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11月25日,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學科前沿研討會在自動化所召開。會上,譚鐵牛院士做“人工智能新動態”報告,回顧了近代以來歷次科技革命及其廣泛影響,并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解釋了當前人工智能備受關注的深層原因。報告深入分析了其當前存在的局限性和面臨的瓶頸問題,整理并列舉了2017年人工智能的十件大事,全方位、多維度展示了人工智能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基于對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報告總結了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值得關注的研究方向。
以下內容由楊紅明、張煦堯根據譚鐵牛院士
- 關鍵字:
模式識別 人工智能
- 學期末一直忙考試,大作業,很久沒來耕耘了。。。 雖然考試都結束了,手頭還是累積了不少活兒要補,不多寫了,曬個小項目,之前一直做的,后來當做模式識別課程的大作業交了。 大體框架如下:
還是之前的火災檢測,但是在一些簡單的顏色、運動檢測的基礎上增加了模式識別的方法。(其實并不需要這么多種方法,因為作業要求試驗三種以上的方法) 因為特征比較簡單——SVM、非線性SVM、決策樹、隨機森林都是用的顏色直方圖來訓練;Adaboost就是完全用的《Rapid》中的
- 關鍵字:
圖像處理 模式識別
- 模式識別在壓力容器聲發射檢測中的應用本文針對聲發射信號全波形采集技術和儀器的發展,提出了聲發射源的定 ...
- 關鍵字:
模式識別 壓力容器 聲發射
- 靜靜地看著精巧的車模在賽道上靈巧地行駛,耳畔是觀眾隨著場上比賽情況時而喝彩時而惋惜,時光輪回,在朦朧中仿佛回到自己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歲月。
作為面向本科生參加的飛思卡爾智能車大賽,每個人基本上只有一次參與其中的機會。筆者在第三屆智能車大賽的現場見到了兩年前曾經相遇的一些首屆大賽的參賽者,他們這次是作為指導教師或者助理的身份再次回到這個熟悉的賽場。談及比賽,他們的感觸與兩年前已經迥然不同,唯一不變的是比賽讓他們對自己曾經青春歲月的無盡回憶。再次回到賽場,看著身邊這些學弟學妹們的全情投入,或興奮歡呼或
- 關鍵字:
飛思卡爾 智能車 傳感技術 模式識別
- 電子產品世界,為電子工程師提供全面的電子產品信息和行業解決方案,是電子工程師的技術中心和交流中心,是電子產品的市場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歷史,是電子工程師的網絡家園
- 關鍵字:
VisionChina2009 機器視覺 模式識別
-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究其原因是肺癌病因不明,發病時間短、轉移快、惡性程度高,早期不易診斷,到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患者五年生存率僅為15%左右。早期發現可使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提高到70%~80%。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肺癌早期通常無特殊癥狀,幾乎不被醫生和病人警覺,并且常用診斷方法難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定性診斷。
目前,基于電
- 關鍵字:
電子鼻 神經網絡 模式識別 氣體傳感器陣列 呼吸氣體
-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究其原因是肺癌病因不明,發病時間短、轉移快、惡性程度高,早期不易診斷,到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患者五年生存率僅為15%左右。早期發現可使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提高到70%~80%。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肺癌早期通常無特殊癥狀,幾乎不被醫生和病人警覺,并且常用診斷方法難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定性診斷。
目前,基于電子鼻的疾病診斷研究主要集中在有關腎病、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和一些細菌的類型與生長階段的
- 關鍵字:
醫療電子 電子鼻 神經網絡 模式識別 氣體傳感器陣列 呼吸氣體
-
2007年12月27~28日,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第五屆Tsinghua-KAIST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研討會在清華召開。清華大學電子系丁曉青教授及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計算機與電子工程系金鎮衡(Jin Hyung KIM)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清華電子系主任王希勤教授、電子系圖像所所長王生進教授在研討會上致詞。韓國KAIST計算機與電子工程系人工智能和模式識別實驗室的十余名師生、中科院自動化所以及清華電子系部分師生參加研討會。
- 關鍵字:
Tsinghua-KAIST 計算機視覺 模式識別 清華 工業控制 工業控制
模式識別介紹
模式識別又常稱作模式分類,從處理問題的性質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等角度,模式識別分為有監督的分類(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和無監督的分類(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兩種。
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智能,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在進行“模式識別”。隨著20世紀40年代計算機的出現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