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限制兩大芯片關鍵材料出口!影響有多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公告》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值得一提的是,鎵、鍺都是重要的稀有金屬,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其中,鎵更是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之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最主要的還是涉及國家貿易安全問題。“從公告本身來看,我們這是依法行事。另一方面,許多國家都出臺過出口管制的相關條令。”
01
鎵主要應用于半導體
我國供應全球68.5%的鍺
《公告》指出,滿足以下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鎵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鎵(單質)(參考海關商品編號:8110929010、8112929090、8112999000),氮化鎵(包括但不限于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參考海關商品編號:2850001901、3818009001、3825690001)等。
鍺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鍺(單質,包括但不限于晶體、粉末、碎料等形態)(參考海關商品編號:8112921010、8112921090、8112991000)。區熔鍺錠(參考海關商品編號:8112921090)。磷鍺鋅(包括但不限于晶體、粉末、碎料等形態)(參考海關商品編號:2853904040、3818009008、3825690008)等。
鍺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在半導體、航空航天測控、核物理探測、光纖通訊、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學等領域都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
據百川盈孚的報告,5月末金屬鎵(4N)價格在1675元/千克,月均價在1718元/千克;高純鎵(6N)價格在1825元/千克,月均價在1868元/千克;高純鎵(7N)價格在1975元/千克,月均價在2018元/千克。5月末金屬鍺價格在9550元/公斤,月均價在9460元/公斤,二氧化鍺價格在6300元/公斤,月均價在6300元/公斤,較上月末價格持平。
金屬鎵價格****(數據來源::BAIINFO/百川盈孚大數據)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氮化鎵(GaN)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更寬的禁帶寬度、更高的擊穿電場、更高的熱導率、更高的電子飽和速率及更優的抗輻照能力,使得其在功率器件、射頻器件、光電器件領域大有作為。隨著5G通信、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等高景氣度下游逐步提出更高性能要求,有望放量提價。
此外,該研報還預測,GaN器件在“快充”場景引領下,有望隨中國經濟的復蘇和消費電子巨大的存量市場而不斷破圈。
從全球產量來看,中國產量占比最高。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簡稱USGS)數據,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德國、烏克蘭分別于2013年、2015年、2016年、2019年停止了鎵生產,中國鎵占比全球鎵產量持續提升,截至2021年,占比全球鎵產量已超90%。
據USGS數據,全球鍺資源中國占比41%,美國占比45%。2021年全球原生鍺產量約130噸,其中,中國、俄羅斯兩國的產量占全球的70%,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占比達68%,近十年來累計供應全球68.5%的鍺。
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中國是全球鍺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鍺重要的出口國之一,出口數量遠高于進口。從出口地區分布來看,我國鍺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有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韓國、意大利、美國等地。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或將嚴格控制鎵、鍺的產量及出口量,未來全球鎵、鍺市場貿易結構可能出現重大變化,中國鎵、鍺的出口配額或將降低,不排除相關產品價格上行的可能。
02
出口許可手續細節公布
根據《公告》要求,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填寫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文件:
包括出口合同、協議的原件或者與原件一致的復印件、掃描件;擬出口物項的技術說明或者檢測報告;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進口商和最終用戶情況介紹;申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經營管理人以及經辦人的身份證明。

商務部應當自收到出口申請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并在法定時限內作出準予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影響的本公告所列物項的出口,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批準。
出口許可證件申領和簽發程序、特殊情況處理、文件資料保存年限等,依照商務部、海關總署令2005年第29號(《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商務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轄區內的兩用物項出口經營者,依據《商務部關于兩用物項出口經營者建立出口管制內部合規機制的指導意見》,及時建立健全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內部合規制度,充分發揮主體責任,對可能面臨的出口管制風險進行全面評估,主動識別敏感用戶、敏感用途等易發生違規風險的業務環節,提升對境外實體非法采購的警惕性,有效防范和化解貿易風險。
與此同時,《通知》要求,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引導轄區內的兩用物項出口經營者用足用好相關政策便利措施。對于建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內部合規制度且運行情況良好的出口經營者,商務部可以依照其申請,對特定兩用物項出口適用通用許可等便利措施,鼓勵擴大合規貿易。
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對兩用物項的出口管制并非新提法,我們一直都非常重視。如何最大限度維護國家安全,同時減少對民用貿易的影響很關鍵。
03
荷蘭、美國動作不斷
專家: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
據環球時報,在全球范圍內,美國拜登政府炮制拉攏盟友合伙打壓中國的一貫政策,通過簽訂“能源資源治理倡議”“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SP)等籌劃供應鏈和產業鏈聯盟,構建“小院高墻”,企圖與中國脫鉤斷鏈,并阻滯全球化進程。
眼下,在關鍵金屬下游的半導體產業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正愈演愈烈,美國不斷拉攏脅迫盟友組成共同戰線。日本在5月底宣布對23種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進行出口限制,7月23日起正式實行。荷蘭作為全球最大的光刻機生產國6月30日宣布,進一步收緊光刻機出口政策,高端DUV光刻機9月1日起將限制向中國出口。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表示,國際上很多稀有的關鍵金屬都是由中國向外供應的,那么為什么中國供應給一些西方國家,制成芯片反過來卡中國的脖子呢?陳鳳英認為,7月3日晚,兩部門公告對兩種金屬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或是一種對等反制,也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一種做法。
據證券時報,針對荷蘭荷蘭收緊光刻機出口政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7月1日回應稱,中方注意到相關報道。近幾個月以來,中荷雙方就半導體出口管制問題開展了多層級、多頻次的溝通磋商。但荷方最終仍將相關半導體設備列管,中方對此表示不滿。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說,近年來,美國為維護自身全球霸權,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甚至不惜犧牲盟友利益,脅迫拉攏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半導體打壓圍堵,人為推動產業脫鉤斷鏈,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新聞發言人表示,荷方應從維護國際經貿規則及中荷經貿合作大局出發,尊重市場原則和契約精神,避免有關措施阻礙兩國半導體行業正常合作和發展,不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切實維護中荷企業和雙方共同利益,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