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自亞洲新興市場的強大需求以及低價筆記本電腦熱銷的雙重拉動之下,英特爾對2008年度的銷售前景依然十分看好,但與此同時仍緊密關注著美國經濟放緩的種種動向。
英特爾亞太區總經理NavinShenoy表示:“總體上看,我對亞洲銷量增長持樂觀態度,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美國的當前經濟形勢。”
英特爾亞太部門的主要職責除了在當地銷售電腦芯片之外,還負責末端生產并將成品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而美國作為最大的進口國,且近期美國經濟正陷入衰退之中,這一點必然會受到英特爾亞太區主管的高度關注。
Sh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CPU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日前,龍芯首席設計師胡偉武在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內部刊物《創新•求實》上撰文,回憶龍芯的發展史。胡偉武表示,目前龍芯正在面臨著“能不能賣出去”的最關鍵戰役,這也是龍芯自啟動以來所面對的第三場戰役。胡偉武表示中國一定要言之通用CPU,中國也有能力研制通用CPU。文章也透露了龍芯研發以來的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及龍芯3號的最近進展。
胡偉武于文中表示,“中國要不要研制通用CPU”;“中國有沒有能力研制通用CPU”;“龍芯能不能賣出去”,是龍芯研發之初就在直面的三個問題。而前兩個問題已
關鍵字:
龍芯 CPU 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打倒Intel,這也許是AMD最大的理想,特別是在經歷了2005和2006上半年的高速發展和擴張期之后,AMD似乎已經觸摸到了理想的邊角。只不過,AMD從未意識到,自己對Intel的挑戰不過是閃電戰的勝利,要想真的正面打倒Intel,腳下的路還很漫長。
其實,機會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沒有的,但打倒Intel的機會至少在AMD放手一搏收購ATI的那一刻曾經虛幻的存在過。但是,AMD顯然過于自信,Intel可以果斷地撤銷奔騰品牌,結束與AMD的技術共享協議,將雙方的關系正式定格為對手而非朋友,而A
關鍵字:
Intel AMD CPU GPU NVIDIA
從8位/16位單片機發展到以ARM CPU核為代表的32位嵌入式處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統將替代傳統的由手工編制的監控程序或調度程序,成為重要的基礎組件。更重要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統對應用程序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使應用程序員面向操作系統級開發應用軟件,并易于在不同的ARM核的嵌入式處理器上移植。 嵌入式操作系統都具有一定的實時性,易于裁剪和伸縮,可以適合于從ARM7到Xscale各種ARM CPU和各種檔次的應
關鍵字:
ARM CPU 操作系統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嵌入式CPU的領域相當廣泛,舉凡行動電話、個人數碼助理所用的ARM處理器,或打印機、儲存設備內的PowerPC處理器,或如網絡交換設備的MIPS處理器,或如醫療設備、晶圓制造檢測設備內的SPARC處理器,都屬于嵌入式應用的CPU(或稱:微處理單元,即Micro Processing Unit;MPU)。 正因為嵌入式運算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內盡數介紹,因此本文在此僅針對嵌入式x86 CPU進行解說,x86 CPU除了是用量規模最大外,也是臺灣電子電機
關鍵字:
嵌入式 x86 CPU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2007年的處理器市場,AMD和英特爾之間依然是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局面,但是今年AMD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似乎表現不佳。
在AMD與英特爾的競爭過程中,AMD也有取得表現不俗的時候,當AMD推出的Opteron處理器在性能上要比英特爾的x86處理器優秀得多,這一點著實讓英特爾感到頭疼,并且Opteron處理器的推出也迫使英特爾不得不回過頭來修改自己未來兩年內的產品路線圖,英特爾之前一直是以頻率為中心,一切都是圍繞著提升CPU的頻率轉,Opteron處理器的問世卻使其不得不提前考慮多核心的問題。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MD 英特爾 CPU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中國科學院新聞發言人在中科院計算所迎十六大創新成就展上隆重宣布,在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863計劃支持下,計算所研制成功龍芯一號通用處理器,已通過產品測試與專家鑒定,可投入商品化生產。
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對這一重大成果盼望已久,反映熱烈。在龍芯一號CPU研制過程中,我們面臨一系列的技術決策。技術路線正確與否不僅影響科研的進度,而且將決定龍芯CPU未來的命運。我國科技界與產業界至今對如何快速而健康地發展我國IC產業,特別是對如何發展CPU產業還沒有達成共識。本文以研制龍芯CPU的策略考慮為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龍芯 CPU IC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繼今年9月進入四核服務器CPU市場后,11月20日,AMD Spider平臺的發布標志著AMD開始進入四核桌面計算市場。在此之前,來自AMD總部的專家介紹了Spider平臺的特點。
Spider平臺的發布也是AMD收購ATI以來,首次同步發布CPU(Phenom,弈龍處理器)、GPU(ATI Radeon HD 3800系列圖形處理器)和芯片組(AMD 7系列芯片組)。
上述三種芯片并不僅僅是發布時間上的巧合,而是在設計階段進行了相互優化,加之超頻軟件工具AMD OverDrive,不難看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CPU AMD GPU IC 制造制程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各地物流業的不斷擴大。有些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局部利益,往往會擅自改裝運輸工具,增大車載量,從而導致超載現象屢見不鮮。根據“四次方原則”,車輛超載給我國的公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力。
動態稱重系統能夠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得知其重量,該系統由于不會給交通帶來堵塞而受到各交通部門的青睞。由于動態稱重過程中得到的信號是短歷程、非平穩信號,信號中混雜了很多于攏信號。因此,為了凈化信號,本設計引入了小波分析去噪和神經網絡等新型算法,但這些算法計算量大的缺點嚴重影響到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數據采集 ARM CPU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2007年11月,英特爾低調收購了舊金山一家名為Neoptica的公司。從英特爾的收購歷史來看,這筆收購并不起眼。很少有人知道Neoptica是一家專門從事圖形處理器和通用處理器融合的二合一處理器研發的技術公司,在收購完成的同時,英特爾也發布了未來兩年內的產品研發規劃,二合一處理器計劃赫然在類。
種種跡象表明,英特爾、NVIDIA為代表的業界大廠正在掀起一場將CPU與GPU融合的二合一處理器爭奪戰。在已經習慣了把顯卡作為電腦重要配件之一的時下,你是否已經意識到CPU和GPU相互融合的二合一處理器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英特爾 NVIDIA CPU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引 言
微機保護裝置是指微機系統構成的數字式繼電保護裝置。在我國煤礦井下高壓(6kV)供電系統中,絕大多數屬于變壓器中性點絕緣運行方式(三相三線制),通過動力電纜送電。煤礦井下環境惡劣,空間狹窄,動力電纜長期處在潮濕、淋水、腐蝕的環境中,散熱條件差,絕緣性能易下降,經常發生單相漏電或單相接地故障。這種故障引起正常相電壓升高,若不及時斷電,會造成多相短路,迫使供電中斷,并使電力故障進一步擴大。高壓防爆開關微機保護裝置是安裝在高壓防爆開關中,對井下電纜和用電設備的單相漏電或單相接地、短路、過流、絕緣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CPLD CPU 數字濾波
機器視覺的市場應用日益增加
機器視覺系統集成商與設備供貨商不斷尋求可執行復雜影像處理算法的新興解決方案和高性能計算機,以及更具成本效益并具備更快上市時間周期的產品。應用于平面顯示器(FPD)產業的自動光學檢測(AOI)即為一個例子。隨著FPD產業的發展,在單一系統上需要多種高分辨率攝像機的需求正在提升,在此同時,數據吞吐能力也成為處理大量數據負載的關鍵。包含掃描與面掃描(area scan)在內,正呈現出驚人成長的大尺寸影像視覺應用需要成像、顯示、儲存、實時可視化以及階處理能力。一般的AOI應用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機器視覺系統 AVP CPU 操作系統
瑞薩宣布該公司已完成了一個創新的新型CISC(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PU架構設計,它將賦予瑞薩未來一代CISC微控制器(MCU)在代碼效率、處理性能和功耗方面無與倫比的能力。采用了新型架構的產品將以“RX”系列命名。
RX是瑞薩第一個eXtreme MCU內核系列,將在未來幾年賦予許多最終系統以出眾的性能和多功能性。隨著建立在新
型CPU的16位和32位型號基礎上的RX器件的面市,瑞薩期待這些產品將加速其MCU業務的擴展,并支持公司的無處不在的網絡社會愿景。
今天的嵌入式系統需要更高性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瑞薩 MCU CPU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2007年11月1日, “2007 英特爾 未來教育項目應用成果展示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英特爾 未來教育項目自 2000 年在中國啟動以來,已經累計培訓教師 100 萬名,億萬中小學生將從中受益。
關鍵字:
英特爾 CPU
cpu 介紹
簡介
CPU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縮寫,它可以被簡稱做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不過經常被人們直接稱為處理器(processor)。不要因為這些簡稱而忽視它的作用,CPU是計算機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大腦對于人一樣,因為它負責處理、運算計算機內部的所有數據,而主板芯片組則更像是心臟,它控制著數據的交換。CPU的種類決定了你使用的操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