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盲測”雖然恢復了等離子電視的“名譽”,但它要想獲得正常的市場地位卻并非易事 對等離子電視廠商而言,2007年4月9日是他們揚眉吐氣的日子。 當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等離子專業委員會和信產部旗下電器評介實驗室,在信產部數字電視標準工作組的現場監督下對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進行了“盲測”(在不告知被測試設備種類條件下作出評價)。結果發現,液晶電視在靜態清晰度上較等離子電視略占優勢,但在動態清晰度和另外3項指標上卻明顯輸于后者。此前的4月1日,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和
關鍵字:
等離子 消費電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4月28日,長虹集團的等離子屏項目將在四川綿陽高新區正式開工。該項目采用目前國際上最高代的8面取技術,首期產能規劃為216萬片/年(以42英寸計),在規模上僅次于松下、LG和三星SDI。 “在數字化平板化時代,如果長虹還處于簡單組裝水平,不能掌握上游的核心部件,就不如轉型。”在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看來,只有向上游進軍,平板彩電企業才能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 液晶屏、等離子屏等上游投資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型項目。國內的“先行者”京東方、上廣電的液晶屏項目自上馬以來,虧損不斷。京東方甚至不得不在今年4月將虧損的液晶
關鍵字:
長虹 等離子 消費電子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四川長虹(600839.SH,下稱“長虹”)擬通過定向增發募集約25億元,間接收購韓國歐麗安公司,將等離子核心技術注入上市公司。
兩年來,等離子電視在中國一路走低,和者甚寡。中國從2002年開始發展等離子產業。在2002年至2004年的前三年時間里發展迅速,基本上與全球同步,但到了2005年至今,等離子產業的發展速度大大滯后于全球產業發展,也落后于液晶在中國的發展。
據市場調查公司賽諾的分析報告,2006年1月至8月,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超過100%,而等離子的銷量為38.8萬臺
關鍵字:
長虹 等離子 消費電子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中國上海—諾發系統有限公司正式推出VECTOR Express™新產品。VECTOR Express™是諾發公司300mm VECTOR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平臺的最新增強版本。VECTOR Express的工藝生產速度提高了40%,保持了業界領先的生產效率。此外,VECTOR Express還建立了薄膜工藝性能的新標桿,使該設備能夠被延伸到45nm及以下工藝節點。 VECTOR Express之所以
關鍵字:
300mm VECTOR 單片機 等離子 化學氣相沉積平臺 諾發 嵌入式系統 最新增強版本 等離子顯示 PDP
繼去年索尼和東芝宣布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專注液晶電視市場后,另一家等離子電視制造大戶飛利浦電子也表示,將暫別等離子電視市場。
3月14日,由于市場呈現萎縮趨勢,飛利浦電子首席執行官魯迪
關鍵字:
等離子 飛利浦 消費電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中國等離子市場從2006年以來就一直沒有走出低谷,從整機企業到等離子屏的制造企業均對現在這種狀況提出了質疑,究竟什么時候才能走出困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市場局面,這個問題不僅是整機企業考慮的問題,與上游制造企業也有相當大的關聯性。針對這種狀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專家陸刃波提出,中國等離子市場重獲新生需解決兩大問題:一、與擁有豐富屏資源的液晶市場相比,等離子缺乏廣泛、充足的屏資源供給,因為資源都掌握在日韓等少數企業手中。二、等離子技術門檻高,多數國內平板電視企業被重重的專利技術
關鍵字:
等離子 遏制 技術 屏資源緊缺 消費電子 中國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由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公布的《中國商用平板市場年度報告》指出,自中國平板顯示市場啟動后,PDP 2003年開始在機場和一些高端的商業領域應用, LCD也開始在車載和媒體廣告領域應用。近幾年,隨著平板顯示的價格的不斷下調,其在商用市場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金融、政府、醫院、連鎖商業、會展、酒店等領域也逐步在使用平板顯示。 據賽諾《2006年中國大屏幕平板顯示商用市場研究報告》分析,2006年,中國大屏幕平板顯示商用市場主要呈現以下四大特征: 1. 市場規模持
關鍵字:
大屏幕平板 等離子 商用 消費電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先鋒公布等離子新技術
一直以來,黑色表現的不足始終是困擾平板顯示效果的一大障礙,而先鋒在CES 2007公布了最新開發的等離子顯示技術,宣稱可以徹底解決等離子電視在顯示黑色方面的不足,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新技術雖然沒有太多的信息公布,僅僅公布了新面板、濾光器和處理電路(ASIC)的組合。并且表示,可以實現“無視照明狀態,超越液晶及SED(編注:先鋒抬舉液晶了…),表現極致的黑。”這樣一種效果。 &nb
關鍵字:
07展望 等離子 先鋒 等離子顯示 PDP
一直以來,等離子電視都是做大容易,做小難。而液晶電視剛好相反,是做小容易,做大難。這也與2種產品的一些顯示技術掛鉤。所以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液晶在小尺寸市場上占了上風。因為等離子在42寸以下沒有市場,也就是說液晶從42寸以下,就等于是壟斷了平板市場。 而現在不同了,這個格局終于要被打亂了。近日獲悉,松下率先推出了其37寸的等離子電視。這在之前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也正式的在42寸以下的市場中向液
關鍵字:
06回顧 等離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據DisplaySearch公司調查指出,全球等離子(PDP)面板的出貨量第二季度僅增高3%至240萬部,比預期增幅低8%。與去年同期相比,出貨量增長73%,利潤增長52%。但與上季相比下降了1%。DisplaySearch公司分析指出,造成這種增速減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世界杯期間需求增長不快造成了季節性增長緩慢,而且由于市場占有率的問題,僅有一間新廠投產,因此,供應增長緩慢以及需求不大造成降價空間很小。同時,由于40寸液晶電
關鍵字:
等離子 市場 松下 等離子顯示 PDP
青博會發布“十佳電視”名單 等離子僅三款當選 專家廠家齊聲力挺液晶 平板電視陣營中有“液晶”和“等離子”兩派,隨著平板電視的普及,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露出了疲態。 昨天,記者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獲悉,剛剛評出的“十佳電視”包括7款液晶電視,只有3款等離子電視。同時,一直押寶等離子的日立沒有一款電視入選。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更是雪上加霜地表示,目前市面上42英寸等離子電視沒有一款達標。在海外市場強于液晶電視的等離子電視,在中國陷入了困局成
關鍵字:
等離子 電視 青博會 等離子顯示 PDP
北京時間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松下周一表示,將于明年初開始銷售一款面板規格達103英寸的等離子電視,為目前全球規格最大的此類產品。松下稱,目前還沒有確定該產品的具體售價。 這款產品的長寬比為2.4米 X 1.4米,重量達215公斤;103英寸的等離子面板面積比雙人床墊還大,重量則與立式鋼琴相當。目前松下已在銷售的最大尺寸等離子電視為65英寸,日本市場售價約為7500美元。此前三星面板業務部門三星SDI已開發出尺寸為102英寸的等離子面板,但還沒有推出商用
關鍵字:
等離子 松下 消費電子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7月9日,在2006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東芝電視在華相關負責人透露,東芝在中國已經停產了背投電視,等離子還在做,但已經不是主要目標,東芝將集中力量做液晶電視。另據消息,索尼于近日也宣稱將停止生產新款等離子電視機,等離子陣營陷入更大危機。 東芝停產背投電視 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營業本部商品企畫部部長武藤和浩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透露,東芝目前主要專注于做液晶電視這一塊。 東芝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彩電廠商,是最早進軍中國的日
關鍵字:
等離子 消費電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7月9日,在2006中國國際消費消費電子展上,知名家電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在在預期購買彩電的消費者當中,希望買平板電視的比重已經突破了50%,并且,希望買液晶的越來越多,而等離子的市場需求在下降,背投則情況不像原來想的那樣差。 希望平板電視的比重已經突破了50% 陸刃波表示,根據由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市場所、中國電子商會、北京顧能調研中心聯合做的平板電視今年二季度調查報告,根據所調查的三
關鍵字:
等離子 平板 消費電子 等離子顯示 PDP 消費電子
以LG、松下、日立為代表的等離子陣營再也坐不住了。 6月初,信息產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液晶電視產量為187.1萬臺,同比增長181.4%;而等離子電視的產量僅為17.2萬臺,同比下滑16.1%。 6月29日,等離子陣營聯合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共同發布了《2006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份準備已久的報告在分析了等離子電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后指出,等離子陣營應該調整產品結構,向高清和50英寸以上電視發展。
關鍵字:
等離子 液晶 等離子顯示 PDP
等離子介紹
等離子狀態,是指物質原子內的電子在高溫下脫離原子核的吸引,使物質呈為正負帶電粒子狀態存在。 寬視角。PDP可以做到和CRT同樣寬的視角,上下左右大于160度。而液晶(LCD)在水平方向視角一般為120度左,垂直方向則更少。 防電磁干擾。由于顯示原理的差別,來自外界的電磁干擾,如馬達、揚聲器等,對PDP的圖像幾乎沒有影響。相比之下,CRT受電磁場的干擾要明顯得多。 純平的圖像無扭曲。PDP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