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旭捷電子所新代理的IEEE 1588產品的領導廠商, 瑞典商Conemtech, 推 出M50-34模組. M50-34主要是提供精確的時序及頻率同步。只有 29.2 x 29.2 x 3.8 毫米的大小, M50-34可提供主時鐘(Master)的時間和頻率, 也可用于從時鐘(Slave)的裝置。同時它也是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時間和頻率同步裝置, 主要應用于電信及智能電網網絡中。
- 關鍵字:
Conemtech 智能電網 M50-34
- 近日發布的《智能電網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表示,為支持智能電網發展,需要對清潔能源發電、電網設備、儀器儀表、傳感器、傳感軟件等產業進行布局。
《智能電網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解讀
問:實施智能電網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有何重大意義?
答:智能電網是實施新的能源戰略和優化能源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涵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環節,將廣泛利用先進的信息和材料等技術,實現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接入與利用,提高能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電網設備
- 伴隨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其標準制定成為將這一新興技術推向市場的一個非常重要環節。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過程中作用已越發凸顯,尤其在智能電網、通信等標準制定領域,中國企業已完成從跟隨到參與再到主導的過程。5月24日,IEEE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區總監華寧在接受采訪時說,如果某一個重大標準沒有中國參與,就很難稱得上是國際標準。
標準將推動新興技術走向市場
5月24日,在科博會“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在談到如何看待中國以及全球的智能電網發展情況時,華寧認
- 關鍵字:
科博會 智能電網
-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簡稱NI)副總裁Owen Golden和全球能源部技術經理Roberto Piacentini于近期拜訪了位于上海交通大學的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與嚴正、唐厚君、李國杰等教授和馮冬涵副教授就智能電網中心的前沿研究領域,以及NI從事于相關領域的研發方向、雙方的合作空間進行了探討。
- 關鍵字:
NI 智能電網
- 為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一種名為虛擬能源賬戶的新形態能源記賬系統應運而生,用于處理個人、家庭或公司所有的發電量和消費。虛擬能源賬戶使用網絡技術,集成全部所需要的各種信息。智能系統GreenFire系統包含有關能源
- 關鍵字:
GreenFire 系統 核心 智能電網
- 一、智能電網概念及其技術特征1. 智能電網的概念。簡單地說,智能電網通過傳感器把各種設備、資產連接到一起,以先進的計算機、電子設備和高級元器件等為基礎,通過引入通信、自動控制和其他信息技術,形成一個客戶服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技術應用
- 摘要:國家電網公司已提出全面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目標,狀態檢測技術為提高智能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電網設備管理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未來智能電網狀態檢測技術將遠遠超出傳統狀態檢測的范疇,不僅局限于電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關鍵技術 狀態檢測
- 智能電表是由傳統電能表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在智能電網中是重要的智能終端。智能電表功能的擴充使得智能電表除了具有了雙向計量的基本功能以外,還具有分時分類計量.雙向通信、多種控制的功能。智能電表的大量使用將會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智能電表
- 移動應用技術與堅強智能電網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技術和手持便攜設備的飛速發展,移動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移動用戶群呈幾何級增長,基于移動終端設備的各種功能服務迅速擴展,移動應用技術逐漸發展成為
- 關鍵字:
移動 應用技術 智能電網 中的作用
- 1.引言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
- 關鍵字:
RFID 智能電網 應用實踐
- 近年來,智能電網(SmartGrid)的建設規模空前,已經是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電表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全電子式 電網監測
- 1:通信技術建立高速、雙向、實時、集成的通信系統是實現智能電網的基礎,沒有這樣的通信系統,任何智能電網的特征都無法實現,因為智能電網的數據獲取、保護和控制都需要這樣的通信系統的支持,因此建立這樣的通信系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技術支撐
- 智能電網對通信網絡的需求智能電網業務需要全面而完整地信息采集以及與用戶的交互,要實現這些數據傳遞必須要有可靠的安全的通信信息網絡的支撐。建立實用通信模型基礎電網物理架構的電壓等級有特高壓、超高壓、高壓
- 關鍵字:
智能電網 電力通信
智能電網介紹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