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前我們說過,如果買手機不太在意成像功能,攝像頭只拿來掃個碼,并且也不太在乎手機的質感,買來就帶套的話,那確實沒有必要買高端旗艦機,畢竟如今的中端甚至低端機在性能上都不算差,玩玩普通的游戲都可以流暢運行。所以這也是很多人關注中低端手機產品的原因,畢竟物美價廉的產品,哪個消費者會不喜歡呢?而除了關注性價比的用戶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批人會關注中低端手機,那就是傳說中的“LCD黨”,甚至很多狂熱的“LCD黨”,就是非LCD不買,這樣目光就只能放到一些中低端機型上了,如今又有一臺LCD神機發布。可能是最后一款
關鍵字:
紅米 LCD OLED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汽車采用O/LED做為車燈,其具有數字化的特性,無論是作為前車燈、日行燈、轉向燈、剎車燈還是尾燈,都能提供車輛在造型上更多的設計彈性,使其更具有個性化與識別度,并提供車輛更高的安全性,也提升了汽車設計的差異化與價值感,使得數字車燈有別于傳統車燈,具有卓越的競爭優勢。本文將為您介紹數字車燈的發展趨勢,以及由艾睿電子推出的數字車燈設計解決方案。數字車燈具備卓越的性能與優越性隨著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數字車燈已經普遍被汽車行業認可,自從奧迪TT在2016年使用OLED尾燈開創一個新時代,202
關鍵字:
Arrow OLED 數字車燈
你有多久沒有被One more thing帶動得腎上腺素上升了?看完整場WWDC23大會,我承認,前一個半小時的內容讓我困了,我也不得不承認,后半小時的內容讓我燃了,其中的轉折點,就是庫克的那句:“One more thing!”盡管此前網上已經預熱許久,我也見過不少與真相頗為接近的曝光消息,但當我看到蘋果以官方視角對產品進行解讀時,我真的有一種見證了蘋果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的感覺。當然,這或許與蘋果精良的視頻制作能力也有著很大關系,在發布會結束后,我讓發熱的頭腦稍稍冷卻了一下才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夠盡量
關鍵字:
蘋果 WWDC23 Vision Pro OLED
據外媒報道,三星顯示公司計劃將混合技術的OLED面板應用于汽車行業。這種混合技術OLED面板采用了剛性OLED面板的玻璃基板,并結合了柔性面板常用的薄膜封裝技術。與傳統采用兩層玻璃板的OLED面板不同,混合技術的OLED面板采用了薄膜封裝替代了頂部的玻璃板,并且底部的玻璃基板也更加薄,使得面板能夠呈現彎曲的形態,這是傳統剛性OLED面板難以實現的。外媒在報道中還提到,三星顯示計劃在位于韓國的6代A3生產線上大規模生產混合技術的OLED面板。相較于目前僅生產剛性OLED面板的5.5代生產線,A3生產線采用了
關鍵字:
三星 OLED 車用 大屏
三星發布了一項新的顯示技術,可能會在未來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帶來新的生物識別和健康相關功能。這家科技巨頭在今年洛杉磯的SID顯示周上首次推出了它所謂的傳感器OLED顯示屏,無論你觸摸屏幕的哪個部分,都能讀取你的指紋。雖然現在大多數智能手機的屏幕上都有指紋識別器,但它們的傳感器是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塊附在面板下面,只在一個小的指定區域內工作。對于Sensor OLED,三星表示它將指紋傳感器嵌入到面板本身。由于該顯示技術可以讀取屏幕上任何地方的指紋,它還可以用來監測你的心率和血壓。該公司表示,它甚至可以比現有的可
關鍵字:
三星 OLED
5月23日,iQOO性能旗艦機型iQOO Neo8系列新品正式亮相,該系列產品全面搭載了BOE(京東方)柔性OLED旗艦級超清護眼屏,為用戶帶來超清畫質顯示、極致高幀享受、全方位護眼的無憂暢玩體驗。這不僅是BOE(京東方)賦能合作伙伴高端旗艦產品的又一力作,更是BOE(京東方)創立30周年來技術實力的體現。 iQOO Neo8系列搭載了BOE(京東方)獨供的6.78英寸柔性直屏,以及行業領先的、基于全新一代Q9發光器件的柔性OLED解決方案,通過屏幕核心發光結構進行優化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iQOO Neo8 OLED
Micro LED今年進入量產元年,隨著飛龍在天的成本迅速銳減,中國臺灣供應鏈進入量產、沖刺產能階段,富采(3714)、友達(2409)醞釀點火新產能,迎接Micro LED需求的初升段。今年觸控展(Touch Taiwan 2023)上,友達、镎創、富采等相關供應鏈聚焦Micro LED,從過去只有討論巨量轉移的良率,再進入到產品量產、快速擴充產能階段,雖然還有存在著學習曲線的問題,然而Micro LED被業界喻為終極顯示器,因此吸引半導體、LED、面板廠等相關供應鏈大軍集結,希望在OLED應用落后中國
關鍵字:
Micro LED 供應鏈
Micro LED量產元年,面板雙虎看好穿戴裝置、車載應用起飛。友達董事長彭雙浪表示,Micro LED陽光下可視、可撓、可做到異型切割,除穿戴裝置外,未來在車內、車外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幾年內將逐步商品化。群創總經理楊柱祥透露,在醫療、車用都有客戶用了OLED后回頭用LCD、以及開發Mini LED和Micro LED。 友達喊出Micro LED量產元年,積極串連供應鏈降低成本。友達總經理柯富仁表示,從過去經驗來看,第一片LCD面板、第一片OLED面板量產,五年后價格都會很有競爭力。量產后產業鏈比較完整
關鍵字:
面板 Micro LED 可穿戴 友達 群創
Micro LED 的投融資熱潮,一方面是受新消費需求帶動,AR/VR、車載顯示等高清顯示需求成為新舊技術迭代的重要動力;另一方面,面板行業的技術迭代非常快,競爭激烈,要想在全球新一輪 LED 產業升級浪潮中繼續保持領先身位,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發成為國內企業唯一的選擇。Micro LED 技術當前處于商業化早期,在制備技術上仍面臨多重挑戰。外傳蘋果正嘗試在 iPhone 和 iPad 等設備的零部件制造方面獲得更多控制權,開始將其設備從 OLED 轉向到 MicroLED,首先是 2024 年或 2025
關鍵字:
Micro LED 蘋果
2023年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對于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鼓勵創新有著重要意義。作為領先的物聯網創新企業,BOE(京東方)始終秉持對技術的尊重和對創新的堅持,自2021年起已連續兩年研發投入突破百億元,不僅是大量前沿技術的創造者、知識產權的擁有者,也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倡導者和推進者,在持續推動高質量技術創新、專利持有量居全球業內前列的同時,BOE(京東方)還堅持以普惠理念讓技術進步賦能千行百業的發展和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在創新驅動理念指引下,BOE(京東方)始終將較高的營收占比投入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OLED
IT之家 4 月 20 日消息,IT之家的小伙伴,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你的衣服、手表或者皮膚上都能顯示出各種信息?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里的情節,但是最新的科學研究讓這一幻想更接近現實。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 OLED 屏幕,它能在拉伸到兩倍長度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清晰的圖像,這種超彈性的 OLED 屏幕為未來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和健康傳感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OLED 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簡稱,它是一種利用有機分子發光的技術。OLED 屏幕比傳統的 LED 和 LCD 屏幕更節能、更亮麗,
關鍵字:
OLED 可穿戴
2023年被視為Micro LED量產元年,镎創科技董座李允立19日表示,愈來愈多Player加入產業,對沒有加入OLED產業的面板廠、受制于OLED貨源的客戶來說,Micro LED是絕佳機會,镎創今年成本可望再銳減50%,并積極擴張客戶分布,今年甚至未來數年,營收可望維持倍數成長的續航力。觸控展開展首日,镎創科技-KY(6854)董事長李允立表示,大環境不佳,但是產業仍積極投入新技術的開發,因此有愈來愈多的Player加入Micro LED產業,三星賣掉LCD工廠之后,思考投入Micro LED,臺灣
關鍵字:
Micro LED 镎創
作為當下人們日常工作、學習、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器在生活中開始占據著越來越大的比重。目前,大家使用的多數都是液晶顯示器,也被稱作LCD。不過,隨著人們對于顯示效果追求的不斷提高,顯示技術也進入了快速迭代的時期。尤其是近些年,市面上涌現出了許多新型的顯示技術,比如MiniLED、OLED、QD-OLED等。其中,QD-OLED技術更是憑借著卓越的色彩和畫面表現,被譽為是目前顯示器的“畫質天花板”,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優勢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探究一下。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么是QD-OLED?
關鍵字:
顯示器 OLED LCD
據外媒報道,iPhone主要的OLED面板供應商三星,正在為蘋果未來的MacBook Air研發13.3英寸的OLED面板,并計劃將這一屏幕技術用于蘋果的多條產品線。而從外媒的報道來看,除了為未來的MacBook Air研發13.3英寸的OLED面板,三星還計劃為明年將推出的iPad研發11英寸的OLED面板,他們也有望從LG手中搶得部分蘋果11英寸版iPad Pro的OLED面板訂單。就外媒的報道來看,三星為MacBook Air研發13.3英寸的OLED面板,還與競爭對手LG顯示缺乏充足的產能有關。外
關鍵字:
三星 OLED 面板 iPad Pro
為了贏得未來芯片戰爭,三星四面出擊,這一次是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
關鍵字:
OLED
micro-ole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icro-ole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icro-ole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icro-ole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