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驅動螺線管的應用技巧
所有電源系統的主要目的都是維持高水平的持續供電能力,并在出現不可承受狀態時,最小化其影響范圍和斷電時間。功率損耗、電壓下降、過電流和過壓總會出現,因為我們無法避免自然事件、物理事故、設備故障或者人為誤操作。組合使用一些器件,用于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這些事件的損害,也即"接電裝置"。螺線管和繼電器是所有接電裝置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通過線圈通電和接觸,連接/斷開受保護設備的電源。本文為我們介紹繼電器、電流接觸器和閥門中常見的螺線管線圈的一些特性。另外,文章還介紹了一些驅動它們的方法,并說明有效驅動的發展趨勢。本文還列舉了一些接電裝置應用電路的例子
從表面上看,我們可能認為驅動螺線管或閥門執行器接縫非常簡單。老實說,在大多數情況下確實如此。打開或關閉電流并不是很困難。但是,如果我們的應用程序需要非常快速地打開/關閉負載驅動怎么辦?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我有一些建議。
通常需要非常快速地驅動線圈開/關的應用
(1) 點陣/針式打印機頭中的螺線管。9p、18p 或 24p 打印頭的每個針都有一個線圈。針的頻率響應將直接決定打印速度。
(2) 汽車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系統中的閥門。這些應用需要高達 30Hz 的高頻運動,以獲得更好的系統控制精度。
(3) 工業系統中的氣閥。這些應用通常需要高頻響應以加速氣動設備。
2.問題:當驅動頻率增加時有什么問題?
我相信我們會發現問題出在關閉螺線管/執行器所需的時間;快速打開它不是問題。
當我們關閉感性負載時,由于自感的性質,流動的電流不會瞬間改變。因此,通常讓電流流過續流二極管或場效應晶體管 (FET)。我在下面畫了一個例子。
衰減電流有很多名稱。我們可能會使用以下術語之一:再循環電流、感應反沖或反激或續流電流。
在半橋驅動場景中,再循環電流可以流過體二極管或對面的 MOSFET(需要互補控制)。無論電流通過二極管還是導通狀態 MOSFET 衰減,衰減速率通常都很慢,這意味著關斷時間很慢。
該問題在螺線管/執行器完全打開并即將關閉的釋放點復雜化。你有最大的電流流動和最大的磁通密度,導致電磁力難以減少。
我們將體驗到執行器釋放的延遲。當驅動開/關頻率增加到某個閾值時,執行器可能會一起停止運動。
3.解決方案:如何快速發布
基本思想是讓我們構建一個可以提供最大量電壓的電路,該電壓可以快速將再循環電流衰減到零。面臨的電壓越高,電流衰減越快。
> 使用齊納二極管或 TVS 二極管(瞬態電壓抑制)
相反的電壓將為 V C = V zener(TVS) + V forward。這是近似方程。
L*(Δi/Δt) – i*r = V C
如果 r(線圈的內阻)也被忽略,衰減時間可以估計為
Δt = L*Δi/V C
DRV8803 提供了一個特殊引腳“VCLAMP”,從而能夠添加 TVS 或齊納二極管以實現快速電流衰減。
對于 DRV8803,OUTx 的電壓應 < 60V。由于 V OUTx = VM + V forward + V zener,因此 V zener應 < 60V – VM – 1V(典型的正向壓降)。
> 使用壓敏電阻(壓敏電阻 VDR)
這與添加 TVS 的機制相同。只需用壓敏電阻替換 TVS 二極管即可。初始反向電壓將為 V C = V鉗位+ V正向。
> 使用具有快速衰減關閉時間的全橋
相反的電壓將為 V C = VM + 2*V forward(Body diodes)。
與使用 TVS 二極管的方法相比,全橋快速衰減驅動沒有 TVS 產生的額外熱量。所以,如果你真的關心頻率響應和更好的熱性能,使用全橋驅動一個線圈可以有很大的價值。
4.示例:
這是汽車 SCR 閥應用的示例。
VM=24V,正常驅動結構,頻響只能滿足14Hz。但是,當使用具有 24V 鉗位 TVS 的 DRV8803 或具有全橋快速衰減模式的 DRV8801 (Q1) 驅動時,頻率響應可以增加到 45Hz。
下圖顯示了正常和快速衰減驅動之間的驅動電流差異。憑借 55% 的占空比和 700mA 峰值,該器件在整個時間內(在 25°C 室溫下)保持在或低于 35°C。
有關使用 H 橋驅動螺線管的更多信息,請查看使用 DRV8841/42 驅動螺線管。TI 有許多專門針對螺線管應用的驅動器,這些驅動器集成了 4 或 8 個低側驅動器,包括DRV8803、DRV8804、DRV8806和DRV8860。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