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領跑,這家云端AI芯片公司去年收入九位數
編輯 | 漠影
在剛剛落幕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瀚博半導體、壁仞科技、天數智芯、寒武紀、地平線等一眾國產AI芯片公司紛紛亮出了最新的技術和產品。與之前不同,今年各企業展示的重點不再局限于芯片產品本身的技術和指標,而是更多地引入了芯片落地場景的演示。看來,注重芯片產品的落地應用,已經成為國產AI芯片行業發展的明顯趨勢。AI芯片賽道火熱,玩家眾多,其中,有一家出身大廠的低調公司——昆侖芯科技。昆侖芯科技前身為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構部,即以前的“百度昆侖”。
▲昆侖芯產品
9月6日,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在2022智能經濟高峰論壇上透露,昆侖芯3代將于2024年初量產。此前,昆侖芯1、2代已實現量產,并達到數萬片規模部署。據一位接近昆侖芯科技的專業人士透露,昆侖芯科技的收入規模去年就已經達到億級。作為互聯網大廠下場造芯的代表,昆侖芯科技憑什么在國產AI芯片角逐場上殺出重圍?從離開百度成立,到即將量產第三代芯片,讓我們一窺這家低調潛行的AI芯片公司的成長軌跡。01.十年韜光養晦,扎實部署數萬片
▲昆侖芯的發展歷程
百度十余年的業務經驗積累,為昆侖芯注入了強大的場景基因。也正因如此,昆侖芯團隊更能從AI落地的實際需求出發,按照復雜前沿的人工智能場景需求來迭代架構。歐陽劍曾說:“AI芯片企業必須堅持科技創新、以客戶為導向”。AI芯片企業在架構上要創新,要面向產業實際,才有可能在技術和產業化上突出重圍。從2018年至今,昆侖芯的云端AI芯片已經迭代兩代,并且實現了數萬片的規模落地。昆侖芯1代已經在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業務中部署超過兩萬片,昆侖芯2代也于2021年8月實現量產,且已在互聯網、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算中心、智慧交通、科研等領域實現規模部署。02.“芯”無旁騖,自研核心架構
▲昆侖芯產品
03.加速落地,非百度業務營收過半
▲昆侖芯產品
近期,昆侖芯科技在生物計算領域也有了新突破。昆侖芯的產品在Alphafold上的測試效果較業界主流方案速度有明顯提升,最高可提速10倍。此外,昆侖芯的產品在ESM-1b、MSA-Transformer、Grover等其他經典生物計算模型的測試上也有明顯的延時優勢。過去一年,昆侖芯科技積極探索非百度業務的落地,成果頗豐。據相關人士透露,2022上半年,非百度業務的營收在昆侖芯科技整體營收中占比已經過半。這說明昆侖芯科技正在擺脫“產品僅在百度內部使用”的刻板印象,加速外部客戶拓展。公開資料顯示,昆侖芯科技在今年6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但并未透露具體金額。04.結語:殺出重圍后昆侖芯憑什么持續領跑?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