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機潮來了?消費電子進入復蘇周期,配置資金正在進場
伴隨科技大廠們頻頻發布新品,手機出現熱賣,國內外消費電子行業開始進入復蘇周期。
近期,華為Mate60系列、小米14等手機賣爆了,被壓抑的換機需求開始釋放。這一點,從最新公布的國內外消費電子類上市公司三季報中,也得到了印證,相關企業業績普遍超預期,帶動消費電子成為A股三季報改善最為明顯的板塊。
隨著基本面改善,消費電子板塊市場成交活躍度明顯上升,越來越多資金開始進行布局。根據基金三季報披露,公募配置消費電子比例顯著提升,配置比例較今年第二季度環比提升5.7個百分點,增幅排名第一。其中,數字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仍是重倉方向,品牌消費電子加倉增幅第一。
消費電子或進入復蘇周期
近一段時間,科技大廠們頻頻發布新品,華為Mate60系列回歸重燃國內消費者換機熱情,小米14等手機也出現熱賣,被壓抑的換機需求開始釋放。據Canalys數據,三季度國內手機出貨量為6670萬部,較二季度(6570萬部)實現環比增長。
同時,海外手機市場需求也在恢復。11月7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10月手機出口數據顯示,10月手機出口增速從-7.1%大幅回升至21.8%,創下一年來最高增速,這是連續自2022年6月開始連續負增長15個月之后,已經第二個月回正。10月手機出口金額187.39億美元,同樣是歷史當月最高值。
手機等下游多個消費市場需求復蘇跡象,也在更多消費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公布的2023年三季報中得到了市場印證。根據聯發科和高通日前發布的2023年三季報業績,均超預期,今年第三季度聯發科手機業務收入環比增幅達19%,手機芯片龍頭公司高通手機業務收入超公司前期指引,同時兩家手機芯片廠商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手機業務收入增速將進一步加快。
在個人電腦業務端,英特爾和AMD均表示,個人電腦(PC)市場正在復蘇。在存儲方面,價格上漲趨勢從DRAM內存開始,現在已擴展到NAND閃存。三星電子預計今年第四季度NAND價格將上漲10%至15%,并且明年上半年還會再增長10%至20%。
上游國內硅晶圓龍頭滬硅產業(688126)在三季報說明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客戶需求確實一直持續下滑,但是三季度開始已經企穩,偶爾還能看到一些急單,因此預計行業周期已經來到底部。雖然需求開始逐漸回升,但是部分客戶還在消化庫存,所以這個底部會持續多久還不能確定,預計明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半導體行業會迎來整體的回升。
四季度有望成明星板塊
當前,消費電子成為今年三季報改善最為明顯的板塊,第三季度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長1%,較上半年明顯改善(-12.1%),由此消費電子的復蘇也在逐步成為市場共識,板塊成交活躍度明顯上升,市場越來越多資金開始進行布局,四季度或成為“明星”板塊。
11月第二周,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刷新9月14日以來高位,當周漲幅近4%。在A股市場上,在整體一片慘淡之下,消費電子突然開始走強。10月23日到現在,規模居前的消費電子ETF(159732)漲幅一度超過14%,領跑電子相關賽道。而基金份額也快速攀升,從10月23日的3.92億份,飆升到11月9日的高點9.69億份,增幅近1.5倍,資金流入明顯。
消費電子曾經是A股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從2007年到現在,消費電子板塊漲了9倍,遠超上證指數(-30%)。這一輪下行的周期是從2021年中開始,板塊估值持續走低,目前國證消費電子主題指數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最新市凈率PB為2.69倍,低于指數近3年80%以上的時間。
伴隨行業業績改善,資金也在不斷流入。根據中航證券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電子行業上,公募基金重倉持股總市值3185.6億元,占比11.8%,位于31個申萬一級行業第3。其配置比例較今年第二季度環比提升5.7個百分點,增幅第一。電子行業的公募配置比例自2021年二季度以來,已經連續7個季度下降,到今年一季度開始小幅提升,到三季度在周期漸明、華為回歸等積極因素的帶動下,公募配置比例顯著提升。其中,數字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仍是重倉方向,品牌消費電子加倉增幅第一。
主攻主觀多頭策略的上海私募機構名禹資產認為,A股長期賠率已經回到極佳水平,市場風險偏好或已在見底企穩途中,美債收益率走弱有望助推估值和指數修復進程。投資機會上,重點關注受益美債利率見頂回落、前期跌幅較多的成長板塊,如TMT、新能源、醫藥;細分方向如半導體、消費電子、創新藥等。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