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養豬業的不斷發展,一線從業人員逐漸減少,投資者和養殖者的收益需求卻越來越高。當前,我國養豬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環境壓力巨大、資源約束趨緊、“豬周期”變化莫測等問題日益凸顯。我們應該學習先進的養豬模式和技術,把物聯網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引入到生豬養殖中來,實現豬舍環境監控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24小時監測預警:通過傳感器對養豬環境中的空氣溫濕度、氧氣含量、二氧化碳以及有害氣體濃度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并且,還能根據養豬場的環境,對不同區域設置氣體安全閾值,在有害氣體超過所設置的安全閾值時,系統便會以電話、****、郵件、語音等方式向管理人員發出預警,提醒管理人員做好相關防護措施,保證豬的安全,使其在安全環境中正常生長,減少豬群的患病概率。
智能聯動設備:對于一些容易發生的意外情況,可以通過聯動設備進行自動處理,從而降低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量。比如在空氣質量差,空氣循環流通慢的情況下,可以自動聯動風機實現通風,在投喂飼料時間到后,可以自動啟動飼料機對豬群進行投喂。
豬舍環境監測、自動化控制系統建設方案可以根據不同階段豬群的生長需要,自動調控豬舍環境,降低豬舍中的有害物質數量,避免因環境溫度變化太快而對豬群造成應急反應,影響豬的生長,提升豬群的健康水平,增強豬群能夠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增加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養豬成本,實現生產的良性循環。
視頻監控豬群生長狀況:環境監控平臺是豬舍環境監測、自動化控制系統建設方案的管理中心,通過在豬舍中不同位置安裝監控攝像頭,然后連接在環境監控平臺中,通過圖像判斷豬群生活狀況,也能通過加裝視頻字符疊加器,在監控畫面上同時顯示氣象環境參數。
各豬場基本上都有產仔母豬,豬場方面為了做好接產準備,傳統的方式就需專人看守。尤其是酷寒的冬天,在圈舍里守候的確難為了飼養員,也不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通過安裝監控器,減輕了人的負擔,飼養員可在舒適的辦公室、臥室里觀察,到時進舍進行接產。
安裝監控系統可通過一點了解全場。外來人員、參觀人員、購買人員在監控室里就可看到全部豬場的情況,甚至不用來豬場通過上網就可以遠程通過環境監控平臺(大屏顯示儀)實時看到豬場的視頻圖像,了解豬場的各種情況,以便做出決定。
我國農業養殖整體呈現分散式養殖,分為多個養殖區域,非常不便于管理,豬舍環境監測、自動化控制系統建設方案通過一體化管理、信息化的結構以及網絡信息傳輸,都將各個不同類型的單元分廠的數據匯聚起來,匯聚的中心位置就是環境監控平臺,可以幫助管理者進行日常監管、綜合展示、應急指揮、災害預警等多重任務,還能實現信息共享,方便不同人員之間的信息聯絡,更好的對豬舍制定正確管理發展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