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1/3兒童常用、1/6家長不管!孩子上網怎么辦?

?1/3兒童常用、1/6家長不管!孩子上網怎么辦?

發布人:中國科學報 時間:2021-10-21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作者 | 唐鳳 




Ada扔下筆,從兜里掏出手機,打開Ins,快速看著新留言。


精心挑選的照片得到大家“追捧”,Ada很滿意,隨手為朋友的新照片點贊。這時老師進來了,她把手機丟進了書包。


12歲的Ada實際上還是小學生。但現在利用移動設備使用社交媒體,對青少年而言,已經司空見慣。


近日,一項新的全美國調查顯示,10~12歲的孩子中有一半、7~9歲的孩子中有1/3,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序中與他人互動。



體育課后,Ada把啦啦操短視頻發到了海外抖音(TikTok)上,之后一邊隨意刷了刷其他類似短視頻,一邊跟朋友們策劃周末去購物,順便拍照更新一下Ins。


可以說,Ada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手機。而且,Ada并非個案。


《中國科學報》從密歇根大學獲悉,在該校莫特兒童醫院進行的一項全美兒童網絡使用情況調查中,家長們描述了孩子對應用程序的不同使用方式。該調查基于1030名至少有一個7~12歲孩子的父母的反饋。


數據顯示,對于10~12歲兒童而言,49%的父母表示孩子在過去6個月里使用過社交媒體,28%的只使用過教育類應用,23%的沒有使用過。在7~9歲的兒童中,32%的父母表示孩子使用社交媒體應用,50%的只使用教育應用,18%的不使用。


而這種情況并不局限在美國。


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發布的2019年度“成癮性調查報告”顯示,德國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劇,12歲到17歲年齡段青少年中有30.4%過度依賴網絡媒體。12歲到17歲年齡段德國青少年有30.4%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手機或電腦,并且即使在不使用電子設備時,大腦中也經常考慮社交網絡、網絡電子游戲等有關內容。


中國《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也顯示,中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8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94.9%,超過1/3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學習、聽音樂、玩游戲、聊天是近幾年未成年人中排名靠前的網絡活動。


“人們關于如何算過早使用社交應用,以及父母應該如何監管等,一直存在爭論。”莫特兒童醫院民意調查聯合主管、公共衛生專家Sarah Clark說,“因此,我們的調查著眼于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孩子使用社交平臺的頻率,以及父母對這些互動的密切監控。”



試了幾件衣服后,Ada打開Snapchat,把照片發給了閨蜜。這些衣服不太適合她的年紀,但Ada認為用Snapchat跟朋友“私下”交流,不用擔心被家長發現。


這種應用“閱后即焚”的功能讓信息不會在網上留下痕跡,父母無處可查。


實際上,莫特兒童醫院的新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父母會跟蹤孩子使用社交媒體的情況,但1/6的父母表示沒有控制孩子使用社交應用程序。


家長們列舉了監管孩子使用社交媒體的幾個挑戰,1/5的家長表示,他們找不到設置“家長控制”所需的信息。另有2/5的人表示,監控社交媒體太耗時,其中略多于1/3的人認為由家長控制是浪費時間,因為孩子們會發現這種做法的漏洞。


另一方面,在決定哪些應用程序適合孩子和比較安全時,近3/4的受訪父母表示,他們會考慮應用程序是否有家長控制選項;超過3/5的父母會查看應用程序的年齡評級或是否需要上學后才能使用。


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目前至少使用一種家長控制功能,近2/3的家長在某些網站上使用家長屏蔽功能,3/5的家長要求設置新聯系人添加批準。超過半數的家長還對某些內容做隱私設置、每日時間限制,并設置了密碼。


“如果父母允許年幼的孩子使用社交媒體,他們就應該保障孩子的網絡環境盡可能安全。父母應該為孩子在社交媒體的世界中導航,幫助他們了解過度分享和與陌生人互動的危害。”Clark告訴記者,“如果父母不能在管理孩子使用社交媒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那么他們就應該讓孩子等一等再使用這些應用。”



如何讓孩子明白過度分享的壞處、如何幫助孩子判斷網絡的那頭是誰,以及怎樣保護孩子免遭不恰當內容的傷害?這不止困擾著Ada的父母。


雖然1/3的父母表示,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被教導如何安全使用社交媒體應用程序,但仍有許多家長表達了對社交應用的擔憂,尤其是在涉及孩子的隱私,讓孩子暴露于不恰當內容以及受成人侵犯等問題時。


2/3的父母對孩子通過應用程序分享隱私信息表示擔憂。雖然美國《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要求應用程序和其他在線服務的運營商為家長提供對私人信息發布的控制,但只有56%的家長表示,他們使用了限制收集數據的隱私設置。


而且,接受調查的父母中,有一半的人認為孩子無法識別成人用戶。“青少年在社交媒體上很難認出偽裝成孩子的成年人,所以父母需要為孩子把關。”Clark說。但只有3/5的父母要求孩子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序上添加新聯系人時必須得到父母的批準。


“家長們應該調查一下,這些兒童使用的社交應用是否只允許播放適合年輕人的節目,或者是否有管理員負責清除不合適的內容。”Clark說,“他們還應該對某些網站或內容使用家長屏蔽功能或設置密碼。”


1/3的父母也不相信孩子能識別社交媒體應用上的信息是真是假。報告則建議父母應和孩子談談如何確定可信的消息來源。例如,他們應該鼓勵孩子們使用學校或教育應用程序推薦的網站或信息源。


此外,研究人員認為,幫助孩子識別修改過的圖像和視頻可能更有挑戰性。


Clark表示,父母應該與孩子就他們在社交應用上閱讀和看到的內容持續交流,幫助他們識別虛假信息和修改過的圖像,因為這些內容可能會導致認知扭曲或危險行為。


學校也應識別具有適合年級作業內容的教育應用程序和網站,促進兒童安全使用社交媒體應用。例如,一些學校提供關于保護個人信息、識別虛假圖像或信息以及如何報告社交媒體上的不當行為的培訓。


但歸根結底,Clark認為,父母應該通過控制和交流指導孩子使用社交媒體應用。正如德國聯邦政府毒品問題專員達妮埃拉·路德維希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的,青少年必須懂得在什么時候“下線”。


《中國科學報》 (2021-10-21 第2版 國際 原標題為《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網絡社交媒體》)


編輯 | 趙路
排版 | 志海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上網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