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向歐盟提出單獨價格承諾方案?上汽、吉利緊急辟謠!比亞迪未回應

向歐盟提出單獨價格承諾方案?上汽、吉利緊急辟謠!比亞迪未回應

發布人:芯智訊 時間:2025-01-2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image.png


當地時間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BEV)征收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稅率在17.8%至45.3%不等。相關決定于當地時間29日晚些時候在《歐盟官方公報》公布,反補貼稅于30日起正式實施。

被抽樣的中國出口生產商將被征收以下反補貼稅:比亞迪17.0%、吉利18.8%、上汽集團35.3%,其他合作公司將被征收20.7%的關稅。在提出個別審查請求后,特斯拉將被征收7.8%的關稅。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將被征收35.3%的關稅。

外交部回應:這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10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對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征收反補貼稅一事回應稱,在沒有業界申請的情況下,歐盟機構執意對中國的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并加征高額關稅,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將損害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損害歐洲消費者利益,損害歐盟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林劍指出,對話合作是中歐關系的主基調,互利共贏是中歐經貿合作的本質。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妥處經貿摩擦符合中歐共同利益,也是雙方企業和民眾的普遍期待。希望歐方以建設性態度與中方繼續推進磋商,展現誠意和靈活性,尋求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擴大升級。

中國機電商會回應:不公正不合理不客觀的認定

10月30日,中國機電商會針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發布聲明指出,歐委會并未在終裁公告中糾正之前的諸多錯誤認定,并未從根本上解決背離規則和以往實踐進行抽樣帶來的底層代表性問題,也未對歐盟產業損害指標進行客觀分析,因果關系依然存在錯誤認定。歐委會作出的不公正不合理不客觀的認定,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和歐盟反補貼相關規則。

中國機電商會透露,終裁披露后,在12家電動汽車企業授權下,中國機電商會按照本案調查程序要求,于今年8月24日代表企業向歐委會提交價格承諾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歐技術團隊在布魯塞爾進行了8輪密集磋商,付出了艱苦努力,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歐方始終未積極回應涉及中歐業界的核心關切問題,雙方還存在重大分歧。中國機電商會表示,目前中歐雙方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新一階段磋商, 期待歐方展現對磋商的最大誠意,按照“務實、平衡”原則,盡快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解決方案。

三家中國車企單獨與歐委會進行價格承諾談判?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新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在10月29日發布了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報告中披露,上汽集團、吉利控股集團下屬smart汽車有限公司和沃爾沃汽車亞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提出了單獨價格承諾方案。

歐盟披露的調查報告內還提及,歐盟與上汽集團、吉利、比亞迪進行了接觸和調查,但是上汽集團和吉利不配合提供相關資料,比亞迪則提供了相關資料。

image.png


上圖內容具體翻譯如下:

(383)正如臨時條例(364)所述,上汽集團(SAIC)聲稱,使用“每筆贈款的單獨金額、收到贈款的時間、贈款的描述、詳細說明贈款性質的政府通知以及其他必要信息”并非必要,并拒絕提供此類信息,因此委員會無法確定基本補貼計劃、調查期間收到的贈款金額以及這些贈款是否與固定資產有關。同樣,如暫行條例敘文(372)所述,沒有一家吉利集團公司提供關于其獲得支助的贈款方案性質的完整資料,根據調查問卷的要求,委員會無法確定與所調查產品有關的補助金計劃的基本補貼計劃。
(384)此外,正如臨時條例第3.3.1.4節所解釋的那樣,政府采購處沒有提供任何有關向抽樣群體發放贈款的資料,因此委員會無法用本可從其他來源獲得的資料填補空白。相反,委員會指出,比亞迪集團提供了所要求的相關資料,使委員會能夠評估所收到的贈款的各個方面,并考慮這些贈款是否可以抵消。

所謂價格承諾,是指雙方通過平等協商,確定一個都可以接受的中國電動汽車對歐最低出口價格,出口商承諾其出口價格不低于這個數字。其是加征關稅的替代選項。它具體指,在華生產并向歐盟出口電動汽車的中國和外資車企提高產品售價,同時限制出口數量,保護歐盟汽車產業不受沖擊。

此前,中國機電商會在12家電動汽車企業授權下,與歐盟進行了價格承諾方案談判,但是一直未能達成共識。如果這期間相關車企還單獨與歐盟進行價格承諾談判顯然是違規的。

上汽集團回應:純屬造謠

10月31日晚間,上汽集團發布聲明回應稱:“近日部分媒體發布報道,援引歐盟單方面披露的‘反補貼調查終裁報告’觀點稱,上汽集團單獨與歐委會進行價格承諾談判。經上汽集團內部自查,并與國家相關權威部門溝通確認,上述報道內容嚴重背離事實,純屬造謠。”在歐盟反補貼調查案中,上汽集團始終是中國機電商會“價格承諾方案”的主要參與方,從未與歐委會就上汽方案進行過單獨溝通和談判。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30日,針對歐盟的裁定,上汽集團回應稱:“對于歐盟委員會的終裁認定,上汽集團深表遺憾,擬采取必要法律措施,將本案起訴至歐盟法院,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同時,上汽集團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歐盟重點針對上汽集團的純電車型加征高達35.3%的額外關稅,將推高歐洲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阻礙電動汽車的普及步伐。”

吉利回應

針對網絡上的相關猜測,10月31日晚間,吉利控股集團發布聲明稱:“吉利集團(包括但不限于旗下沃爾沃、smart等品牌)始終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機電商會”)指導下推進談判工作,吉利提交方案均送機電商會備案,從未私自與歐委會單獨進行溝通談判。”

吉利表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吉利集團全程參與了機電商會在布魯塞爾與歐委會就行業方案展開的磋商會談。磋商會談期間,歐委會主動接觸吉利旗下品牌,吉利以大局為重,拒絕和歐委會單獨溝通。


吉利強調,吉利集團自始至終秉持以大局為重的原則,堅定不移地支持行業談判,為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推動談判進程積極貢獻力量。針對網絡上出現的歪曲污蔑報道,如不停止,吉利將堅決采取法律措施,依法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法律責任,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良好形象。


此外,吉利還指出,“就歐方單獨與相關企業進行價格承諾談判一事,商務部于28日表示,中國機電商會獲得不同類型中國企業的充分授權,提出了代表行業整體立場的價格承諾方案。如歐方在與中方磋商的同時,又與部分企業單獨進行價格承諾談判,將動搖彼此信任,干擾磋商整體進程,也將給價格承諾協議的后續執行和監管增加更多行政成本。”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