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在歐洲銷售的藍光格式的高清電影光盤的銷售量超過了HDDVD格式的光盤,并沖突了100萬張的大關,占到了高清電影光盤總銷售量的73%。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本周二,藍光光盤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今年藍光高清電影光盤在歐洲的銷售量超過了100萬張,如果再算上藍光游戲光盤,藍光光盤的銷售量超過了2100萬張。
索尼的PS3游戲機內置有藍光光驅。
好萊塢和電子產品廠商希望新一代的高清DVD光盤能夠復興低迷的家庭DVD市場。但是,由于市場上同時存在二種高清DVD技術━━東芝開發的HDDVD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藍光 HD DVD 音視頻技術
- 11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東芝消費者產品部門零售主管Mike Eves近日表示,新一代DVD標準大戰就好比當年的汽油機和柴油機之爭,其實兩種格式可以共存。
Mike Eves說:“HD DVD和藍光之爭就好比汽油機和柴油機之爭,其實,兩種格式是可以共存的,而不是哪一方會勝出。”
目前,藍光DVD和HD DVD之間的標準之爭已經給消費者帶來了混淆,并阻礙了市場的發展。索尼CEO霍華德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藍光 HD DVD 消費電子
- 關于DVD下一代標準之爭,似乎從未停歇過。雖然一直以來,藍光憑借PS3及旗下電影公司的支持,一直略勝一籌——業內人士指出,自2006年春季,HD-DVD與藍光兩種不同格式推出以來,估計有498萬張高清晰度光盤已被售出,其中包括301萬藍光DVD和197萬的HD-DVD光盤。而對手永遠是不可以輕視的。就在藍光一路領先、看似大局已定的時候,突然峰回路轉,某些電影公司突然倒戈,HD-DVD咸魚翻身,標準之爭再度陷入泥潭。
價格與片源之爭
作為藍光的發明者,SONY也是藍光規格的主要創導者。 20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DVD HD-DVD 藍光 音視頻技術
- 10月11日報道,國外媒體發表分析文章稱,下一代DVD標準之戰的兩大對手:藍光陣營與HDDVD陣營都似乎勝券在握,然而如果沒有消費用戶的參與和響應,這場大戰的結束又將如何? 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第五屆高清電視(HDTB)大會上提出了上述疑問。聲勢浩大的下一代DVD標準大戰目前尚沒有一方顯勝,每一位預測哪方會最終勝出的業內人士都無法回避的問題是,為什么勝出? 顯然目前還沒有答案,但有些情況卻日趨明朗,比如電影制片商過去已得到了許多教訓,盡管用戶對于高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藍光 HD-DVD DVD標準
- 在高清晰度影碟機與碟片領域,存在著以索尼為首的藍光DVD和以東芝為首的HD-DVD兩大國際標準陣營,在本月6~9日于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07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上,這兩大國際高清標準陣營都極其高調地推出多款電影播放機與多部影碟,進行正面交鋒。 本屆SINOCES中,索尼、松下、先鋒、三星、飛利浦等多家藍光DVD標準陣營的主要成員企業,聯手在1號展館內搭建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藍光DVD展臺。 《第一財經日報》在藍光DVD展臺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HD-DVD 本土化 藍光DVD 消費電子
- 在高清晰度影碟機與碟片領域,存在著以索尼為首的藍光DVD和以東芝為首的HD-DVD兩大國際標準陣營,在本月6~9日于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07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上,這兩大國際高清標準陣營都極其高調地推出多款電影播放機與多部影碟,進行正面交鋒。
本屆SINOCES中,索尼、松下、先鋒、三星、飛利浦等多家藍光DVD標準陣營的主要成員企業,聯手在1號展館內搭建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藍光DVD展臺。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在藍光DVD展臺看到,這些主要成員企業生產的多款藍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DVD HD-DVD 藍光 消費電子
- 介紹了基于凌陽單片機SPCE061A的車載多碟DVD播放器的硬件結構設計和系統軟件設計,詳細闡述了MCU與DVD多碟碟盒(CDC)之間的通信以及聲音控制器的軟件實現
- 關鍵字:
設計 實現 播放器 DVD SPCE061A 車載 基于
-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正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下稱“科博會”)上獲悉,為了追求生產成本優勢,藍光DVD標準成員企業正在開始將藍光DVD生產線由日本、韓國等地向中國工廠轉移。
本屆科博會,松下、LG、三星等跨國企業紛紛將藍光DVD影碟機、刻錄機以及碟片當作重點展品大肆推介。
清晰度達1920
- 關鍵字:
DVD 藍光 藍光DVD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在歷史上的某個時候,音頻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當美國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的時候,他宣告了一個革命性家庭娛樂時代的開始。人們可以在自己家里聆聽預先錄制好的音樂。不幸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固有聲音質量是比較差的。而且,早期的基于金屬箔的錄音帶的壽命也很有限,因此對更高音頻質量和更長壽命的渴望導致了78蟲膠(shellac)唱片的誕生。
但聲音質量由于當時使用的喇叭放大器的高噪音水平和非常低的音量水平仍談不上完美。1940年哥倫比亞(Columbia)發明的33 rpm乙烯基LP唱片、真空管和隨后的基于晶體管
- 關鍵字:
AAC DVD PCM 消費電子 音頻 消費電子
- SONIC公司,在上海召開了SONIC Qflix(DVD-On-Demand)新技術發布會,SONI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ave Habiger出席本次發布會并就Qflix許可和認證計劃作深入介紹。Qflix計劃是一項技術與知識產權計劃,它使工廠、商店和家庭系統首次能夠以按需和電子化的形式銷售電影和視頻節目,通過這種方式銷售的電影和視頻節目能夠刻錄成受到 CSS 加密技術保護的DVD。通過Qflix計劃,SONIC實現了將視頻內容合法、安全和可靠地刻錄成為能夠在標準和高清播放機上播放的DV
- 關鍵字:
DVD-On-Demand Qflix SONIC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據國外媒體報道,零售巨頭沃爾瑪將從我國臺灣福彥電子購進200萬臺HD-DVD播放器,這款零售價299美元的產品是由大陸長城集團代工生產,使用福彥電子與日本TDK合作研發的HD-DVD機芯。 上月,日本東芝公司剛剛對其所產的HD-DVD播放器全線降價,但即使入門級的HD-A2售價也需要399美元。據稱,沃爾瑪訂購的這批中國產HD-DVD播放器將于明年年底完成交付,總金額達3億美元,據此計算平均采購單價僅為150美元。 HD-DVD和藍光陣營仍然在持續上演口水戰,藍光的信心主要來自于索尼PS3的熱銷,這款游戲
- 關鍵字:
200萬 HD-DVD 沃爾瑪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Cirrus Logic公司宣布推出單芯片音頻處理器CS49700,以滿足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支持HD和藍光盤(Blu-ray Disc®)DVD高清格式產品的迫切需求。該器件可滿足與這些新標準有關的處理任務要求。已經量產的CS49700適用于大批量家庭影院產品,如音頻/視頻接收機、高清DVD播放機和接收機,以及藍光盤和HD-DVD播放機。目前,各個價位的產品都已供貨。 當今的DVD標準要求芯片同時支持兩個主要
- 關鍵字:
Cirrus DVD HD Logic 單片機 藍光 嵌入式系統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北美HD-DVD促進集團日前估計,HD-DVD播放器在美國的銷量超過了10萬臺大關,其銷售勢頭超過了其他高清格式產品在美國的銷售。上述銷量并不包括HD-DVD個人電腦驅動器或Xbox 360 HD-DVD播放器的銷售,后兩種產品的銷售也非常強勁。 東芝稱,在把HD-DVD播放器的價格下調至400美元以下后,公司從經銷商那里聽到了令人鼓舞的消息。東芝美國消費品業務部負責營銷的副總裁約迪-薩莉說:“東芝仍致力于憑借具有戰略意義的定價及促銷活動來推動HD-DVD播放器的銷售,并補
- 關鍵字:
10萬 HD-DVD 北美 東芝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據國外媒體報道,東芝日前表示,已經對全球17家DVD廠商和出口商提起訴訟,指控這些企業侵犯其技術專利。這其中包括多家中國企業。
據悉,東芝已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控訴,要求這些DVD廠商和出口商停止進口DVD技術。這些公司主要是生產,或進口DVD播放器、錄像機或其他相關產品。
東芝稱,這些企業并未與其或DVD6C簽署授權協議。因此,除了要求賠償外,東芝還要求這些企業停止進口相關技術產品。最終,東芝希望這17家企業能夠與其或DVD6C簽署授權協議。
在這17家企業中,大部分為中國企業
- 關鍵字:
DVD 東芝 侵權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誰將會在下一代DVD格式大戰中勝出,是HD-DVD還是藍光目前仍無從知曉,但是它們贏得市場的最終決定性因素可能并不是獲得支持者的多少,而是這種格式產品的價格。 下一代DVD格式之爭的結果可能會取決于這種格式產品的價格。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不管是HD-DVD陣營還是藍光陣營,只要能夠及時推出價位在500美元以下的產品就會最終贏得消費者。隨之而來的,將是與一些影視公司展開的合作。 DVD格式之爭的結果最終將取決于產品價格,這或許是人們首次看到的一種奇怪現象。高清光碟仍是相對較新興的產品,于2006年1月消費電子
- 關鍵字:
HD-DVD 價格 藍光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dvd-audio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dvd-audio!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dvd-audio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dvd-audio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