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星宣布已開發出用于企業服務器的PM1743固態硬盤。PM1743 固態硬盤擁有最新的PCIe 5.0接口和三星先進的第6代V-NAND閃存技術。三星半導體PCIe Gen5 SSD PM1743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兼內存控制器開發團隊負責人Yong Ho
Song表示:“十多年來,三星持續提供SATA、SAS和基于PCIe的固態硬盤,憑借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包括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在內的先進服務器客戶的認可。PCIe
5.0固態硬盤的推出,以及正在進行的基于PCIe 6.0的產品開發,將
關鍵字:
三星 服務器 PCIe 5.0 固態硬盤
過去三十年間,基于服務器的運算歷經多次飛躍式發展。在1990年代,業界從單插槽獨立服務器發展到服務器群集。緊接著在千禧年,產業首次看到雙插槽服務器;在這之后,多核處理器也相繼問世。進入下一個十年,GPU的用途遠遠超出了繪圖處理的范疇,我們見證了基于FPGA的加速器卡的興起。邁入2020年,SmartNIC網絡適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即數據處理單元(DPU)開始風靡。它們大量采用FPGA、多核Arm叢集或是兩者混合運用,每種作法都能大幅提高解決方案的效能
關鍵字:
CXL CCIX SmartNIC PCIe 5
與普通的 NIC 不同,SmartNIC 將會對 PCIe 總線提出更高的要求。CXL 和 CCIX 等第五代 PCIe 和協議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不久之后,我們將能共享一致性存儲器、高速緩存,并建立多主機點對點連接。 正文:過去三十年間,基于服務器的計算歷經多次飛躍式發展。上世紀 90 年代,業界從單插槽獨立服務器發展到服務器集群。緊接著在千禧年,產業首次看到雙插槽服務器,再后來,多核處理器也問世了。進入下一個十年,GPU 的用途遠遠超出了處理圖形的范疇,我們見證了基于FPGA的加速器卡的興起
關鍵字:
PCIe 5 FPGA 賽靈思
日前,PCI-SIG組織確認,v0.7版本的PCIe 6.0標準文本已經下發給會員,該標準的制定一切處于正軌,將在2021年如期轉正。PCIe 6.0的針腳速率提高到了64 GT/s,是PCIe 3.0的8倍,x16通道下的帶寬可大256GB/s。換言之,當前PCIe 3.0 x8的速度,只需要一條PCIe 6.0通道就能實現。就v0.7來看,PCIe 6.0已經實現了當初公布的絕大部分特性,但功耗部分還在進一步改善,標準新引入了L0p的電源配置擋位。其它方面,PCIe 6.0引入了前向糾錯(FEC)機制
關鍵字:
PCIe 6.0
影馳今天宣布,即將推出新一代PCIe 4.0 SSD,定名為“HOF EXTREME”,相比目前的HOF PRO M.2在設計和性能上都全面飛躍。影馳HOF PRO M.2基于群聯電子PS5016-E16主控方案,持續讀寫性能最高可達5.0GB/s、4.4GB/s。最新的HOF EXTREME搭載群聯第二代PCIe 4.0 SSD主控方案“PS5018-E18”,支持PCIe 4.0 x4通道,持續讀取速度突破7GB/s,持續寫入也高達6.85GB/s,分別提升多達40%、55%。根據群聯電子的說法,E1
關鍵字:
PCIe 4.0 SSD
早在2019年初的CES大展上,Intel就宣布了基于10nm工藝、面向5G無線基站的Snow Ridge SoC處理器,直到今年2月底才正式發布,定名凌動Atom P5900,但沒有公布具體規格。根據最新消息,Snow Ridge的繼任者代號為“Grand Ridge”,而這次,詳細的規格參數提前一覽無余。Grand Ridge將采用7nm工藝制造,BGA封裝面積47.5×47.5平方毫米,而且特別強調是Intel自家的7nm HLL+工藝,這意味著它可能要到2023年才會面世。但等待是值得的,除了先進
關鍵字:
7nm 24核心 DDR5 PCIe 4.0 Intel
AMD銳龍、霄龍平臺都已經全線支持PCIe 4.0,從處理器到芯片組再到顯卡、計算卡無一例外,但是回首PCIe 4.0剛剛出現在AMD平臺上的時候,Intel曾多次提出“PCIe 4.0無用論”,雖然說的只是游戲領域,但大家都懂的……事實上,Intel并不排斥PCIe 4.0,在一些專業產品上已經用上了,而在消費級領域,Intel也并不會跨越支持PCIe 5.0,還是會老老實實地一步一步來。此前就有消息稱,Intel將在明年上半年發布的桌面級11代酷睿Rocket Lake會原生支持PCIe 4.0,現在
關鍵字:
PCIe 4.0 Intel 11代酷睿
本周,PCI-SIG組織將發布PCIe 6.0最新標準草案,版本號可能是v0.7或者0.9,可以說是準正式版了。今年2月,v0.5版本簽署,但僅屬于初始草案規范。按計劃,1.0正式版將在2021年正式發布,而等它大規模在PC產品中應用恐怕得2023到2024年了。可能有網友疑問,PCIe 4.0不是才剛剛鋪開,怎么5.0、6.0的節奏如此之快。事實上,這是因為4.0標準出臺太晚,距離2010年的3.0規范間隔了7年之久,而PCI-SIG組織又急于恢復8年兩版標準的既定節奏……據悉,PCIe 6.0向下兼容
關鍵字:
PCIe 6.0 PCI-SIG
因為種種原因,Intel的產品規劃這兩年調整非常頻繁,路線圖經常出現變動,無論是消費級還是企業級。在近日與投資者溝通時,Intel公關總監Trey Campbell就保證說,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末(最遲至6月底)發布代號Ice Lake-SP的下一代至強服務器平臺,明年某個時候則會帶來Sapphire Rapids。Ice Lake-SP將采用和移動端Ice Lake-U/Y系列相同的10nm工藝、Sunny Cove CPU架構,并更換新的LGA4189封裝接口,核心數量和頻率暫時不詳(據說最多38核心),
關鍵字:
英特爾 CPU處理器 服務器 DDR5 至強 PCIe 5.0 Sapphire Rapids
AMD剛剛正式推出了新一代主流級芯片組B550,承襲了旗艦級老大哥X570的諸多優良特性,相比于上代B450有了巨大的飛躍,包括搭配三代銳龍支持PCIe 4.0、自身升級PCIe 3.0、支持雙顯卡、支持超頻、支持USB 3.1等等,讓千元級主板也有了旗艦級的享受。這還沒完。根據早先消息,AMD還準備了一款更加入門級的A520芯片組,現在它也迫不及待地現身了,華碩率先披露了五款新型號:- PRIME A520M-A- PRIME A520M-E- PRIME A520M-K- TUF GAMING A52
關鍵字:
AMD主板 PCIe 4.0 芯片組 A520
2018年10月16日,FPGA大廠賽靈思(Xilinx)在北京的“Xilinx開發者大會 ”(XDF)上,發布了全球首款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ACAP)芯片系列Versal,并發布了AI Core系列和Prime系列。去年,這兩個系列產品也已經成功推向了市場。今天(3月11日),賽靈思舉行線上發布會,正式推出了Versal ACAP產品組合的第三大產品系列—— Versal Premium。賽靈思認為,隨著來自多元化應用和工作負載(比如智能設備、視頻流、物聯網、企業等)的數據爆炸性增長,這也使得核心網正面
關鍵字:
7nm FPGA 賽靈思 PCIe 5.0
PCIe 4.0產品正在紛紛面世,但是下一代PCIe 5.0已經迫不及待地走來,標準規范剛剛完成不到半年的它,已經得到了一批產品和技術的采納,比如Intel 10nm Agilex FPGA,比如CXL、CCIX、Gen-Z高速互連標準。
關鍵字:
PCIe 5.0 PCIe 4.0 新思科技
今年4月份,Intel宣布了自己的首款100GbE十萬兆以太網控制器和網卡產品Ethernet 800系列,預計10月份出貨。今天的SNIA存儲開發者大會上,Intel透露了該產品的更多細節。Intel特別強調,Ethernet 800系列使用應用程序設備隊列(ADQ)技術,支持NVMe over TCP、NVMe over Fabrics,NVMe指令可以通過FC、啟用了RDMA的以太網或使用TCP/IP的標準以太網進行傳輸。此外,新品還支持動態設備個性化(DDP)、增強數據層開發套件(DPDK)、iW
關鍵字:
英特爾 網卡 PCIe 4.0
全球高速計算與網絡應用領域創新連接方案領軍企業TE Connectivity (TE)今日宣布推出新型PCIe Gen 4卡邊緣連接器。該款連接器符合PCI-SIG CEM 4.0行業規范,支持16 Gbps高帶寬,可用于下一代Intel和AMD平臺。TE新型PCIe Gen 4卡邊緣連接器采用1.00mm間距,兼容各代PCI Express信號設計,同時支持16 Gbps(PCIe Gen 4)、8.0 Gbps(PCIe Gen 3)、5.0 Gbps(PCIe Gen 2)和2.5 Gbps(PCI
關鍵字:
PCIe Gen 4 連接器
Intel 10nm工藝雖然有些姍姍來遲,但是布局深廣,包括面向筆記本和服務器的Ice Lake、3D立體封裝的Lakefield、面向5G基礎設施的Snow Ridge,還有一款全新的FPGA。
關鍵字:
英特爾 10nm DDR5 FPGA PCIe 5.0
pcie-8233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cie-8233!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cie-8233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cie-8233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