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溫家寶4月22日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能源委辦公室關于當前能源形勢與工作任務的匯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9130.htm溫家寶強調,近期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一要加強能源發展戰略研究,謀劃長遠發展大計。組織力量編制好“十二五”能源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既要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需求,又要努力在一些關鍵技術和產業領域占領制高點。二要加快能源調整優化結構,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下大力氣落實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的目標。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快農村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能源發展。三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要把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減排40%-45%的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著力構建以低碳排放為主的工業、交通、建筑體系。四要提高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加強前沿科學技術研發和能力建設。五要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深化能源國際務實合作。繼續發揮外交、經貿、發展援助等多方面優勢,全方位拓展能源對外合作領域和空間。六要推進能源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能源法制建設。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趨勢回升向好,能源需求正在快速回升,保障能源供給、促進能源平穩健康發展的任務繁重。要加強煤電油運供需銜接,滿足居民生活和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需求。要加強能源運行的預測預警,完善能源安全應急預案,加強安全生產監管。
能源委首開全體會議 提出發展新能源6點工作要求
國家能源委員會自成立以來,昨日首次召開全體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溫家寶主持會議,提出加強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等6點工作要求。
今年初,國務院發布成立國家能源委員會的通知,能源委成為中國最高級別的能源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研究能源安全和能源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擬訂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統籌協調國內能源開發和國際能源合作的重大事項。
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昨日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首先提出,要加強能源發展戰略研究,編制好“十二五”能源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在一些關鍵技術和產業領域占領制高點。
其次,培育新能源產業也是下一步能源工作的重點。會議強調,要下大力氣落實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的目標。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快農村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能源發展。提高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8.4%提升至9.9%,此外,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氣占3.4%。
根據初步分析判斷,要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5%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水電裝機要達到3億千瓦以上,核電投運裝機達到6000萬千瓦至7000萬千瓦以上,風電、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1.5億噸標準煤以上。
與此同時,有測算還顯示,200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0億噸標準煤。專家預測,到2020年,能源需求總量可能高達45億噸標煤,這意味著新能源領域必須加大投入,才能確保消費比重穩定提升。
加強煤電油運供需銜接
實施“走出去”戰略,深化能源國際務實合作,也是下一步能源工作的第三個重點。會議指出,要 “全方位拓展能源對外合作領域和空間”,繼續發揮外交、經貿、發展援助等多方面優勢,全方位拓展能源對外合作領域和空間。
第四點是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要把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減排40%~45%的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著力構建以低碳排放為主的工業、交通、建筑體系。
另外,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加強前沿科學技術研發和能力建設。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趨勢回升向好,能源需求正在快速回升,保障能源供給、促進能源平穩健康發展的任務繁重。會議最后一點要求,要加強煤電油運供需銜接,滿足居民生活和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需求。要加強能源運行的預測預警,完善能源安全應急預案,加強安全生產監管。
國家能源委首開全會 新能源振興規劃或年內出臺
業界看好
會議部署摘要
● 組織力量編制好“十二五”能源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
● 加快能源調整優化結構,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
● 把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減排40%~45%的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
● 提高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設
● 全方位拓展能源對外合作領域和空間
● 推進能源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能源法制建設
作為中國能源領域最高議事機構的國家能源委成立近3個月之后,昨日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為中國未來的能源發展定下基調。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溫家寶主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溫家寶主,聽取能源委辦公室關于當前能源形勢與工作任務的匯報。
定調中國未來能源走勢
在會議上,溫家寶為未來中國的能源走勢定下基調,表示中國能源戰略將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多元發展、保護環境。溫家寶同時提到,將推進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
對此,中國石油(601857)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表示,在能源戰略領域,中國長期以來過分關注的是能源的供給問題,即單純從能源的來源問題來管理能源,其實,如何把能源用好,更是中國目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昨日的全會上,溫家寶還就近期的六項重點工作作出布置。
其中,首要的便是要求編制好“十二五”能源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并明確提出,該規劃“既要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需求,又要努力在一些關鍵技術和產業領域占領制高點”。
此外的五項工作還包括調整能源結構、應對氣候變化、提高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能源體制機制創新等。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能源專家表示,每一項工作中,高層都具體地指出了方向。
比如,在提出加快能源調整優化結構、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時,溫家寶提出,要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快農村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的能源發展。
“從總體上看,這些地區對新能源產業的需求更為迫切,全會提出的要求也因此更加具有針對性。”王震說。
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全會提出,要把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減排40%~45%的目標,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著力構建以低碳排放為主的工業、交通、建筑體系。
《能源法》可期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約束性指標”這一提法值得關注,便于中國政府此前的減排承諾作出安排。
王震則表示,全會非常明確地指出了要在耗能最大的工業、交通、建筑領域構建低碳排放體系,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在談到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時,昨日的全會提出,要發揮外交、經貿、發展援助等多方面優勢,全方位拓展能源對外合作領域和空間。
林伯強對此評述說,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光靠企業“走出去”很難有重大突破,而提出了要在多個領域形成合力,預計將會為中國的能源國際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而針對全會提到的“要推進能源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能源法制建設”的要求,林伯強說,隨著法制建設進程的推進,預計業界討論多時的新能源振興規劃有望在今年出臺,而作為各項能源法規的“母法”——《能源法》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面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