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a公司宣布,松下公司在P2 HD專業廣播高清晰攝像機中選用了Cyclone® III FPGA。P2 HD AJ-HPX2700和P2 HD手持式AG-HPX170是松下公司為滿足全球范圍內對高清晰(HD)廣播需求而開發的兩款無磁帶攝像機。
隨著全球市場向HD的邁進,廣播行業需要高清晰圖像質量。在松下公司P2 HD專業廣播高清晰攝像機中,Cyclone III FPGA提供HD視頻處理功能,實現與P2存儲卡的接口,并控制LCD顯示屏。在所有低成本FPGA系列中,Cyclone
關鍵字:
Altera FPGA 高清 HD
在索尼、松下等主導的藍光聯盟積極拉攏中國碟機企業之際,中國國內的兩大高清碟機聯盟卻爭斗得愈加激烈。
這次首先出招的是時代今典主導的紅光高清EVD聯盟。7月11日,中國藍光高清聯盟推出幾款藍光高清DVD樣機(即CBHD,中國版HD-DVD)后,原EVD技術提供商北京阜國數字的技術人員稱,發現了CBHD后端技術有盜用EVD相關技術的嫌疑。
7月23日,作為唯一EVD技術授權方,北京今典環球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表示,中國藍光聯盟的HD-DVD(即CBHD)必須立即停止對EVD技術的侵權,并承
關鍵字:
EVD 藍光 高清碟機 CBHD HD-DVD
國際兩大高清(分辨率達1920×1080dpi)影碟機與碟片標準——藍光光盤和HD-DVD的較量出現新變化,在今年2月份東芝宣布退出HD-DVD生產銷售業務后,失去優勢的HD-DVD標準計劃在中國東山再起,迎擊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高清推薦標準EVD。
由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TCL、新科、清華同方等眾多企業組成的HD-DVD中國版陣營,目前已研發生產出HD-DVD中國版影碟機,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龍法昨天告訴本報記者,一個月內HD-
關鍵字:
藍光 HD-DVD 影碟機 EVD
自2008年2月,東芝宣布放棄HD-DVD業務后,以索尼、松下、飛利浦等品牌主導的藍光陣營在下一代高清影碟機的競爭中一直處于“一個人在戰斗”的狀態。盡管下一代高清影碟機技術得以統一,企業暫時不用再為“站錯了隊伍”而擔憂,但中國作為影碟機制造大國,至今還沒有一家本土企業在國內推出藍光影碟機。據悉,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專利費問題仍然困擾著本土影碟機生產企業。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又傳出了其他下一代高清影碟機技術的產業化逐漸成熟、產品即將上市的消息,這攪亂
關鍵字:
藍光 消費電子 HD DVD
.moduleSingleImg01 img{border:1px solid #D1E3F4}
閃聯(IGRS)與HD-PLC聯盟(即松下電力線上網標準聯盟)昨天在2008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閃聯標準與松下的電力線上網標準將互通。
閃聯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標準(簡稱“閃聯”)的目標是讓3C產品互聯互通,目前是通過無線技術實現。和電力線上網標準互通后,可為用戶增加一個選擇方式——插上電源即可實現家庭3C
關鍵字:
閃聯 HD-PLC聯盟 3C 無線
7月11日消息,正在青島參加消費電子博覽會的藍光光盤協會負責人首次談及了備受中國關注的藍光DVD專利費問題,并透露,目前專利費的額度還沒有最后確定下來,估計今年年底會確定。他同時拒絕透露專利費將在5%以上還是5%以下。
自今年年初以東芝為首的HD-DVD陣營宣布退出市場后,藍光DVD在高清碟機領域中勝出,業內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下一代碟機都可能使用藍光DVD技術,因此,專利費問題再次為業界矚目。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碟機生產國和銷售基地,中國是很多商家眼中的圣地,同時也是高清碟機標準爭奪的主戰場
關鍵字:
藍光 消費電子 HD DVD
在東芝全面停產HD-DVD影碟機之后,在分辨率達1920×1080的高清影碟機與碟片領域實際上就只剩下藍光光盤一種標準格式。
不過,由于之前在中國市場一直缺乏藍光光盤片源,所以索尼、松下、先鋒等廠家在中國市場推出的藍光影碟機一直乏人問津。
不過,“缺乏片源”這一尷尬狀況即將得到解決。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藍光光盤協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索”)將會在中國內地開始生產藍光光
關鍵字:
藍光 HD DVD
據iSuppli公司,繼高清(HD)-DVD格式退出下一代光盤標準競爭之后,臺式PC市場對于藍光DVD播放器的需求大增,導致光學讀取頭(OPU)這種關鍵部件供應短缺,因為供應商太少。
今年2月份,HD-DVD的主要支持者東芝放棄了繼續與藍光規格競爭的計劃。此前華納兄弟作出戰略決策,停止支持HD-DVD并轉而全力支持藍光技術。由于藍光已經在下一代DVD格式之爭中占據上風,HD-DVD的頭號支持者現在已經無力回天,而且大型電影公司和電子設備品牌決定采用藍光,所以HD-DVD市場實際上已經消失。
關鍵字:
HD-DVD 電腦 光學讀取頭 筆記本 藍光 光驅
與當年錄像帶格式大戰一樣,這場制式大戰的輸贏將由哪個陣營擁有更多的擁護者決定。本次華納兄弟的臨陣倒戈,基本上為高清DVD之爭畫上了句號,最后一根稻草終于壓垮了HD-DVD陣營。
東芝斷臂,藍光播放器全面獲勝
2008年2月19日,新一代DVD制式之爭終于結束,日本東芝公司當天正式宣布,放棄研制、生產和推廣HD-DVD播放器業務,這一舉動也就意味著索尼主導的藍光制式播放器獲得勝利,成為新一代DVD制式的統一標準。
據悉,目前藍光技術也已得到全世界170多家游戲公司、電影公司、消費電子和
關鍵字:
藍光 DVD 東芝 HD 索尼
6月10日消息,德國光盤設備廠商Singulus第一季度獲得了21臺藍光雙層光盤生產設備的訂單。Singulus本周一稱,這個數字表明藍光技術的采用速度比11年前的DVD技術的應用速度要快。
Singulus首席財務官StefanBaustert說,這個數字意味著藍光雙層光盤生產設備的第一年的訂貨量遠遠超過了DVD設備最初的訂貨量。
11年前,DVD設備最初的訂貨量為17臺。
Singulus在聲明中稱,它在第二季度已經接到了藍光雙層光盤生產設備的額外訂單。一家關鍵
關鍵字:
藍光 DVD HD
針對藍光BD協會聲稱已向TCL授權藍光技術一說,6月2日,藍光BD的對手藍光HD DVD中國版首次予以回應:藍光BD談不上授權TCL藍光BD技術。
在前天舉辦的08上海音響展上,藍光BD和藍光HD DVD中國版的展臺面對面,而且展臺規模和布置兩者相差無幾。不過,藍光BD派出的成員是一水兒的外資品牌,索尼、松下、先鋒,而藍光HD DVD中國版碟機CBHD派出的則是清一色的國產廠家,如TCL、清華同方、新科等。
此前,在5月21日于北京開幕的科博會上,藍光BD協會董事長曾專程赴京,明確對媒體表
關鍵字:
DVD 藍光 BD HD TCL
隨著東芝的退出競爭,索尼的藍光技術已經成為下一代高清碟機的“唯一”標準,據悉,中國已經成為藍光DVD影碟機的重點目標市場,預計三年之后中國市場容量會遠遠大于日本。
在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藍光光盤協會聯席董事長、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存儲事業戰略室室長小冢雅之表示,在東芝宣布退出HD-DVD業務之后,藍光光盤協會的會員迅速增加至187家,同時,在全球范圍內的藍光DVD影碟機銷量正在快速增長,并正在逐漸代替普通清晰度DVD影碟機。
目前,索尼、先鋒、松下
關鍵字:
藍光 DVD HD 高清晰
6月2日消息,藍光格式戰勝了HD DVD成為了高清晰度電影光盤的標準。但是,藍光要戰勝老式的DVD還需要許多年的時間。
一位44歲倉庫工作人員Noemi Velazquez能夠向你解釋為什么。她在加州Glendale的百思買商店看了一眼藍光播放機399美元的價格標簽,繼續向前走去。她說,我承認藍光是很好的產品。但是,我要等待價格下降一半再買。
分析師、電影公司和藍光光盤協會說藍光藍光光盤最終將占統治地位。問題是什么時候。
消費者反對大多數藍光播放機300美元以上的價格,特別是因為采用
關鍵字:
藍光 DVD HD 高清晰
2008TI亞洲開發商大會(TI Developer Conference, TIDC)將于5月26-30日分別在深圳、上海、北京舉行。億道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將作為ARM開發工具中國總代理出席大會。
TIDC將為中國的客戶帶來最新的技術平臺與系統解決方案,讓中國客戶直接與業界的相關專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同時通過現場演示、主題發言、展覽和交流活動等多種形式讓與會者對視訊影像、工業/控制、數字媒體應用與解決方案等方面技術有所了解。TI 首席科學家方進將做“預見 2020 科技大未來&rdq
關鍵字:
億道電子 TI ARM TIDC 達芬奇 高清 HD
國際上兩大高清(分辨率達1920×1080)影碟機與碟片標準——藍光DVD和HD-DVD,在今年2月份東芝宣布退出HD-DVD的生產銷售業務之后,HD-DVD大勢已去。目前,藍光DVD標準陣營——藍光光盤協會正在大力進軍中國市場。
在昨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下稱“科博會”)上,藍光光盤協會聯席董事長、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存儲事業戰略室室長小冢雅之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東芝宣布退出HD-D
關鍵字:
DVD 藍光 高清 HD 產業鏈
hd介紹
HD是指畫面的垂直解析度是1080i、720p或1080p。1080i就是指解析度為1920*1080,采交錯掃描,每秒呈現30個完整畫面;720p就是指解析度達1280*720,采循序掃描,每秒呈現60個完整畫面;1080p就是指解析度達1920*1080,采循序掃描,每秒呈現60個完整畫面。不過市面上薄面電視的解析度應不僅止於上述這些款是,只要顯示螢幕的解析度≧1280*720即可以列為HD等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