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越是危機越要投資創新

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越是危機越要投資創新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3-03-01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近兩年來,英特爾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外部,英特爾面對著地緣政治帶來的復雜環境;內部,則遇到制程延期、CPU腹地受猛攻、財報陰霾等挑戰。而執行中的IDM2.0戰略能否帶領英特爾重回當年榮光,一直是外界追問的焦點。

  尤其是當前全球半導體市場有所波動,景氣度回落,也為英特爾的轉型帶來新壓力。“半導體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期,但我們認為,短期調整不會影響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說道,“多家分析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一萬億美元。英特爾有句話——越是危機,越要投資創新、投資未來。”

  在她看來,轉型陣痛很難避免,關鍵是轉型的方向和在轉型中保持定力、 執行到位,不能以“一時一事”來衡量英特爾。 “半導體行業每一個巨大的下跌都會復蘇,我們對IDM2.0的戰略深信不疑,它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內部的執行力。沒有人喜歡(2022年)Q4英特爾的財報,我們也不可能不做調整。”王銳說道。

  目前圍繞著 IDM2.0 戰略,英特爾欲從三方面進行突圍。首先是發展代工業務,英特爾按照4年5個節點,計劃在2025年重新取得制程技術的領先地位,并且通過“系統級代工”建立晶圓廠的差異化。據介紹,Intel 7已經大規模量產,Intel 4下半年就入場了,將用于酷睿處理器(Meter Lake),Intel 3正在按計劃推進,Intel 20A(2納米)、Intel 18A(1.8納米)的測試芯片已經流片。

  從當下看,2025年,晶圓大廠間將迎來新一輪的“決戰”。王銳進一步透露,“目前全球需要晶圓代工的10家最大客戶中,有7 家正與我們積極探索合作,代工業務持續增長,包括有 43 家潛在客戶和生態伙伴正在測試芯片。”而在晶圓代工業務外,英特爾也在通過架構創新來提升競爭優勢,同時拓展產品布局,擴大潛在市場規模。

  確定全球策略后,英特爾在一年前對中國戰略也進行了升級,英特爾稱之為2.0 時代。在2023年英特爾中國戰略媒體溝通會上,王銳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中國區,就是‘Local for Local’為本土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我們是在加大投資的。比如成都廠在最近兩年已經完成了很大的擴產,即便是在疫情之下,英特爾也加大了投資。”

  在英特爾的業務版圖中,中國營收占比接近30%,是其不可忽視的一個市場,同時隨著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的增長,數實融合孕育著更多機會點。面對中國市場,一方面英特爾正在底層技術的基礎上,提供多樣化的算力體系,在PC和數據市場和AMD、英偉達對壘;另一方面,英特爾也在強化軟件生態,近日“英特爾中國開源技術委員會” 正式成立,強調開放合作。

  以下為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的采訪要點:

  中國區如何尋增長?

  媒體:英特爾在全球推進轉型,在中國區如何落實集團的轉型,面臨著哪些挑戰?

  王銳:中國區市場營收占據了近30%的份額,第一步是從根上把中國區的需求做進英特爾長期的策劃里。第二,中國本土的創新要在中國,因此英特爾中國就必須要有更加完善的體制,能夠把全球資源用起來。我們的戰略就是植根中國,跟中國的客戶有更好的交流,即“Local for Local”。

  媒體:目前英特爾中國區營收占全球的27%左右,如何能夠更好地提升份額?

  王銳:首先要有過硬的產品,另一方面,現在很多客戶的需求并不是單一的,并不是買一顆CPU就解決問題,他需要全棧式的從云到端的布局。所以我們會和客戶一起去開發一些應用場景,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而不僅僅只是具體一個指標上的提升。

  從此前多年的業務看,中國業務的增長都領先于全球。從潛力、增速、創新等各方面來說,中國都處于領先地位。我們和總部溝通時會探討下一個中國在哪?我們說:“下一個中國是中國。”

  媒體:目前成都工廠擴產情況如何?接下來在中國還會有哪些投資計劃?

  王銳:成都廠在最近這兩年已經完成了很大的擴產,即便是在疫情之下,我們也加大了投資,一直在持續向前推進進化。英特爾50%的PC都從成都廠封裝出來,另外還有20%是半成品運到越南。所以英特爾全球70%的PC都通過成都廠生產。

  英特爾中國對英特爾非常重要,即使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并沒有減少對英特爾中國的投資,團隊正在進一步搭建以及推進跟客戶的合作。當然,我們必須既符合美國法律,也需要符合中國法律,換言之在任何國家都要合法合規運營。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我們在中國的投資會不斷深入。

  轉型中如何應對競爭和挑戰?

  媒體:IDM2.0戰略到現在已經兩年,如何看待戰略實施以來英特爾的改變?公司內部對進度和效果的評價是怎么樣的?

  王銳:晶圓廠的確是一個重資產,對未來的投入非常大,半導體行業每一個巨大的下跌都會復蘇。跌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很重,當復蘇的時候又會發現執行力、行動力會讓你受益更大。

  目前已經明顯看到“四年五個節點”的進程了,Intel 7已經批量生產,Intel 4下半年就入場,Intel 3的進度也非常好。接下來到英特爾20A、Intel 18A就是業界領先的制程,我們堅信到2025年能夠重新回到領先地位。

  對于IDM2.0戰略我們堅信不疑,它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內部的執行力,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轉型都是要不斷去學習。

  媒體:英特爾如何應對PC、數據中心兩大業務的增長挑戰?同時對于蘋果ARM芯片的競爭,是否會反攻?

  王銳:首先要感知到客戶需求。我們的執行力在過去幾年遇到了產品推遲等多方面的問題,這是我們必須要自我革命的方面。萬事不離其本,就是找到客戶的需求,能夠跟上他們的腳步。

  其次,不管是從制程節點、架構、還是產品方面,確實是一步一步在走出以前的低谷。從Alder Lake的發布,到下半年Meteor Lake即將推出,我們的節點開始更加清晰,路線圖更加簡潔了,這些都是英特爾重獲競爭力的體現。

  在PC領域,首先要有產品力,2022年后期,包括2023年,我們認為市場份額會增長,因為下半年英特爾會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我們對所有創新都是持歡迎的態度,x86在PC領域有它的優勢,也會持續下去。

  媒體: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公司也在自研數據中心芯片,怎么看待競合關系?

  王銳:其實在美國,亞馬遜微軟都有自己的自研芯片。未來的計算架構,不管是從高端的計算還是分布式的計算,都要有各種各樣的布局,客戶有他們的選擇。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找到下一步的需求點,思考下一代我們怎么能夠贏回來。

  再者,我們是非常開放的代工生產,真正做系統級代工。不管是ARM的芯片、RISC-V的芯片還是自研的芯片等,都會在商業方面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機會。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