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各構件設計重點總結
較常見的board lock有兩種,一是下料式的hook type,另一是折彎式的kink type,一般反應是hook type尺寸較穩定,插板時也比較不容易將整個PCB孔內的錫膏推出掉落,較受客戶歡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5723.htmBoard lock若需分攤應用時的插拔力或其他外力,則其位置就相當重要,設計原則是當外力產生時,board lock能及早分攤大部分的外力,例如當外力作用在housing上,產生一個杠桿效應,支點可能在PCB的前緣,或是在housing的后緣,這時就要考慮清楚,board lock究竟該放在何處,才能分攤掉大部分的外力。當然,board lock與housing間的結合強度要足夠,否則后果就是board lock還牢牢的留在原處,但是housing & contact已經被外力推移到破壞。
Board lock可以是獨立的五金件,也可以是從鐵殼上延伸出來的結構, 若是前者,則常常需要再花心思如何讓鐵殼與board lock導通,以便讓鐵殼接地,發揮隔離EMI或是疏通ESD的功能。在docking conn.的設計上,常用車制的nut穿過board lock,housing,shell然后將前緣鉚開,達到組合固定以及導通橋梁的功能。 Nut前緣要鉚開,局部的應變非常大,一不小心就容易發生鉚裂的情形,一般采用表面鍍錫處理,比較有延展性,同時配合適當的管壁肉厚以及鉚合深度,應可避免鉚裂的情形。此一鉚合用的nut一般又有另一功能,就是提供一個內螺紋供導位用或固定用車件旋轉配入,因此在裝配該車件時,就有可能將扭力傳到nut身上,為避免nut隨之旋轉,housing必須有機構特征來固定nut以防止其旋轉。須確認housing結構夠強,不會被nut的旋轉扭力破壞,或是頂出新的standoff。
客戶圖繪制重點
a. 盡量將尺寸圖、layout、規格與BOM都放在同一張圖面上。
b. 產品尺寸標注,以客戶應用需要知道的尺寸為主,不需要標示的就不必多此一舉,以免客戶拿來作為檢驗項目,徒增困擾。公差方面,建議斟酌廠內制造能力來標示,不要一味保護自己,標一些大得不合理的公差,以免客戶比對尺寸圖與layout圖,一下就發現worst case無法插板之類的問題。
c. SMT type產品的solder pad建議尺寸,應該考慮當tail長度做到上限時,pad仍比tail多出一個端子材厚的尺寸,才能確保客戶看到端子端面理想的填錫效果,pad寬度尺寸的考量亦然。
d. Through hole端子建議的PCB孔徑,則大約取端子橫斷面對角線長度再加個0.3mm。孔與孔之間應該要有0.15mm以上的距離,方足以讓trace通過,因此,端子pitch太小則必須在tail處錯成多排,以便將PCB孔距加大。
e.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要記得標注板到板的距離,through hole形式的產品要注明適用的板厚范圍。
f. BOM中的材質說明不必明確交代是何種銅合金或何種工程塑膠,以免日后因力學問題或阻抗問題須改材料時又要更新版次。
連接器設計check list
a. 客戶需求尺寸之滿足,包括外觀尺寸、stacking height(or board-to-board distance)、wiping distance、長短pin差異、through hole元件的尺寸。
b. 機械與電氣規格之確認,包括整體插拔力、端子正向力、LLCR、current rating、耐電壓。
c. 產品在PCB上的定位效果。
d. 產品的包裝for auto pick and place。
e. 內部結構可靠度審核,
f. 零件間的組合在六個自由度上的限制是否完備可靠。
g. 零件的裝配性,導角、預裝效果、干涉量、間隙預留。
h. 公母配的stopper。
i. 母端子的活動空間是否足夠,會不會有簡支梁的問題發生。
j. 母端子前端是否安全的躲在塑膠隔欄內?確認worst case仍不會突出隔欄,以免被頂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