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宣布與ING Bank N.V.合作開展NEAR項目,這是ING在業界首個基于UWB的點對點支付應用程序試點。該試點計劃將使用支持UWB技術的三星Galaxy智能手機[1],當兩部Galaxy智能手機彼此靠近時,消費者能夠通過ING銀行應用程序直接與同伴進行交易。新試點計劃旨在使點對點支付更簡單、更直觀并提升無縫體驗。 項目重要性點對點支付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因為消費者經常使用這些應用程序分攤費用,從個體商販處購物,或者只是通過關聯的
關鍵字:
恩智浦 UWB 支付
隨著R&S CMP200無線通信測試儀的新型超寬帶(UWB) PHY測試套件,羅德與施瓦茨新推出PHY一致性測試工具(PCTT ),用于由FiRa協會指定的UWB PHY層的一致性測試。?羅德與施瓦茨作為無線設備測試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和FiRaTM聯盟成員于近期宣布,將提供通過FiRa驗證的超寬帶(UWB) PHY一致性測試工具(PCTT ), 以支持進一步開發開放和標準化的UWB生態系統。羅德與施瓦茨擁有在無線技術驗證和認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支持FiRa規定的UWB物理層互操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FiRa UWB
近年來,在蘋果等廠商的推動下,UWB(Ultra Wide Band:超寬帶)市場迎來了爆發。作為一種有競爭力的通信技術,UWB擁有定位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發送功率小和傳輸速率高等優勢,這些特點也讓其在很多領域都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Techno Systems Research 在其發布的報告中也預測,2022 年,全球 UWB 市場出貨量將超過 3.167 億臺。到 2030 年,UWB設備的出貨量更將超過18億臺。在這龐大需求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廠商涌入其中,Qorvo也通過在2020年收購Deca
關鍵字:
Qorvo UWB
傳統的汽車鑰匙基于 PKE/RKE 的技術,同時會存在中繼攻擊的隱患,手機藍牙定位精度也還沒做得夠好,本文將介紹基于 NXP UWB 技術的汽車數字鑰匙方案,具備更高的定位精度,支持手機操作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讓手機解鎖成為可能。NXP NCJ29D5 是新一代超寬帶(UWB) IC 系列的第一款產品,專用于滿足全球汽車業的連接和功能安全需求。UWB IC 使汽車能夠知道用戶的確切位置,定位誤差精確到厘米級別。基于智能手機的汽車接入首次提供與一流的遙控鑰匙相同的便利性。用戶將手機放在口袋或包中便能夠打開
關鍵字:
NXP NCJ29D5 UWB 汽車鑰匙
所謂的自動駕駛技術,基本上是透過安裝在車身上的傳感器,收集所有的必須性的信息,因此僅僅依靠這些傳感器,或許可滿足Level 3的要求,但當期望實現Level 5的全自動駕駛,就需要更多的各種信息,例如,行駛時,駕駛者無法看到的危險和周圍路況,僅依靠傳感器獲得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了Level 3,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雖然各種先進自動技術正被積極地開發中,但期待自動駕駛被成功導入,需要3個先進無線技術支持:5G、毫米波雷達和UWB。透過5G將自動駕駛提升到Level 5與傳統的4
關鍵字:
V2X 5G 毫米波雷達 UWB 自動駕駛
超寬帶(Ultra Wideband;UWB)是一種無載波通訊技術,特色是具有強大抗干擾性、高傳輸速度、高安全性、以及低耗電之優點。其傳輸速率可達到480Mbps,是藍牙標準的159倍,是Wi-Fi標準的18.5倍,因此非常適合應用于大量傳輸。而因為UWB的頻率比較高、波長也比較短,所以可以用來實現高精度的定位應用,特別是在室內定位的領域。透過UWB來打造精準的室內定位系統,是為了能精準定位人員、物料、設備、車輛等裝置的位置,以方便進行各種不同的更高精度應用,例如人員物體的追蹤、智能機器人的運用等,UWB
關鍵字:
精準定位 UWB
2020 年6 月, 蘋果聯合寶馬共同發布了數字車鑰匙,利用iPhone 手機中的NFC 芯片,靠近門把手即可解鎖車門,在車內的無線充電區域感應后即可發動車輛。當時,蘋果預告,利用iPhone 手機中的超寬帶(UWB)U1 芯片,車主不用掏出手機也能解鎖車門。今年早些時候,寶馬發布了新一代iDrive 智能化系統,就用到了UWB 技術,是業內率先支持UWB 車鑰匙的車企。只要駕駛員靠近車門,不用掏出手機就能解鎖車輛,徹底拋棄傳統實體車鑰匙,且比藍牙和NFC 方案具有更強的便捷性。利用UWB 技術解鎖車門時
關鍵字:
202108 UWB 汽車
移動應用、基礎設施與航空航天、國防應用中 RF 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 Qorvo?(納斯達克代碼:QRVO)今日宣布,其 DW3000 系列產品支持與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型號*中使用的 Apple U1 芯片的互操作,符合 2021 年全球開發人員大會上公布的新的 Nearby Interaction 協議規范草案要求。利用這種兼容性,開發人員能夠根據配備 U1 芯片的 iPhone 或 Apple Watch 的位置、距離和方向來輕松評估新的應用體驗。DW3000 是 Qorvo
關鍵字:
UWB FiRa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宣布,其Trimension 超寬帶(Ultra-Wide Band;UWB)平臺的精密測距能力現已可實現全新標簽使用情境。整合其UWB和藍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方案,并為三星Galaxy SmartTag+提供空間感知能力,提升三星SmartThings Find服務使用體驗。SmartThings Find為SmartThings應用的一種創新服務,可用于包括Galaxy S21+和S21 Ultra等在內的Galaxy
關鍵字:
恩智浦 Trimension UWB 三星
在4月21日凌晨的蘋果“春晚”上,除了紫色的iPhone 12、iPad、iMac以及Apple TV等常規產品的發布更新之外,“防丟失神器”AirTag也終于與大家見面。 蘋果在其發布會上稱,AirTag內部有多項安全的精準查找功能,開創了業內先河。在蘋果發布會結束后幾小時內,關于AirTag的話題就已經登上各大榜單熱門,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事實上,這款產品早已不新鮮,早在20多年前,阿笠博士就已經被柯南裝備上,開個玩笑,不過用來實現這款產品核心技術UWB確實20多年前就已經在發展,其硬件支持
關鍵字:
蘋果 U1芯片 AirTag UWB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 加入超寬帶聯盟(UWBA),成為推廣級會員,并加入理事會。聯盟使命旨在著力倡導、建立有利于超寬帶(UWB)技術創新和發展的監管環境,包括力爭在歐美行業法規修訂案中增加對UWB有利的規定。聯盟致力于通過提供卓越的監管知識指引中心來加快UWB技術應用,與其他國際組織合作,幫助會員擴大市場參與率。意法半導體STM32 UWB無線產品線負責人Jean-Marie André表示:“對于促進歐盟和美國地區的環境
關鍵字:
UWB UWBA OEM
據歐菲光官消息,近日,歐菲光在小米Tech-Day上正式展示了最新的UWB(超寬帶通信)技術,目前已開發出UWB定位tag。歐菲光開發的UWB
SIP模組各項性能指標均為業界領先水準;定位系統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算法,整體產品性能目前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按計劃,歐菲光將于今年年底產出SIP模組樣品,明年第一季度會推出完整的系統級解決方案。
關鍵字:
歐菲光 UWB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恩智浦的安全超寬帶(UWB)精密測距解決方案、嵌入式SIM(eSIM)、近場通信(NFC)和安全元件(eSE)單元已部署到三星的新款Galaxy Note20 Ultra手機中[1]。恩智浦的創新解決方案為逐漸成為日常數字生活智能樞紐的移動設備帶來了豐富的未來功能和應用。新聞亮點:● 三星的新款Galaxy Note20 Ultra手機采用由恩智浦提供的行業首個將UWB精密測距、NFC、安全元件、嵌入式SIM(
關鍵字:
NFC eSE UWB eSIM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于日前宣布簽署兩項并購協議,收購超寬帶技術專業設計公司BeSpoon的全部股本和Riot Micro公司的蜂窩物聯網連接資產。在兩項交易走完正常監管審批手續成交后,意法半導體將進一步提升其在無線連接技術方面的服務,特別是完善STM32微控制器和安全微控制器的產品規劃。BeSpoon公司位于法國Le Bourget du Lac,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無晶圓廠半導體設計公司,專門研究超寬帶(UWB)通
關鍵字:
IC UWB BLE
uwb介紹
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一開始是使用脈沖無線電技術,此技術可追溯至19世紀。后來由Intel等大公司提出了應用了UWB的MB-OFDM技術方案,由于兩種方案的截然不同,而且各自都有強大的陣營支持,制定UWB標準的802.15.3a工作組沒能在兩者中決出最終的標準方案,于是將其交由市場解決。至今UWB還在爭論之中。UWB調制采用脈沖寬度在ns級的快速上升和下降脈沖,脈沖覆蓋的頻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