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iC、GaN相比傳統方案的優勢雖然硅功率器件目前占據主導地位,但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鎵)功率器件正日益普及。SiC 功率器件具有出色的熱特性,適用于需要高效率和高輸出的應用,而GaN 功率器件具有出色的射頻頻率特性,能滿足要求高效率和小尺寸的千瓦級應用。最為重要的一點,SiC 的擊穿場是硅的10 倍。由于這種性質,SiC 器件的塊層厚度可以是硅器件的1/10。因此,使用SiC 可以制造出具有超低電阻和高擊穿電壓的開關器件。此外,SiC 的導熱系數大約是硅的3 倍,因此它能提供更高的散熱能力
關鍵字:
202310 東芝 SiC GaN
ST( 意法半導體) 關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和工業應用,將最新一代STPOWER SiC MOSFET和二極管部署在這些應用領域。例如,ST 的第三代SiCMOSFET 取得業界最低的通態電阻,可以實現能效和功率密度更高的產品設計。ST 還提供GaN 功率器件,例如650 V GaN 增強型HEMT 開關管用于開發超快速充電和高頻功率轉換應用,功率損耗很小。與硅基芯片相比,SiC 和GaN 等寬帶隙材料特性可讓系統變得尺寸更小,重量更輕,開關和導通損耗更低,從而提高能效。Gianfranc
關鍵字:
202310 意法半導體 SiC GaN
過往產品的充電裝置多由各家廠牌使用各自的接口,導致裝置汰換時將造成許多浪費。由于USB的普及,市面大部分的產品都透過此接口傳輸數據,進而促使人們欲提升USB供電能力的想法。過去即使透過USB Battery Charging 1.2(BC1.2) 方式最多也只能提供7.5W (5V 1.5A),則電子產品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充電。USB-IF (USB Implementers Forum) 于2012年發表第一版USB Power Delivery規范 (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
關鍵字:
ST 意法半導體 GAN 第三代半導體 Power and energy PD 協議 快充
無論是在太空還是在地面,這些基于 GaN 的晶體管都比硅具有新的優勢。
關鍵字:
GaN 晶體管
全球氮化鎵功率半導體領導廠商GaN Systems?今推出全新第四代氮化鎵平臺?(Gen 4 GaN Power Platform),不僅在能源效率及尺寸上確立新的標竿,更提供顯著的性能表現優化及業界領先的質量因子?(figures of merit)。以GaN Systems 在?2022 年發表的?3.2kW 人工智能(AI) 服務器電源供應器來看,改采用最新第四代平臺,不僅效率超過鈦金級能效標準,功率密度更從?100W/in3提升至&nbs
關鍵字:
GaN Systems 氮化鎵
據日經中文網,日本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企業信越化學工業和從事ATM及通信設備的OKI開發出了以低成本制造使用氮化鎵(GaN)的功率半導體材料的技術。制造成本可以降至傳統制法的十分之一以下。如果能夠量產,用于快速充電器等用途廣泛,有利于普及。功率半導體裝入充電器、小型家電以及連接純電動汽車(EV)馬達與電池的控制裝置,用于控制電力等。如果使用GaN,可以控制大量的電力。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報告顯示,全球GaN功率元件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8億美金成長到2026年的13.3億美金,復合增長率
關鍵字:
日本 GaN 材料 成本
_____減少碳排放的迫切需求推動了對電氣技術的投資,特別是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領域。根據彭博社最新的電動汽車展望報告,到 2050 年,幾乎所有道路運輸都將實現電氣化,預計將導致全球電力需求激增 27%。這一趨勢凸顯了電氣解決方案在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和塑造更具可持續性的未來方面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多的氮化鎵 (GaN) 和碳化硅 (SiC) 等寬帶隙 (WBG) 半導體取代開關模式電源和電機驅動器中的硅基功率 MOSFET 和 IGBT。這種轉變是由 GaN 和 SiC 器件的出色性能帶來的,包括比硅器件更快
關鍵字:
寬禁帶 SiC GaN 雙脈沖測試
幾乎所有現代工業系統都會用到 AC/DC 電源,它從交流電網中獲取電能,并將其轉化為調節良好的直流電壓傳輸到電氣設備。隨著全球范圍內功耗的增加,AC/DC 電源轉換過程中的相關能源損耗成為電源設計人員整體能源成本計算的重要一環,對于電信和服務器等“耗電大戶”領域的設計人員來說更是如此。氮化鎵 (GaN) 可提高能效,減少 AC/DC 電源損耗,進而有助于降低終端應用的擁有成本。例如,借助基于 GaN 的圖騰柱功率因數校正 (PFC),即使效率增益僅為 0.8%,也能在 10 年間幫助一個 100MW 數據
關鍵字:
ti GaN 圖騰柱 PFC 電源
【中國上海 – 2023年8月3日】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全球領導廠商 GaN Systems 今宣布與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策略結盟,共同致力于加速并擴大氮化鎵功率半導體于電動車應用的發展。安世博能源科技為電源行業領導廠商,擁有完整電源供應器、電動車充電模塊及車載充電器產品解決方案。結合 GaN Systems 尖端的氮化鎵功率器件、在車用領域所累積的應用實績,與安世博能源科技在高功率電源系統設計及批量生產的卓越能力,此次策略合作將為中國電動車行業帶來突破性革新。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將在實現下世代電動車對尺寸微縮、輕
關鍵字:
GaN Systems 安世博 氮化鎵 電動車
2023年8月3日,中國 -意法半導體宣布已開始量產能夠簡化高效功率轉換系統設計的增強模式PowerGaN HEMT(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器件。STPOWER? GaN晶體管提高了墻插電源適配器、充電器、照明系統、工業電源、可再生能源發電、汽車電氣化等應用的性能。該系列先期推出的兩款產品SGT120R65AL 和 SGT65R65AL都是工業級650V常關G-HEMT? 晶體管,采用PowerFLAT 5x6 HV貼裝封裝,額定電流分別為15A和25A,在25°C時的典型導通電阻(RDS(on))分別為7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PowerGaN 氮化鎵 GaN
幾乎所有現代工業系統都會用到 AC/DC 電源,它從交流電網中獲取電能,并將其轉化為調節良好的直流電壓傳輸到電氣設備。隨著全球范圍內功耗的增加,AC/DC 電源轉換過程中的相關能源損耗成為電源設計人員整體能源成本計算的重要一環,對于電信和服務器等“耗電大戶”領域的設計人員來說更是如此。氮化鎵 (GaN) 可提高能效,減少 AC/DC 電源損耗,進而有助于降低終端應用的擁有成本。例如,借助基于 GaN 的圖騰柱功率因數校正 (PFC),即使效率增益僅為 0.8%,也能在 10 年間幫助一個 100MW 數據
關鍵字:
TI GaN PFC
全球知名半導體制造商ROHM(總部位于日本京都市)面向數據服務器等工業設備和AC適配器等消費電子設備的一次側電源*1,開發出集650V GaN HEMT*2和柵極驅動用驅動器等于一體的Power Stage IC“BM3G0xxMUV-LB”(BM3G015MUV-LB、BM3G007MUV-LB)。近年來,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對消費電子和工業設備的電源提出了更高的節能要求。針對這種需求,GaN HEMT作為一種非常有助于提高功率轉換效率和實現器件小型化的器件被寄予厚望。然而,與Si MOSFET相
關鍵字:
ROHM AC適配器 GaN HEMT Si MOSFET
氮化鎵器件是第三代半導體中的典型代表,具有極快的開關速度,能夠顯著提升功率變換器的性能,受到電源工程師的青睞。同時,極快的開關速度又對其動態特性的測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得到錯誤結果。傳統氮化鎵器件多用于消費類電子市場,研發高壓氮化鎵器件將有助于在電力電子、新能源和電動汽車行業開拓新的應用市場。量芯微(GaNPower)是全球第一家推出1200V高壓硅基氮化鎵功率器件的廠家。這次測試的1200伏TO-252封裝的氮化鎵器件GPIHV15DK,在市場上具有標志性意義,傳統的氮化鎵功率器件最高電壓普
關鍵字:
GaN HEMT 功率器件 動態特性測試
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勢必帶動車用半導體的價值量提升,其中功率半導體和模擬芯片便迎來了發展良機。先看功率半導體,車規功率半導體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件,無論整車企業還是功率半導體企業都在瞄準這一賽道。新能源汽車電池動力模塊都需要功率半導體,混合動力汽車的功率器件占比增至 40%,純電動汽車的功率器件占比增至 55%。再看車規模擬芯片,模擬芯片在汽車各個部分均有應用,包括車身、儀表、底盤、動力總成及 ADAS,主要分為信號鏈芯片與電源管理芯片兩大板塊。如今,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樁、電池管理、車載充電、動力系統
關鍵字:
功率半導體 SiC GaN 模擬芯片
最先進的電子硬件在大數據革命面前都顯得有些“捉襟見肘”,這迫使工程師重新思考微芯片的幾乎每一個方面。隨著數據集的存儲、搜索和分析越來越復雜,這些設備就必須變得更小、更快、更節能,以跟上數據創新的步伐。鐵電場效應晶體管(FE-FETs)是應對這一挑戰的最有趣的答案之一。這是一種具有鐵電性能的場效應晶體管。它利用鐵電材料的非易失記憶性質,在其中植入場效應和電荷積累,實現了長期穩定的記憶效應。與傳統存儲器相比,它具有低功耗、高速度、高密度等優勢。因此,一個成功的FE-FET設計可以大大降低傳統器件的尺寸和能量使
關鍵字:
半導體芯片 FE-FET
epc gan fet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epc gan fet!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epc gan fet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epc gan fet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