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周二在參加CES時接受了外媒采訪。楊元慶在采訪中表示,在去年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手機業務及IBM的低端服務器業務之后,聯想集團今年將專注于整合業務。
聯想集團在去年動用約50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手機業務及IBM的低端服務器業務,這也讓聯想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及服務器制造商。不過即便是如此,聯想集團的核心業務依舊是PC業務,而且按照出貨量計算,該公司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
今年對整合新資產、平息反對者質疑的聯想集團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因為反對者認為聯想集
- 關鍵字:
聯想 IBM 摩托羅拉
- 在今日舉行的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Peter Hortensius接受了騰訊科技等媒體的采訪,Peter Hortensius表示,他將負責聯想集團未來3-5年長期戰略的創新研究。
Peter Hortensius此前擔任聯想集團Think業務集團負責人,去年4月份開始了自己新的工作,據介紹,他所負責的研究院部門,目前已有五六百人,其中有四百多人在北京。不同于其他的產品團隊關注1~2年行業趨勢,該部門主要負責聯想集團3~5年長期戰略的研究,保證聯想的創新活力。
對于
- 關鍵字:
聯想 摩托羅拉
- 1月7日凌晨消息,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今天在美國CES展會間隙接受新浪科技專訪,他在談到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時表示,聯想集團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第三大智能手機手機廠商,最有希望挑戰三星和蘋果公司。
談聯想新年戰略
楊元慶表示,聯想集團2015年的重點將放到業務整合,實現協同效應,改善盈利,促進新一輪的業務增長;其次,除了企業級業務,在移動業務上實現大的突破。
目前,聯想集團的營收中,PC業務占比仍然占到近80%,移動和企業級業務的占比仍然不多。但是隨著對IBM x86業務以及
- 關鍵字:
聯想 摩托羅拉
- 自從最初的蓋世系列崛起以來,三星已經占領了Android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進一步拉大了它與其他同樣支持Android操作系統的競爭對手的差距。作為唯一一個在iPhone誕生后,還能延續生命的曾經的功能機廠商,三星在智能機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隨著公司的智能手機利潤的不斷下降以及智能手機普及率的不斷上升,三星看見它功能機時代以來的兩位老牌競爭對手——LG和摩托羅拉正在復活。研究他們如何成為這個Android巨頭的反抗者,將是一次深刻的對照研究。LG已經
- 關鍵字:
三星 LG 摩托羅拉
- 最近小米接連在印度和中國遭遇專利起訴,專利對于很多中國新興企業都是一道難題。華為現在每年還要交約3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但華為認為這換來了近400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坦言非常劃算:對于企業來講,沒必要搞百分之百的自主創新,而是要站在別人的基礎上去做創新。片面強調自主創新會導致企業整體創新進展緩慢,效率低下,很容易錯過主要市場或者市場利潤豐厚的時間窗。通過繳費來合法地換取別人的技術進行使用,使得企業能夠快速地推出質優價廉的產品,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獲得大量銷售收入,之后企業才能有足夠資金投入到創新中。
- 關鍵字:
華為 思科 摩托羅拉
- 根據一項預測,到2020年,中國半導體消耗量的85%來自海外,僅有15%是在當地制造;而美國芯片廠商將是中國市場主要供貨商,其次則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中國政府希望能扭轉這種局勢,在2020年讓中國廠商能填補當地半導體需求的五成,以期借著提升國內的半導體產能,在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中國要扶植數家營收規模達百億美元的本土半導體公司,才能達到所需的1,500億美元芯片銷售規模。但目前中國僅有兩家營收超過十億美元的半導體廠商──海思(Hi
- 關鍵字:
芯片 三星 摩托羅拉
- 1999年底,摩托羅拉推出A6188機型,徹底改變手機操作觀念,首次將手寫技術被導入手機領域。
2000年,信利建設第一條中國觸摸屏(TP)生產線。
2001年,歐菲光成立。誰也沒有想到未來十年后,他將成為全球觸控產業的一代“猛人”。
2001年9月,義隆電子臺灣證券市場掛牌上市。日后,他成為大陸觸控產業的締造者之一。
2002年,匯頂科技成立。未來十年后,他成為觸控芯片市場上耀眼的“新星”。
2003年5月:宸鴻光電(TP
- 關鍵字:
觸控 摩托羅拉 iPhone
- 四年前,有家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面臨困局。
2010年,西門子、愛立信、摩托羅拉等國際巨頭,紛紛在印度新德里、中國香港等地起訴深圳手機廠商基伍,稱其侵犯了大量的技術、外觀和底層專利協議。為此,各大巨頭不惜花費百萬美元,聘請印度一流的知識產權事務所和律師,準備了超過6000頁的訴訟狀。最終的結果是,基伍的產品在印度四大海關處被查封,直接導致年度出貨量下降30%以上。
四年后,當一加、小米等新興品牌西出印度時,幾乎遇到了一模一樣的問題:無休無止的專利訴訟跟合同糾紛。這背后,不僅僅是愛立信等專利巨
- 關鍵字:
小米 愛立信 摩托羅拉
- 美國一家聯邦上訴法院周三駁回了摩托羅拉移動的上訴。摩托羅拉移動指控稱,根據美國的反壟斷法,多家亞洲供應商共謀操縱了面向該公司海外部門銷售的手機顯示屏價格。芝加哥美國第七巡回上訴法院的這一判決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可能將面對手機、計算機和其他元件來自美國國外的產品的價格上漲。
巡回法院法官理查德·珀斯納(RichardPosner)表示,摩托羅拉移動無法以美國的反壟斷法為依據,因為“直接受害者”是位于美國國外、采購液晶顯示屏的子公司。
摩托羅拉移動目前已經是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LGDisplay 夏普
- 聯想集團2014年1月30日宣布以29億美元向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經過9個月的努力,10月30日,聯想宣布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
摩托羅拉旗下的3500員工、持有的2000項專利、摩托羅拉品牌、包括MOTO 360及Nexus6在內的一系列產品組合及其與全球各地運營商和渠道商關系網絡都歸于聯想集團。在人員構成和組織結構上,新公司將主要是原摩托羅拉員工為主,同時聯想將有部分人員加入,聯想團隊與MOTO團隊將進行人員整合。聯想執行副總裁兼移動業務集團總裁劉軍出任摩托羅拉移動管理委員會主席。
- 關鍵字:
聯想 摩托羅拉 谷歌
- 如果要給2014年的智能手機找一個關鍵詞的話,我相信“極致輕薄”這個詞出現的幾率是最高的。是的,當智能手機性能硬件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的時候,從外觀上尋求突破便成為一個很直接的突破口,而在手機的所有外觀選項當中,最能提升手機逼格的東西便是手機的厚度了。
可是手機太薄真的好嗎?從曾經一臺摩托羅拉V3便能驚艷整個世界,到現在幾乎每隔幾個月便有一款“全球最薄智能手機”問世,手機廠商們正在不留 余地,絞盡腦汁的一再突破我們對手機厚度的認知。可是越做越薄的智能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摩托羅拉 V3
- 2014年接近歲末,全球大廠用以搶占穿戴市場的最新產品也陸續上市,包括智慧手機、智慧手表、智慧眼鏡等,以便測試市場水溫;根據光電協進會統計,2014年全球智慧顯示裝置出貨量約3910萬臺,年成長率約49.8%,2015年出貨量可達6950萬臺,年成長率約68.5%,將可挹注顯示面板相關產業成長。
光電協進會指出,以使用小尺寸顯示面板產品智慧型手表為代表,觀察各家大廠近期動向,可以了解未來小尺寸面板產業發展之趨勢。目前全球主要的幾家智慧型手表品牌大廠,包含三星電子(Samsung)、樂金(LG)、
- 關鍵字:
智能穿戴 三星 摩托羅拉
- 在聯想買完摩托羅拉之后,灑家的朋友圈里有人說了一句:史上最短命的探花誕生了;言下之意,不外是一天前剛被調研機構宣布成為出貨量全球第三的小米,被聯想+摩托超越,降為第四。
隨后,有小米的擁護者為小米辯護:盡管小米被聯想給超越了,但在移動互聯網流量啊、用戶活躍程度啊等等等等地比聯想強;剎那間,腥風血雨撲面而來,互聯網行業最著名的“口水戰”、“粉絲戰”在這兩家手機廠商中爆發了。
灑家不喜歡小米。但憑心而論,對于聯想與小米這兩家有可能在2015年銷量
- 關鍵字:
聯想 摩托羅拉 小米
- 2014年接近歲末,全球大廠用以搶占穿戴市場的最新產品也陸續上市,包括智慧手機、智慧手表、智慧眼鏡等,以便測試市場水溫;根據光電協進會統計,2014年全球智慧顯示裝置出貨量約3910萬臺,年成長率約49.8%,2015年出貨量可達6950萬臺,年成長率約68.5%,將可挹注顯示面板相關產業成長。
光電協進會指出,以使用小尺寸顯示面板產品智慧型手表為代表,觀察各家大廠近期動向,可以了解未來小尺寸面板產業發展之趨勢。目前全球主要的幾家智慧型手表品牌大廠,包含三星電子(Samsung)、樂金(LG)、
- 關鍵字:
智能穿戴 三星 摩托羅拉
- 昨日 (11月6日),聯想集團公布了2014~2015財年中期業績,在截至9月30日三個月里,公司實現營收105億美元,同比增7%,凈利潤為2.62億美元,同比增19%;在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六個月里,聯想集團實現營收208.7億美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為4.76億美元,同比增長21%。
中期財報發布后股價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好財報發布后,聯想集團股價不升反跌。截至昨日收盤,聯想集團股價收于10.78港元,較前一日收盤價下跌5.1%。
對此,資深IT評論人士孫永杰對《每
- 關鍵字:
聯想 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介紹
摩托羅拉中文官方網址:http://www.motorola.com.cn/
公司簡介
摩托羅拉公司創立于1928年,世界財富百強企業之一,是全球芯片制造、電子通訊的領導者。在中國,摩托羅拉公司為客戶提供無縫移動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業務范圍涵蓋寬帶通信、嵌入式系統和無線網絡等領域。無論是在家里、在車里、在辦公地點還是其他任何地方,無縫移動通信讓你隨時隨地聯系到想聯系的人、事物和信息。無縫移動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