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2010年三大發展趨勢詳解
趨勢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6556.htm新能源產業步入“而立之年”設備商機盡顯
回顧: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變化會議后,新能源投資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從用電增速、碳減排承諾、新興產業規劃等多個角度來看,新能源、低碳經濟都是電力設備行業的主要看點。
中國已向世界作出減排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大量事實表明,電力設備市場已向清潔能源設備制造轉型。2009年4月9日,東方電氣發布了2008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受電力需求放緩影響,企業2009年下半年新增訂單同比大幅下滑,尤其是火電訂單大幅萎縮。
這一情況印證了此前業界的普遍猜測。事實上,上海電氣、哈電集團、東方電氣這三家國內最大的火電設備制造廠商,2009年的新增訂單情況都不容樂觀,火電設備市場遇冷。
觀點:
中國向世界作出的減排目標相當于是降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碳強度,即依賴較少的能源消耗來促進經濟增長,為了履行這一承諾,唯有通過降低能耗和使用替代能源兩種途徑。
降低能耗主要通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循環經濟等手段來實現。使用替代能源是另一個有效降低碳強度的方式,在清潔煤技術和CCS(碳捕捉和封存)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考慮到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成本,風電和核電仍是近十年里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
展望:
如果稱新能源產業之前的發展為豆蔻年華,我們可以認為,哥本哈根會議后的2010年將進入新能源的而立之年。
由于火電投資高峰期已過,2010年火電設備產銷量將繼續出現萎縮。水電設備與電機產品因下游需求增速趨于平穩(5%左右),銷量不會出現明顯增加。火電設備需求萎縮,為風電、核電等新能源領域的裝備發展創造了條件,新能源設備將在2010年內盡顯商機。
風電與核電投資增速有望分別達到70%和60%以上,較為可觀。
為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我國需大規模發展替代能源產業(主要包括風能、核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未來十年風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的結構占比將大幅上升。低碳經濟、節能減排政策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新能源相關產業大有可為,將帶動相關設備的大發展。
趨勢2
智能電網建設推進設備加上“智能心”
回顧:
智能化,許給電網一個美好的未來。智能電網已經被多個國家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2009年4月,美國奧巴馬政府公布了總投資高達45億美元的智能電網計劃,奧巴馬隨后要求美國國會盡快通過相關立法。
2009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發展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從此進入人們視野。根據預計,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將達到5.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35%,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4.7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3.8億噸。其中,風能、太陽能等非水電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將大大提高,而這些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將對傳統電網提出挑戰,智能電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觀點:
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和加速了我國機械工業轉型的步伐,電氣行業也不例外。電氣行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點目標還包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而調整電源結構,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方面。智能電網的誕生為調整電源結構指明了新的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