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蘋果正在醞釀硬件訂閱服務計劃,該計劃最快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最晚會到2023年。所謂硬件訂閱服務,即用戶每月向蘋果支付一定額度的訂閱費用,當蘋果推出新的硬件后,比如新款iPhone、Apple Watch,訂閱用戶可以“免費”獲得它們。該計劃與分期付款計劃不同,每月的費用不是設備的價格,而將是一個尚未確定的月費,取決于用戶選擇的設備。有網友稱類似于交房租和充大會員。這項新的硬件訂閱服務可能與Apple One捆綁服務和AppleCare結合起來。目前,AppleCare和Apple One是相互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硬件訂閱
- 什么是光學防抖? 雞頭,自帶防抖技術,無論身體如何移動,頭總能保持穩定不變的位置,不少防抖設備的靈感正是來源于它。 什么是“光學防抖”,iPhone光學防抖意義有多大? 光學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簡稱OIS,最開始是出現在民用數碼相機上,由佳能開發出來,當時被叫做IS(ImagineStabilizer)。 光學防抖一般分為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而手機使用的大多是鏡頭防抖。基本工作流程是由主處理器、協處理器以及陀螺儀共同完成偵測抖動量,然后計算需要補償的位
- 關鍵字:
光學防抖 蘋果 iPhone
- 2022年3月9日凌晨消息,在一眾友商們相繼帶來各自的春季重磅新品之后,蘋果也如約在今夜舉行主題為“高能傳送”的春季新品發布會。作為上半年最值得關注的新品發布會,正如此前所曝光的一樣,這次蘋果帶來了包括全新綠色iPhone?13系列新機、搭載A15芯片且支持5G的新iPhone?SE、新iPad Air、搭載全新M1 Ultra芯片的Mac Studio工作站主機器等一眾新品。iPhone 13系列全系新增綠色:又能收割一波銷量開場簡單介紹完跟絕大多數國內用戶無緣的Apple TV+服
- 關鍵字:
蘋果 A15芯片 iPhone SE
- 去年9月,蘋果推出了全新的iPhone 13系列,擁有高刷屏、小劉海、A15芯片等諸多升級點,這讓該機的銷量數據還是非常亮眼的。不過對于該機萬年的不變的外觀和部分“保守”的硬件配置,很多用戶開始期待蘋果能為新一代的iPhone帶來更大的改變,尤其外觀的變化此前引來了外界的極大關注。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張據稱是iPhone 14 Pro系列顯示屏示意圖的圖片已浮出水面,首次出現取代劉海的藥丸狀和圓形切口設計的真實尺寸。與此前曝光的消息基本一致,全新的iPhone 14系列今年將迎來極大變化,該機終于將拋棄祖傳
- 關鍵字:
iPhone
- 根據國外媒體tomshardware報道,由于臺積電3nm工藝良率存在問題,蘋果或放棄采用3nm工藝打造新一代A16芯片,這也意味著今年將要發布的iPhone 14疑似無緣3nm芯片。據了解,將搭載在iPhone 14上的蘋果A16處理器計劃采用臺積電3nm工藝生產,但是由于臺積電可能需要到2023年Q1季度才能批量交付3nm芯片,因此A16處理器智能轉為使用臺積電4nm工藝打造。
- 關鍵字:
iPhone 14 3nm 良率
- 據國外媒體報道,去年6月份曾有外媒在報道中表示,在iPhone 14之前,不會在iPhone上看到屏下指紋識別,但iPhone 14系列的部分機型,有望支持屏下指紋識別,知名的蘋果產品分析師郭明錤,此前也曾預計2022年的部分iPhone,將支持屏下指紋識別。實際上去年2月份,蘋果一項關于屏下指紋識別裝置的專利在美通過審核。該專利描述了利用多個光電探測器、深度傳感器等進行識別的裝置,可用于iPhone、Apple Watch、iPad等設備。但從外媒最新的報道來看,iPhone 14依舊難以看到屏下指紋識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屏下 指紋識別 面容識別
- 根據媒體說法,當前iPhone 12/13系列手機有三家屏幕供應商,量級從大到小分別是三星、LG和京東方,其中京東方僅供應少部分6.1寸標準版OLED。
- 關鍵字:
iPhone 京東方
- 業內人士報道,蘋果iPhone手機預計將在2023年改用臺積電3納米處理器。不過這也意味著明年即將推出的iPhone 14將無緣3nm技術。此外,爆料指出蘋果的第二代處理器M2(代號為“Lobos”和“Palma”的更強大的第三代處理器(或為
M2 Pro 和 M2 Max)芯片擁有 4 個晶片,多達 40 個 CPU 核心。同事下一代 MacBook Air 和未來的
iPad,可能會搭載蘋果第二代處理器的低端版本,代號為“Staten”。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15 3nm芯片
- 臺積電季度銷售額躍升至創紀錄水平,凸顯了這家全球最大的合同制芯片制造商如何受益于從汽車到智能手機的硅片的持續短缺。蘋果和AMD等客戶的強勁訂單 —— 特別是7納米和5納米芯片訂單的支持下,臺積電第三季度的收入攀升至4147億新臺幣(148億美元),符合分析師估計的大約4130億新臺幣的平均值。9月份的銷售額為1527億新臺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0%。臺積電通常從節前訂單以及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公司的新產品中獲得第三季度提振,蘋果iPhone 13系列自上月底推出以來需求強勁。但是,產能限制了臺積電的能力,與此
- 關鍵字:
臺積電 汽車 iPhone
- 隨著iPhone 13系列的發布,市場對新款手機的需求量回升,蘋果也在不斷向臺積電(TSMC)加大A15 Bionic訂單的數量。為了更有效分配產能,蘋果也降低了舊款iPhone機型芯片的訂單,包括了iPhone 11和2020款iPhone SE等。據MacRumors報道,目前世界各地的iPhone 13機型發貨都出現了延遲,大概需要等三到四周的時間。與此同時,iPhone 11和2020款iPhone SE的發貨也出現了延遲。由于有較高的性價比,iPhone 11仍受到不少用戶的青睞,但將面臨長達五
- 關鍵字:
iPhone 13 Pro A15 OLED
- 9月15日消息,幾乎每年9月份,蘋果都會發布屏幕略大、速度更快、攝像頭更好的新款iPhone,但其越來越卻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重大升級。在今年的秋季發布會之前,蘋果播放了預先錄制的商業廣告,該公司高管在里面將新款iPhone 13的改進描述為“重大創新”。然而事實上,這款設備的外觀和性能都與蘋果去年推出的iPhone 12十分相似。蘋果表示,新款iPhone 13的屏幕更亮,電池續航時間更長,攝像頭和處理器也更強大。蘋果已經將屏幕擴展到了設備的邊緣,并通過減小屏幕頂部的劉海略微增加了尺寸。與最近發布的其他機
- 關鍵字:
iPhone 13
- 9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二,蘋果公司照例在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新款iPhone。但iPhone 13系列新機與去年相比并沒有什么重大進步。去年的iPhone 12系列機型首次支持5G網絡連接,采用了全新的扁平化設計。但今年發布的四款新機外觀變化不大,屏幕尺寸和去年并無二致,只是處理器速度更快,并針對使用手機熟練的老用戶推出新的拍攝功能。但蘋果在發布會上著重強調了新機型的重大改進: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蘋果強調延長手機電池續航時間的事實也突顯出公司面臨的巨大挑戰:日益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重大突破越來
- 關鍵字:
iPhone 13
- 北京時間9月15日凌晨,蘋果正式發布新款iPhone 13系列手機,同時公布售價,與去年iPhone 12系列相比,國行有所降價。具體而言,今年iPhone 13 mini起步容量為128GB,售價5199元,而去年iPhone 12 mini的128GB版本售價為5999元,降價800元。而iPhone 13 128GB售價5999元,去年iPhone 12 128GB售6799元,同樣降價800元。對于Pro系列,iPhone 13 Pro國行起價降低500元,iPhone 13 Pro Max起價降
- 關鍵字:
iPhone 13
- 9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蘋果預計將很快發布最新款手機iPhone 13,其升級后的片上系統(SoC)或被稱為A15。最近對A15芯片進行最新基準測試顯示,其性能比A14提高了13.7%,繼續維持著蘋果在移動性能方面的領先地位。 據報道,曼哈頓3.1圖形處理器基準測試顯示,蘋果A15芯片在第一輪測試中達到了198FPS(每秒傳輸幀數)。然而,第二輪的表現卻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分數在140FPS到150FPS之間。 曼哈頓3.1基準測試是GFXBench應用程序的一部分,該應用可測試圖形性能,重點是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A15
- 下個月就是iPhone 13系列的新品發布會了,各種iPhone 13系列的爆料頻出,讓人更加期待,iPhone 13會不會真的是“13香”。在大家對iPhone手機的印象中,信號很久以來都算是iPhone的弱項。近日,著名蘋果手機爆料人士郭明錤表示,iPhone 13系列或將支持低軌衛星通訊。 郭明錤表示,預計iPhone 13硬件規格可支援低軌道衛星通訊,如果蘋果開啟相關軟件功能,那么當iPhone 13系列的用戶不在4G或5G的覆蓋范圍內時,也能通過衛星通訊進行通話和傳訊。就技術與服務覆蓋率來
- 關鍵字:
蘋果 衛星 iPhone 13
iphone 14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phone 14!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iphone 14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phone 14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