程能力系數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或說迅速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繼電器制造、工藝水平方面的差距。以開發新產品為杠桿撬動結構調整和開拓新市場。
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已達1350萬輛而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據有關專家預測,2010年將達1500萬輛,“十二五”期間將以10%以上的速度發展。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的推動下將超常發展,這給汽車繼電器的增長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汽車繼電器將以每年遞增15%以上的速度發展,特別是適用于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繼電器產品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投資類工業控制繼電器在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背景下,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智能電網改造已提上了國家發展戰略日程,再加之風能、太陽能發電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強勁發展,其所使用的大功率繼電器會有極大的需求。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時間繼電器相關文章:時間繼電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