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PCB光刻蝕刻,請看這個?

多層印刷電路板的內層在光刻之后就要進行蝕刻,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蝕刻過程。
多層印刷電路板的內層的坯料進入蝕刻部分。酸洗在水平輸送機中進行。

蝕刻掉未被光致抗蝕劑保護的銅,從而形成多層PCB的內層的拓撲。

蝕刻后,光致抗蝕劑被完全去除-在專門的設備中將其去除。然后將工件轉移到自動光學檢查中以檢查蝕刻質量。

這就是內層蝕刻的過程,是不是很簡單!
影響側蝕的因素很多,下面概述幾點:
(1)蝕刻方式:浸泡和鼓泡式蝕刻會造成較大的側蝕,潑濺和噴淋式蝕刻側蝕較小,尤以噴淋蝕刻效果最好。
(2)蝕刻液的種類:不同的蝕刻液化學組分不同,其蝕刻速率就不同,蝕刻系數也不同。例如:酸性氯化銅蝕刻液的蝕刻系數通常為3,堿性氯化銅蝕刻液的蝕刻系數可達到4。近來的研究表明,以硝酸為基礎的蝕刻系統可以做到幾乎沒有側蝕,達到蝕刻的線條側壁接近垂直。這種蝕刻系統正有待于開發。
(3)蝕刻速率:蝕刻速率慢會造成嚴重側蝕。蝕刻質量的提高與蝕刻速率的加快有很大關系。蝕刻速度越快,板子在蝕刻液中停留的時間越短,側蝕量越小,蝕刻出的圖形清晰整齊。
(4)蝕刻液的PH值:堿性蝕刻液的PH值較高時,側蝕增大。為了減少側蝕,一般PH值應控制在8.5以下。
(5)蝕刻液的密度:堿性蝕刻液的密度太低會加重側蝕,見圖10-4,選用高銅濃度的蝕刻液對減少側蝕是有利的。
(6)銅箔厚度:要達到最小側蝕的細導線的蝕刻,最好采用(超)薄銅箔。而且線寬越細,銅箔厚度應越薄。因為,銅箔越薄在蝕刻液中的時間越短,側蝕量就越小。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EMC相關文章:EMC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