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機頂盒:浮現殺手級應用的影子
從電視誕生以來,一種莫名的魔力不斷拉近人們與電視的關系,以致因電視衍生出各種社會問題引發了全新思考。不管如何,電視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技術不斷發展,在消費者對更清晰視頻的強烈需求推動下,數字電視節目應運而生,而隨之同時出現的還有數字機頂盒(Set Top-Box,STB)。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9093.htm援引IMS的數據,2009年全球機頂盒的出貨量達到1.3億臺,伴隨著歐美模擬與數字電視市場轉換進程接近尾聲,傳統的標清機頂盒的市場出貨量將逐漸萎縮,而金磚四國(BRIC)等新興市場的轉換過程正處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期。據估計,目前全球在用的電視機終端接近13億臺,根據目前市場的發展情況,只有20%左右開始接收數字電視信號,因此在未來的10年內至少還有5億臺電視將成為數字電視接收者,這其中預計有超過80%將通過數字機頂盒實現數字電視節目的接收,僅此一項每年新增的機頂盒需求就超過4000萬。
當然,4000萬也僅僅代表機頂盒市場的一小部分需求而已。對于歐美市場,高清節目已經開始提供,這就意味著高清取代標清機頂盒的大潮即將來臨。同樣,2010年將是3DTV推廣到消費者的開始,3D機頂盒將隨著3D電影的刺激體驗成為消費者的新需求。此外,具有游戲功能的機頂盒和網關功能的機頂盒,甚至是增加了大容量存儲的機頂盒將合力掀起第一波機頂盒更新換代的狂潮。據美國某運營商的預測,數字電視技術和網絡的發展將以3-5年為一個周期,大抵每5年就會有至少3個重量級新賣點出現,因此,機頂盒市場也會以此為周期形成一次次的更換潮。以此估計,全球機頂盒市場比較穩定的年出貨量將在1.8億以上,如此龐大的一個市場,不得不引起整個產業鏈的關注。
據iSuppli公司預測,機頂盒出貨量未來幾年將繼續增長。消費者收看模式發生轉變,通過互聯網提供的電視內容越來越流行,從而將為提供商創造條件,在數字家庭的激烈爭奪中獲得新的營業收入來源。如圖1所示,2010年全球總體機頂盒出貨量將達到1.478億個,比2009年的1.326億個增長11.5%。到2014年,出貨量將增長到1.939億個。
從技術上看,也許在時下強調功能整合的消費電子發展浪潮中,再去大談機盒的未來顯得不合時宜。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看整合性很領先的數字電視一體機市場的實際表現,就能感受到機頂盒的強大生命力。在最新的一屆CCBN會場,超過兩個展館的主力是機頂盒產品,如果加上機頂盒芯片和方案廠商,那么可以說三分之一的CCBN是與機頂盒密切相關的展示,而這足以讓我們引發對數字機頂盒市場的密切關注。
不僅僅是過渡的使者
數字機頂盒的歷史使命本是作為模擬電視網與數字電視網絡以及終端之間過渡的媒介,幫助電視產業鏈和消費者實現從模擬電視時代到數字電視時代的平滑過渡。從誕生之日起,機頂盒的使命注定其本就應該是個短命的產品,然而,從目前的整體市場趨勢來看,數字機頂盒在短期內不僅不會退出市場,即使完成了數字與模擬電視網絡的轉換,數字機頂盒仍將作為一個重要的產品存在于每個家庭中,并且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如果說模擬電視是廣播為主的時代,那么數字電視時代廣播方式將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存在,由廣播電視運營商主導的有線電視網絡必然成為數字電視的絕對核心傳播媒介。相關人員指出,未來的數字電視機,僅僅是具有地面數字電視接收功能的顯示器罷了,其核心功能是從一個具有網絡功能的盒子里接收節目內容并完整呈現罷了,而這個盒子對于數字電視來說就是機頂盒。
數字電視一體機,技術上是絕對先進的,完全將機頂盒集成到電視機中從技術上具有足夠的誘惑力,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電視機廠商,均可以從中獲益,然而對于擁有網絡資源的有線電視運營商來說,數字電視一體機注定不會受到歡迎。雖然,現在的半導體技術已經可以實現有選擇的將一體機設定為支持各個運營商的網絡并保障一定的安全性,但依然不如機頂盒對運營商實現用戶控制來得安全可靠,直接點說就是機頂盒所提供的唯一性服務,能牢牢控制用戶而不至于使其流逝。
隨著數字電視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即將廣為普及的高清數字節目的傳輸碼流率,對廣播傳輸而言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技術挑戰,甚至是遠遠超出了廣播技術所能達到的帶寬基本要求,也意味著沒有可靠的有線網絡就無法提供足以保證流暢清晰視覺體驗的數字節目內容。因此,在未來的數字電視時代,有線網絡運營商將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在這樣一個整體市場環境下,數字機頂盒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節目中轉設備,而是有線網絡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必然紐帶。站在這樣一個立場上,數字機頂盒的市場短期內是看不到生命周期的盡頭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