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bus網絡中原則上不允許兩個節點具有相同的ID段,但如果兩個節點ID段相同會怎樣呢? 實驗前,我們首先要對CAN報文的結構組成、仲裁原理有清晰的認識。 ??
一、CAN報文結構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CAN-bus網絡標準是V2.0版本,該標準又分為A、B兩部分,它們主要的區別在仲裁區域的ID碼長度。其中CAN2.0A(標準幀)為11位ID,CAN2.0B(擴展幀)為29位ID。下表1為CAN報文結構: ??
表1?CAN報文結構
- 關鍵字:
CAN CAN-bus
- 在CAN-bus電路設計中,理論上收發器支持節點數最多可做到110個,但實際應用中往往達不到這個數量。這里我們談談如何通過合理的CAN-bus總線設計,保證CAN網絡中的通訊的可靠性和節點數量。 1.影響CAN總線節點數的因素 影響總線節點數的因素有多種,本文我們從滿足接收節點的差分電壓幅值方面來討論,只有滿足了這個前提條件,我們才能考慮總線的其他因素如寄生電容、寄生電感對信號的影響。 1)發送節點的CAN接口負載 為何考慮CAN接口負載? CAN接口負載即為CANH、CANL之間的有效電阻
- 關鍵字:
CAN-bus CAN
- 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PLC-BUS)是一種高穩定性及較高價格性能比的雙向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它主要利用已有的電力線來實現對家用電器及辦公設備的智能控制。這種電力線通信技術是由電力通信系統有限公司研發而成,并因技術的革新被獲得多項專利。
- 關鍵字:
PLC-BUS
- 每年,對高可靠性的電力線控制技術的潛在市場需求高達30億美金。現有的和正在開發中的電力線通信技術可靠性并不高,而且在為客戶節約成本方面也做的不夠理想,還達不到歐洲中等住宅市場的需求。而PLCBUS技術拓展了更寬的市場領域,包括:家庭網絡,燈光控制,HVAC,家居自動化,無線遙控控制,安防,家庭影院和因特網控制等等。
- 關鍵字:
PLC-BUS
- 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PLC-BUS)是一種高穩定性及較高價格性能比的雙向電力線通信總線技術,它主要利用已有的電力線來實現對家用電器及辦公設備的智能控制。這種電力線通信技術是由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的荷蘭ATS電力線通信有限公司研發而成,它們致力于設計、開發和制造先進的電力載波家居控制技術,并因此技術的革新被獲得多項專利。
- 關鍵字:
PLC-BUS 網絡布線
- 引言 現代電信系統已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綜合化數字網絡,除了提供傳統電話服務外,也提供多種數據接入服務,其典型應用是為其它專用通信系統提供數據中繼服務。因E1信號接入方式簡單,一般電信交換機都會預留部分E1接入端口以供專用通信系統使用。為滿足電信網接入要求并充分利用線路資源,E1終端子系統內部常采用ST-BUS總線對各路用戶數據進行復接或解復接,并實現與E1信號的轉換。考慮到專用接口芯片針對某一種或幾種標準接口而設計,已無法滿足所有接口標準(尤其是新型接口標準)要求。為使各種接口都能與電信線路進行數據交
- 關鍵字:
CPLD ST-BUS
- 隨著CAN-bus相關芯片價格的下降,內置CAN控制器MCU的增多,CAN-bus當前已經進入了眾多早期由于成本問題無法使用的領域,成為極具生命力的現場總線,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如何構建專屬自己的CAN-bus應用層協議。 在CAN-bus網絡上,CAN報文以廣播的形式發送,CAN報文不包含地址信息,是否處理接收到的CAN報文由接收點的軟件確定。CAN-bus只提供可靠的報文傳輸服務,CAN報文的使用由應用者定義, 所以CAN網絡中的節點要相互通信就必須制定一個統一的規則。CAN應用層協議就是
- 關鍵字:
CAN-bus MCU
- CAN-bus的可靠性很高但某些情況仍會發生錯誤。在CAN控制器中可自動完成幀格式處理、校驗等工作,若錯誤被檢測,正傳送的數據幀會立即停止,待總線空閑時再重發直至成功,該過程不需要CPU的干涉除非錯誤累計該發送器退隱。
CAN-bus的可靠性很高,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還是發生錯誤,為了使數據能夠在總線上可靠傳輸,CAN-bus規范對各類幀的格式、用途及發送時機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下面我們來總結下在CAN通訊中會出現哪些錯誤。
位錯誤:發送
- 關鍵字:
CAN-bus CANScope
- 使用C++test在Tornado 2.2-VxWorks-5.5 simulator 下針對CPP代碼做單元測試時,出現不能獲取測試結果的問題,反復偵測問題的緣由,查看幫助文檔,終于在幫助文檔中找到如下一些說明:“The default build of Vx
- 關鍵字:
simulator Tornado VxWorks test
- 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區域網,起源于80年代,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所發布,因為利用雙線差動(two-wired differential),使其即使在電器條件惡
- 關鍵字:
CAN Bus MCU 電梯控制器
- 物聯網連接 隨著無線傳感器網絡、智能型儀表、居家自動化裝置和可穿戴電子產品暴增,物聯網(IoT)這個名詞也備受矚目。物聯網橫跨了智能電表和市區照明等遠程戶外網絡,以及可連網住家、住宅安保系統和能源管理的短程室內網絡。無線連接和標準型軟件協議為物聯網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使能技術(Enabling technology),有個不錯的例子是:智能型儀表系統的無線連接。近年來所出現對智能型儀表最有用的無線協議之一就是無線M-Bus,它被廣泛運用在歐洲各地的儀表應用中。 圖1 – 連接儀表系統的架構 什么是無
- 關鍵字:
智能儀表 M-Bus
- 自1990年奔馳公司發布了第一輛使用CAN-bus通信的轎車之后,CAN-bus便成為了通訊界里一顆閃亮的星星,在車載設備的通訊中更是一枝獨秀。但面對目前這快速發展的新世界,傳統應用方案下的線纜組網,PC機監控已無法滿足我們新時代的需求,限制了CAN-bus通信的應用場合。
如果說手機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那么智能手機的出現,各種APP應用程序的深入用戶群體,則是完全改變了新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物聯網、智能工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無不瞄準了人人必備的手機平臺,這是一個時代的主題,作為通訊
- 關鍵字:
CAN-bus
- 物聯網(IoT)領域中無線連接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Silicon Labs近日宣布針對歐洲市場推出業內首款完整的無線M-Bus平臺解決方案,設計旨在簡化面向電、氣、水和熱資源的無線可連接智能儀表的開發。Silicon Labs完整的智能計量解決方案包括無線M-Bus軟件協議棧和無線入門開發套件,有效加快產品上市速度。此無線M-Bus解決方案結合了Silicon Labs廣泛的產品線,包括節能型基于ARM內核的單片機(MCU)和sub-GHz無線IC,并且支持歐洲智能計量標準的所有模式,其中也包括普遍的
- 關鍵字:
Silicon Labs M-Bus
- 高性能模擬與混合信號IC領導廠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有限公司, NASDAQ:SLAB)于2014年5月21日宣布推出旨在簡化智能儀表無線連接開發的完整軟件解決方案,適用于基于無線M-Bus標準的電、氣、水和熱等資源類智能儀表。Silicon Labs的無線M-Bus軟件特別針對快速增長的智能儀表和智能電網市場,是對其行業領先的微控制器(MCU)、無線IC產品和開發工具套件的有力補充。
無線連接為許多智能儀表應用提供了可擴展且易部署的通信技術。基于歐洲標準EN13757-4的
- 關鍵字:
Silicon Labs M-Bus IC
test-bu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test-bus!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test-bu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test-bus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