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DMA芯片貨源短缺優點多卻無人買
——
就在人們覺得3G已經近在眉睫的時候,和中國3G緊密相關的SCDMA的貨源短缺及其它市場狀況卻再次給3G的出臺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新技術芯片貨源短缺
“SCDMA電信技術完全繞開西方公司專利壁壘,‘每一個比特’的知識產權都屬于中國人,‘至少領先國際同類技術兩到三年’。”之前,SCDMA無線接入系統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時頒獎專家這樣評價。
“設備供應商太少,系統也經常有問題,通信質量也不是很好,許多客戶反映都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對用戶的管理等很多方面還都有問題。”采訪中內蒙古網通公司的一位姓劉的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網通四川分公司總經理牟俊也表示,中國網通是采用SCDMA最多的運營商。牟俊指出,建立SCDMA網絡所需的芯片、基站、終端等設備,目前主要還是信威公司自己在生產,而這家新興企業規模小,供貨能力有限,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常常是運營商需要大量上設備的時候,信威提供不了,等信威生產出來了,市場已經等不及了。
“我認為主要問題在于芯片的提供商太少,這是所有手機廠商共同擔心的事情。”北京索愛普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道。他表示,因為3G對所有手機廠商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契機,而手機最重要的部分則是芯片,但現今SCDMA相關的手機芯片生產商還很有限,不能保證大批量的供應。而且沒有廠商會冒險輕易將前途押到一個新技術或新標準上。
“GSM、CDMA以及‘小靈通’占據了大部分國內無線通信市場,這些來自國外的技術盡管成本高,甚至并不先進,但已相當成熟,而且國際企業有雄厚的品牌、實力、產業鏈和傳統市場作支撐,運營商使用起來覺得比較保險。而本土的新技術畢竟發展歷程短,延伸前景難以看清,不管理論上怎樣證明,運營商還是對我們技術的穩定性不放心。”SCDMA的研發者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衛這樣表示。
“目前實力較強的國內運營商普遍對TD-SCDMA心存疑慮是個不爭事實。除了技術本身,還有很多因素都要考慮的。運營商作為企業是以企業的發展和前途為主的,輕易是不會為了這個標準冒太多風險的。”一位專家這樣表示。
SCDMA優點多卻無人買賬
“SCDMA完全滿足對3G業務功能要求,能在現有的穩定的GSM網絡上迅速而直接布署。”采訪中大唐移動一位姓段的技術人員這樣告訴記者,SCDMA能實現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平滑演進,并能完全滿足第三代的業務要求,突出的頻譜利用率比其他3G標準的現有設備高一倍,系統成本較低。
中國擁有13億人口,是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長期以來,都因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使這塊大蛋糕不斷被國外公司分割。高額利潤也隨之被國外公司賺取,而我們只能制造低附加值產品,處于世界電信產業鏈的下層。SCDMA創造性地采用了軟件無線電前沿技術,與時下通行的國外技術相比,基站覆蓋范圍更廣,頻譜利用效率更高。它一個基站覆蓋半徑達50公里,是來自歐洲的GSM的8至16倍,是來自日本的“小靈通”的上百倍。
這項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通信核心技術的前景曾被廣泛看好。然而,這項在國際市場屢獲成功的新技術,在本土市場上卻并沒有預期想象的那樣好。到目前為止,SCDMA系統在國內城市的無線市話用戶僅有300萬,在農村只有幾萬戶。這個數字遠遠不及GSM、CDMA數億用戶的龐大數目,甚至無法與“小靈通”的8000萬用戶同日而語。
中國3G進展趨緩
“由于TD-SCDMA技術仍然有待成熟,因此中國不會急于發放3G牌照。”3G在中國遲遲未到,業界有著種種猜測。
近日高盛證券發布報告稱,今年市場焦點仍然是內地電信業的重組,預期3G牌照發放將延至今年下半年,且較具規模的3G服務需要至2008年才會全面推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