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打造服務中國的衛星導航產業鏈
談及軍轉民技術,導航是目前比較為大眾所接受的技術之一,而談及導航技術,近年來涌現出各種稱謂,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從最早也是最為消費者熟知的GPS,到后來的衛星導航定位,以及現在的GNSS,其實指的都是同一類技術,只不過隨著技術的成熟,提供的服務變得越來越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8913.htm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泛指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它包括利用GPS、GLONASS和GALILEO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的一個或多個系統進行導航定位,并同時提供衛星的完備性檢驗信息(Integrity Checking)和足夠的導航安全性告警信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導航系統,到90年代,進入全運行和盛行時期,應用已擴展至經濟和軍事的各個領域。
導航系統對于一個國家的國防和安全來說至關重要,這也是我國大力發展北斗系統的最根本原因。中國科學院院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一項復雜的龐大系統工程,“天上地下”統籌發展才能發揮最大效益。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已成功升空,后續組網衛星研制生產正按計劃順利推進。因此,加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設備研發、形成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鏈已是當務之急,北斗系統的民用進程一直是北斗系統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業務拓展內容。目前承擔北斗系統民用推廣任務的企業中,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正好是北斗第一顆衛星發射第十年,也是北斗星通十周歲的生日。在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在國防電子展上再次見到了熟悉的北斗星通,與前兩屆不同,現在的北斗星通已經不僅僅是在北斗導航系統中依靠國外產品提供服務,而是開始向深入合作、自主發展,將舊有產品和合作產品相結合,并最終期望實現能獨立覆蓋衛星導航產業鏈的成熟企業。
當然,目前北斗系統還沒有真正走進大眾消費者,不過在許多行業中已經獲得廣泛應用,特別是由于北斗系統對國內及周邊范圍的服務能力要優于境外系統,因此眾多對導航需求明顯的領域就成為北斗星通服務的重點。據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剛介紹,目前北斗星通利用北斗系統的多種優勢,根據不同行業客戶的需要進行不同服務內容的支持,比如目前最為廣泛的應用時用在交通運輸和海洋漁業,當然還有一些偏遠地區的衛星導航服務客戶。十年來,通過對不同行業用戶的密切接觸,深入剖析客戶需求和行業特點,創造適合客戶行業需要的商業模式提供服務,北斗星通已經擁有一萬多忠實民用用戶,充分發揮了將北斗系統推廣到民用階段的橋梁作用。不僅如此,北斗星通還利用北斗系統的特有通信功能,借助以位置為核心的服務特點,將北斗的應用推廣到諸如水利、水文、環保、氣象等各種監測應用,以及無人值守測報和地震救援等工作中。對于客戶而言,北斗系統目前正在運營中的北斗1號可以實現東至東經150-160度,南至赤道附近的領域內的導航服務,基本實現對國家領土領海及周邊范圍的全方位覆蓋,確保用戶在其活動范圍內可以享受北斗系統的服務。
十年來,北斗系統已經逐漸橫跨軍民兩用,成為重要的保障國內導航服務的系統,作為其主要運營商之一的北斗星通也已經在2007年實現公司的上市計劃。胡剛介紹,通過上市為公司引入了發展所需要的大量資金,進而確保了了公司在發展上的資源保證,同時還為公司引入了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下一步,為了更好地在導航系統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北斗星通計劃自己開發導航芯片產品,力爭在三五年內推出完全自主開發的北斗系統導航服務終端,從而實現公司以系統解決方案為龍頭,芯片、運營和推廣為支撐的既定目標。談到自主開發芯片,胡剛認為導航產品最大的意義是可以為傳統產業增值,而實現這一增值的關鍵核心就是芯片。導航市場作為一個看似龐大的產業,如果想在其中做大做強,必須要實現多元化經營,單獨做芯片可能利潤微薄,必須結合系統解決方案才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這對于北斗系統而言也顯得尤為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