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通、Sequans官方消息,近日,高通(Qualcomm)與Sequans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高通將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該交易須符合慣例成交條件,包括法國監管機構的批準。據悉,Sequans是面向大規模關鍵物聯網市場的蜂窩半導體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和供應商。此次交易將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添加到高通先進的端到端物聯網解決方案中,將加強高通的工業物聯網產品組合,并為高通在該領域建立領導地位提供獨特的機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收購Sequans的4G物聯網技術增加了高通廣泛的
關鍵字:
高通 Sequans 4G
2024年2月7日,中國上海——芯原股份(芯原,股票代碼:688521.SH)今日宣布與無線通信技術和通信芯片提供商新基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基訊”)共同推出5G RedCap/4G LTE雙模調制解調器(Modem)解決方案。新基訊基于該方案的芯片已完成流片和芯片驗證并投入量產,即將面向全球市場正式上市。5G RedCap是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在5G Release 17版本中,面向中高速物聯網應用場景所定義的蜂窩物聯網技術,與4G LTE共同構建成了完整的蜂窩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芯原與
關鍵字:
芯原 新基訊 5G RedCap 4G LTE 雙模調制解調器
5G開放式RAN基帶芯片和電信級軟件提供商比科奇(Picocom)近日宣布:其PC802基帶處理(PHY)系統級芯片(SoC)已率先實現單芯片支持5G雙4T4R小區峰值速率穩定運行,這代表了PC802基帶SoC已全面實現設計標準。此前,單芯片4G+5G雙模解決方案已支持TDD和FDD制式的所有組合,且單芯片已支持三個LTE小區。5G雙小區4T4R解決方案已與客戶的協議棧集成,并完成72小時測試,系統運行穩定,繼續保持了低功耗的優勢,性能達到系統最大吞吐量指標。作為全球首顆專為小基站應用打造的基帶處理SoC
關鍵字:
比科奇 4G+5G 小基站
1.藍牙智能遙控器的應用介紹:遙控器的發展,從紅外遙控器,到2.4G RF 遙控器,再到現在的藍牙的遙控器;從機械的上下左右按鍵式遙控器,到現在像鼠標一樣順滑的運動感應遙控器,再到帶語音控制遙控;遙控器的發展,也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智能設備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發展;2. 各種遙控器的原理;紅外遙控器原理:通過紅外二極管,發射38Khz載波的紅外信號;接收端通過紅外接收頭,接收紅外信號,并解碼得到遙控器的控制命令;運動感應遙控器原理:通過感應使用者手的運動來控制屏幕的光標移動;通過不同的手勢來發射控制命令;通過M
關鍵字:
英飛凌 藍牙 BT 遙控器 紅外信號 傳感器 語音識別 2.4g 語音遙控 cyw20835
IT之家 4 月 24 日消息,中興通訊官方微信公眾號近日更新文章,宣布與上汽集團、聯創汽車電子達成深化戰略合作。與此同時,中興通訊將和聯創汽車電子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并聯合發布基于中興通訊車規級 4G 模組打造的 T-BOX 產品方案。IT之家查詢中興通訊官方微信公眾號得知,中興通訊與聯創汽車電子聯合發布的 T-BOX 產品方案,是基于中興通訊車規級 4G 模組進行的整機設計與研發。其支持 EAL4 增強級國密算法、網絡安全及獨立北斗定位,且主要芯片基本實現 100% 國產化。該 4G 模組內置
關鍵字:
中興 4G 汽車電子
2月28日消息,“5G商業成功”峰會在2023 MWC期間舉辦。華為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彭松指出當前5G三年發展成果等于4G發展五年,第一波運營商已經取得了商業成功,并且產生“確定性效應”。彭松指出,5G發展三年的全球用戶滲透率和4G發展五年的水平相當,而且第一波5G用戶滲透率超過20%的運營商普遍取得了顯著的移動業務收入增長。同時,隨著終端、內容、體驗和商業模式等不斷豐富,吸引更多的運營商和伙伴加入繁榮5G的浪潮,說明市場正在由基于風險決策轉向基于收益決策,5G商業成功加速走向確定性。華為
關鍵字:
5G 4G 華為
關于4G、5G以及6G的演進,聯發科營銷副總裁Finbarr Moynihan在CES 2023上與媒體進行了交流。Moynihan表示,4G包括聯發科的4G芯片Helio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他指出,4G向5G過渡肯定是必然的,但如果把視角放在終端和入門設備,這個速度會慢得多。當前的情況是,4G和5G設備之間存在顯著的成本差異。Moynihan透露,未來數年聯發科會持續更新入門到高端的4G芯片,包括拉美、非洲、印度等市場的需求還很可觀。
關鍵字:
4G 聯發科
IT之家 8 月 10 日消息,電信設備進網信息顯示,型號為 BNE-AL00、DCO-AL00、CET-AL00 的三款華為機型現已入網,預計為華為 Mate50 系列的三款機型,包括華為 Mate 50、華為 Mate 50 Pro 以及華為 Mate 50 RS。IT之家了解到,從入網信息來看,三款設備均支持 TD-LTE / LTE FDD / WCDMA / CDMA 1X / GSM 制式,且為雙卡雙待移動電話機,搭載 HarmonyOS 操作系統。這也意味著,三款機型均不支持&nb
關鍵字:
Mate 50 4G 智能手機 華為
高通今天宣布推出四款具有性能升級、5G連接等功能的新型中端處理器,分別為:驍龍778G Plus 5G、695 5G、480 Plus 5G和680 4G。 據高通的計劃,這批新品預計會在今年第四季晚些時候上市。 目前HMD Global已表示諾基亞會采用驍龍480+芯片,OPPO和小米都會推出基于驍龍695的新品,而且后者也會有搭載驍龍778G+的新機。此外榮耀、vivo、摩托羅拉也將推出該類型的新機。 驍龍778G Plus 5G移動平臺是驍龍778G的后續產品,具有更高的GPU和CPU性能
關鍵字:
高通 驍龍778G Plus 5G 695 5G 480 Plus 5G 680 4G
最近,倫敦地鐵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到2024年底,倫敦地鐵終于要全面覆蓋4G信號了! 不過對于這事,英國網民的情緒有點復雜。比如就有人吐槽,2024年?上海十年前就做到了...... 據英國《衛報》22日報道,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宣布,倫敦地鐵隧道和車站將在2024年底前實現4G信號全覆蓋。包括牛津廣場、托特納姆法院路、銀行區、尤斯頓在內的熱門車站將在明年底完工,其余站點將在接下來數月內分階段擴大覆蓋范圍。整項工程鋪設的光纜長度超過2000公里。 英國《衛報》:倫敦市長
關鍵字:
地鐵 4G
2019 年 7 月 26 日,華為第一款 5G 手機面世。這是一款在國內獲首張 5G 終端許可證的設備。它的出現,也為當時行業 5G 新設備樹立方向。它就是 Mate 20 X(5G)!Mate 20 X 5G 當時用 “ 5G 標桿 ” 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7nm 工藝制程的 “ 麒麟 980 ” + “ 巴龍 5000 ” 基帶芯片,可輕松實現 5G 雙模全網通。也就是說,在國內當時一眾搭載高通 X
關鍵字:
華為 4G 處理器
避雷器是用于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雷擊時高瞬態過電壓危害的設備,但是避雷器在經歷過雷擊后,自身壽命就會受到影響,需要人員定期巡檢避雷器的工作狀態及壽命,以確保避雷器正常工作。本文中避雷器在線監控系統是避雷器所在區域呈現,通過電池供電的監測設備,對避雷器泄漏電流進行實時監測,并且通過4G將監測到的雷擊次數進行統計發送到監控平臺,減小運維人員巡檢工作,實現避雷器全壽命監測,分析統計雷擊事件。
關鍵字:
4G 低功耗 避雷器在線監測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宣布,AImotive已采用新思科技VCS?仿真和Verdi?調試(Verification Continuum?平臺的一部分)來驗證其運用于自動駕駛的創新性aiWare?神經網絡(NN)加速硬件IP。AImotive正在構建一套全面的硬件和軟件互補技術組合,協助汽車OEM公司和一級供應商快速開發和部署大批量生產解決方案。AImotive的產品包括模塊化自動化駕駛軟件棧aiDrive?,以及基于其物理精確型渲染引擎專有技術而打造的一
關鍵字:
AImotive 新思科技 VCS 自動駕駛技術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宣布亞馬遜公司旗下云計算服務平臺(Amazon Web Services, Inc.,AWS)已經在其基于Arm?的Graviton2服務器上部署了新思科技VCS? 細粒度并行技術(Fine-Grained Parallelism,FGP)。在AWS云平臺部署新思科技的功能驗證解決方案,將加速亞馬遜實現突破性連接技術和SoC的開發和驗證。AWS云可以讓用戶利用彈性基礎設施資源,滿足半導體仿真對于運算能力不斷提升的需求。在云端運行新思
關鍵字:
新思科技 VCS
最近4G的網絡體驗越來越不盡如人意了。某個時段、某個地點,時常會出現網頁打開困難的情況,仿佛一夜之間回到了2G、3G的龜速網上沖浪年代。只要經常留意就會發現,很多不同城市的網友,甚至自己身邊的電信用戶都有此類狀況發生,比如,上網看視頻、玩游戲出現明顯卡頓,明明信號滿格,卻打不開網頁......
用戶可以很直觀地切身感受到 4G 網速體驗大不如以前了。在5G商用一年多,5G網絡建設全面鋪開的情況下,網絡體驗不僅沒有變快,反而背道而馳,出現了明顯倒退。這種狀況的的確確發生了,并且是大面積用戶的使用感受。讓
關鍵字:
5G 4G
vcs-4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vcs-4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vcs-4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vcs-4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