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工智能正從流行詞變成生產力
許多美國企業不僅把人工智能當作流行詞匯掛在嘴邊,而是在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嘗試采用相關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先行一步擁抱人工智能的公司正在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越早嘗試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業務有機結合,就可能越快找到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的方法。
擁有160萬名員工的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公司內部應用程序有一個名為“我的助手”的功能,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支持。這一功能可以快速回答問題,總結會議記錄,并幫助撰寫文檔。沃爾瑪表示,這項應用能簡化一些繁瑣的工作,以便員工能夠專注于更重要的任務,預計這將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美國著名百貨連鎖店梅西百貨也表示,其正在嘗試利用人工智能來定制營銷策略,通過算法向顧客推薦商品。
美國休閑服飾品牌Abercrombie&Fitch的設計師則使用人工智能應用幫助他們設計產品,生成服裝創意圖像。其營銷部門的工作人員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來幫助編寫產品描述的簡介。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將價格與需求實時動態匹配,已成為一些公司通用的做法,比如優步會根據想要乘坐的人數多少來浮動定價。快餐連鎖Wendy's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在生意清淡的時段對網上菜單價格進行打折促銷。
人工智能還可以幫助公司進行庫存管理。聯合利華旗下著名冰淇淋品牌Ben&Jerry's在商店冰柜中安裝了擁有人工智能技術的攝像頭,存貨不足時會評估剩余的數量,及時向公司總部發出警示。這一技術已安裝在8000臺冰箱中,后續還將大幅增加安裝數量。因為能及時補充受歡迎口味的冰淇淋,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冰柜銷量平均增加了13%。
農業設備制造商迪爾公司則使用人工智能攝像頭來改進除草劑噴淋裝置。此設備可識別雜草,從而更精確地使用化學品。這一技術于2022年首次推出,公司估計這項技術已覆蓋1億多英畝土地并節省了800萬加侖除草劑,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作物和土地的影響。
盡管企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探索,但其目前應用有目共睹的成效讓人們對新技術促進生產率增長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許多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才剛剛開始滲透到生產和生活場景的方方面面,擁有廣闊的前景。高德納咨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全球90%的公司將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這將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3年就業未來報告》顯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訪公司計劃采用人工智能,其中50%的公司預計人工智能將帶來就業增長。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的許多應用只是改進了既有軟件可以做的事情,雖然更有效果,但不一定會向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那樣“改變游戲規則”。另外,目前企業人工智能方案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產流程的效率上,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企業前期的科學決策過程還有更大的探索空間和潛力。
也有專家指出,人工智能工具發展很快,企業人云亦云采用人工智能效果有限。需要企業管理者深入跟蹤研究相關技術的功能和潛力,結合公司具體業務,探索人工智能提高績效的范例。同時,還要制定明確的護欄等制衡機制來管理安全風險,減少人工智能編造信息的“幻覺”傾向,規避訓練數據中出現的偏見、知識產權等問題。
人工智能在給企業賦能的同時,還會加速工作崗位和工人技能要求的變化。確保工人有能力適應變化也是企業的重要責任。
世界經濟論壇相關研究報告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擴展人類潛力、增強經濟彈性”,但前提是企業和社會需要在更寬廣的領域采取行動,培養適應性強的勞動力資源,讓員工具備人工智能素養,并強調同理心、創造力和戰略思維等人類特有的技能。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