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從重大工程看上海半導體產業政策的專業特點

從重大工程看上海半導體產業政策的專業特點

發布人:芯謀研究 時間:2024-03-03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圖片

一張藍圖繪到底

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清單公布,76項重大科技項目中,16項為集成電路項目,其中有多個百億級的重磅項目。如總投資359億元的積塔特色半導體項目,總投資570億元的中芯臨港項目,總投資近100億元的超硅半導體300mm項目,還有長電、中微、盛美、江豐等封測、設備、材料的重磅項目。這些重大工程大多數起步于疫情期間,一部分已經完工,大多數接近完工。這些重量級項目任何一個放在其它地方都是平地驚雷,而在上海它們集體亮相。上海如何在經濟下行期取得這么大成績,上海做對了什么?
圖片圖片持之以恒的產業政策

半導體產業離不開好的產業政策,這已經是全球共識。從2000年代中芯國際成立至今,上海半導體產業取得巨大成功,證明了上海產業政策的科學務實,更說明上海做到了一張藍圖繪到底。

上海半導體起步以來,就堅持以制造為主干,以市場為動力的發展路徑。在2010年之前的早期階段,上海大力支持大型制造項目的同時,政府以科創基金和科技貸款等方式提供資金,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完成了人才招引、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奠基工作,一批堪稱中國半導體產業基石的企業在上海落地。到了2010年至2015年初期發展階段,上海半導體產業創新日漸活躍,產業潛力開始顯現。上海出臺《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上海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繼續吸引人才回歸,拿出各種金融工具,加大鼓勵相關產業。大量優秀企業創立,市場活力開始涌現。在2015年至2020年加速發展階段,半導體產業被國家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大基金的推出,科創板的創立,上海半導體的制造和設計高速發展的同時,開始向縱深發展,出現了一批設備、材料企業。2020年至今,上海半導體產業著眼于全產業鏈的發展,開始補鏈強鏈,同時開始鼓勵企業整合并購。尤其2022年《新時期促進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出臺,對上海近五年來出現的人才、EDA、中小企業產能等諸多產業痛點對癥下藥。這些產業政策高度契合上海各個時期的產業稟賦,大力推動了上海半導體產業的成長。首先上海長期是中國高端制造的策源地,先進制造聚集的產業結構為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尤其手機與新能源汽車兩大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上海半導體高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其次,芯片制造企業有強大的產業集聚能力,圍繞制造出現了一批創新創業企業,既為后續其它領域的創新創業儲備了大量產業人才,也吸引大量國際半導體公司落戶上海。縱觀上海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上海半導體產業始終圍繞產業主線穩扎穩打,漸次鋪開,產業需要什么,就補強什么。政策上沒有天馬行空的暢想,沒有跳躍式、跨越式的冒進。真正做到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20多年來始終以制造為基礎,以市場為抓手,產業格局保持高度穩定,這種連續性放眼全球產業史上也屬罕見。

圖片高效運用資金

建設如此規模的半導體產業,籌措資金是頭等大事。上海發展半導體不是關門辦事,而是采取政府資金引導為輔,社會資本投入為主的模式。在產業啟動的初期,政府資金帶頭投入,當產業政策和各種配套到位,產業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產業潛力開始顯現,社會資本踴躍進入時,就以社會資本為主,政府資金為輔。這種模式極大地調動了社會資本的積極性。根據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與德勤等發布的《2023年上海市私募股權創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止2023年9月,上海市場化母基金數為16支,規模達到4598億元,居全國首位,其規模遠超第二名。上海半導體行業投融資規模達586億元,全國占比25.8%。在本次上海市所公布的重大工程,有多個項目主要依靠社會資本建設。中芯國際臨港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第一期總投資570億元,其中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投資主體擬出資占比不超過25%,其余由其它渠道募集;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項目計劃總投資359億元,上海市前期介入之后,目前完成的兩輪投資,主要投資方是國家隊華大與其它來源的資金;滬硅臨港30萬片集成電路用300mm(12英寸)高端硅片擴產項目,滬硅旗下的上海新昇出資以外,主要由大基金和其它資金出資;而像盛美、格科微等更是通過其它渠道募集資金來推動項目建成。上海半導體產業基金現在的任務主要是做戰略支撐,而非與社會資本爭利。當社會資本無力支持有些關鍵項目,上海半導體產業基金才會出手。例如很多斷鏈和卡脖子環節的投入周期太長,研發難度太高,社會資本有畏難情緒,需要政府資金發揮托底,這時候政府再去籌措資金,雪中送炭。

圖片完備的生態鏈

上海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幾年間上馬如此重磅的項目,離不開完備的產業生態的支撐。一是上海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上海在優質高校資源的基礎上,一直注重半導體產業人才的引進,率先出臺過若干半導體人才政策。最近上海引才又有創新,近日上海市政府通宣布,在浦東新區推出“明珠計劃”,將支持外籍人才擔任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法人,鼓勵外籍科學家承擔國家科技計劃、擔任新型研發機構法人等,全力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二、大量優秀半導體企業聚集上海,降低了創新創業成本。上海半導體產業鏈全面覆蓋,在制造、設計、封測、設備、材料這些核心領域之外,還涵蓋了IP、EDA與工業軟件等細分領域。僅以設計為例,2022年上海本土設計企業營收787億元,其中營收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4家,超過5億元的有41家。匯聚了韋爾、海思、展銳、格科微等頭部企業,涵蓋汽車電子、人工智能、通用CPU、MCU、存儲器、傳感器、電源管理芯片、顯示驅動芯片等眾多領域。這種深厚的產業積累,讓上海啟動任何項目都顯得舉重若輕。能夠輕松獲得人才和資本,輕松實現產品創新,還可以讓企業輕松打通上下游環節找到市場。三,完備的產業配套,為新項目提供了“拎包入住”的便利。經過多年奮斗,上海建設了多個先進的半導體產業園區,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服務,推動半導體產業的標準化發展。這些配套經過多年運行,大量企業的使用,已經打磨成熟。例如化學品運輸與存儲是各地困擾半導體制造的難題,尤其上海相當部分的半導體產能座落于寸土寸金的市區。為此上海在郊區建設了一座幾千平方米的電子化學品倉庫,配備了完整的化工產業鏈配套設施,實現了倉儲自動管理系統,運輸通過與專業的化工物流協同,每天通過高速物流,解決了半導體企業所需化工材料。

圖片結語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今天上海半導體取得的成績,得益于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豐厚的歷史積淀,前人的艱苦奮斗,也得益于眼前這些半導體人的不懈努力。在取得巨大成績,整個產業鏈進入爬坡階段之后,連續遭遇制裁的上海半導體處境更加復雜。上海半導體如何能夠藍圖不變,保持初心,繼續成長,考驗著每個上海半導體人。而這些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正是最好的答案。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重大工程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