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蘇州7.5代液晶面板廠存變數
剛剛通過韓國政府批準的三星蘇州7.5代項目,還存在延宕的可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5660.htm韓國媒體引用韓國知識經濟部官員的消息稱,由于擔心中國可能延后審批其蘇州工廠,三星下月打算投資13億美元,在韓國本土忠清道8代廠上馬一條新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以保證與對手LG之間的出貨差距。
去年曾與蘇州方面多次談論配套工作的上游企業代表透露,蘇州早已備好土地,“就在蘇州和艦科技的南面”,前段時間當地與三星方面一直在積極準備,不過最近沒見任何動靜。
業內專家表示,上馬過多高世代項目,長遠看,對中國大陸并無益處。他稱,中國大陸已限制最多4家企業建設高世代工廠,而且,將優先扶植本地面板項目的建設。
截至目前,真正動工的高世代項目只有三家,即北京京東方、昆山龍飛、深圳華星光電。它們都是國有色彩濃厚的高世代項目。而另外兩家國有色彩的南京中電熊貓、安徽合肥8代廠,也正做著環評公示。
而三星蘇州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第一財經日報》未能查詢到該項目的任何環評公示信息。而這可是前期準備工作。
此前,它的本國對手LG已經與廣州方面達成合作,廣東省、廣州市領導甚至親自前去韓國首都簽署合作協議。三星蘇州項目與其相比,在世代上落后,因此很有可能成為落選者。
元旦前,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在內部會議上表示,2010年,在液晶面板項目引進上,將由現在的“企業挑地方”轉為“地方挑企業”,即在選擇外資公司合作時,由地方占主動。
更早時,發改委相關人士還表示,平板顯示產業產能有過剩風險。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說,與其說是產能有過剩風險,不如說是高世代項目“投資主體太多”了,這勢必分散產業資源,弱化本土面板業競爭力。
周子學呼吁,在新一輪投資中,應扭轉過去多年的策略,強化核心技術創新以及自主產業鏈的打造。否則,中國將會重復CRT老路,給跨國公司打工,到頭來還是“原地踏步走”。
這可能是北京京東方、昆山龍飛、深圳華星光電三大國有項目已經動工、進展速度更快的原因。不久前,本報也曾報道,安徽合肥方面已為其8代線工廠基本完成拆遷、土地平整等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