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全國的“小靈通”,為何突然消失了?
大家好,我是小麥。
在前段時間爆火的電視劇《狂飆》中,高啟強的弟弟,高啟盛經營的小靈通專賣店,曾經風靡一時,但是后來,為何小靈通為何消失了?
讓我們來聊一聊小靈通的往事。
價廉物美的“小靈通”退市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是因為“小靈通”本身月租太便宜,讓別的移動運營商無錢可掙;其二則是中國電信自己的CDMA網絡也發展起來了,“小靈通”讓自己無錢可掙。所以“小靈通”必須退市。下面,我就簡單說說“小靈通”當年為什么上馬?而又為何退市的前因后果。
一、電信出奇招
大家都知道,在1999年7月,中國移動從中國電信中獨立而出,中國移動開始接手手機業務,發展勢頭迅猛。而中國電信并沒有拿到無線通訊牌照,而隨著固話利潤的逐年降低,中國電信急于找尋在移動通訊方面的出路。
沒想到,還就真找到了,它就是日本的PHS微蜂窩技術,也就是我們后來使用的“小靈通”。它的技術方面,PHS是通過微蜂窩****和固定電話線,完成無線覆蓋,達到無線通訊的目的,其核心技術由日本的NTT發明和研制。
由于PHS頻率利用率較高,系統容量較大,對“小靈通”****功率要求很低,“小靈通”的使用時間大大高于當時的移動電話。并且因為采用了動態信道分配(DCA)技術,支持手機自動漫游,越區切換,可自動完成鑒權和加密,“小靈通”的保密性和防盜打能力大大提高。
并且,PHS空中還可以支持終端之間的對講功能,即使脫離****,終端還可以起到對講機的作用。
這下,中國電信高層們開始高興了,既不需要無線通訊牌照,又能利用現今的固話線路,雖然它的信號不是那么好,但對于組網成本來說幾乎等于零,資費就更低了,由于固話都是接聽免費,所以“小靈通”也是接聽免費的,它的月租只有當時移動、聯通的20%,甚至更低。
而在功能上,小靈通唯一缺點就是不能實現跨城市漫游,好在誰沒事老是出差啊!
接著,中國電信趕緊部署了下去,不過,引進技術和生產無線電話是需要大量資金的。此時UT斯達康出現了,它花了幾千萬買下了日本的PHS技術,并開始擁有自己的“小靈通”生產線。
二、9341萬小靈通用戶
于是,電信和UT斯達康達成協議,UT斯達康負責技術引進和生產“小靈通”,而中國電信則負責“小靈通”的基礎運營和收費。
1998年1月,“小靈通”首先在浙江余杭電信局開通,備受消費者歡迎,1999年開始正式運營,到2002年8月時,“小靈通”在中國約200多個城市開通,用戶超過600萬;2003年9月用戶1500萬;2004年3月用戶4700萬;到2006年10月時,“小靈通”用戶居然達到了9341萬戶。
按說,這么受歡迎的“小靈通”應該不會淘汰吧!但是意外發生了。“小靈通”用戶的暴增讓中國移動、聯通可謂苦不堪言,用戶紛紛停機換成了更便宜的“小靈通”。
沒辦法!這兩家企業開始向有關部門開始不斷訴苦,理由很多啊!例如“小靈通”技術落后,“小靈通”月租太便宜等等。
三、清頻退網
于是,為形勢所迫,有關部門在2000年5月開始,連續發文要求各地電信企業的“小靈通”一律暫停,等待評估。
接著又在11月21日第三次發文,要求各地提高小靈通月租費、通話費。2001年2月又第四次發文,對小靈通收費提出明確要求,規定了兩種收費方案。
但是,對于中國電信來說,這些文件成了一紙空文,“小靈通”業務的發展蓬勃日上,甚至杭州還推出了“小靈通”漫游業務,“小靈通”用戶越來越多。
于是,2008年5月24日,有關部門發文,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很快,6月2日這天,中國電信以1100個億收購聯通CDMA網絡,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移動網絡后,而立下汗馬功勞的“小靈通”成為自己發展的障礙,它就順理成章的就被退網了。
2009年2月,有關部門要求“小靈通”清頻退網,理由是其占用了1900MHz-1920MHz頻段,為3G發展讓路,時間期限是2011年底前;
于是,2011年1月1日“小靈通”退市,而到2014年10月1日時,全國所有的“小靈通”****被中國電信關閉。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