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給通信行業造成的損失:四川、甘肅、陜西省內累計受災電信局所3811個,累計受災移動基站29064個(含小靈通基站),累計損毀線路22704皮長公里,累計倒桿斷桿117057根,直接經濟損失已近30億元。
截至5月21日,通信行業累計投入救災資金約達7億元,共出動搶修人員3.2萬人。
到昨天15:30為止,四川8個重災縣轄因地震全部中斷通信的鄉鎮共109個,已搶通64個。
由于公路以及通信是此次抗震救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除了直接通過現金捐助的方式
- 關鍵字:
工業和信息化部 汶川 地震 通信行業 華為 愛立信 摩托羅拉
- 【eNet硅谷動力消息】手機制造商摩托羅拉首席戰略和技術官里奇·諾頓伯格(Rich Nottenburg)已經辭職。
諾頓伯格在2004年被摩托羅拉前首席執行官埃德·詹德(Ed Zander)任命為首席戰略官并取代了首席技術官帕德馬里·沃里爾(Padmasree Warrior)的職務,去年十二月份沃里爾離開摩托羅拉加盟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系統公司。
在上周內部發送的一封電子郵件中摩托羅拉首席執行官格萊格·布朗(Greg B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手機
- 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四川汶川周一發生強烈地震,震級為7.8級,迄今為止已有上萬人在此次災害中喪生。汶川距離四川省省會成都僅有55英里,很多國際科技巨頭在成都設有辦事處。不過,從最新公布的情況來看,各大公司受到的損失并不大。
摩托羅拉在成都運營著一個研發中心,但在地震過程中,該公司只有兩名員工受到輕傷。摩托羅拉在這一地區共有約400名員工,大部分都從事企業業務方面的技術工作。摩托羅拉研發中心的辦公場所在地震中也受到了輕微的破壞,但該公司預計不會給運營帶來影響。摩托羅拉在聲明中稱:&ld
- 關鍵字:
汶川 地震 摩托羅拉 微軟 諾基亞 IBM 英特爾
- CNET科技資訊網5月14日國際報道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里氏7.8級地震發生后,死亡人數不斷攀升,距離汶川55公里遠的成都部分高科技公司由此受到影響。
英特爾在成都雇傭了大約2千人,據悉,英特爾成都公司沒有人員傷亡出現,機器設備也未遭到損壞。英特爾發言人Chuck Mulloy說,地震發生時,成都工廠員工均已撤離。英特爾成都封裝廠隨后停水停電,企業目前正在使用備用電源,預計到今天工廠將恢復正常。
與此同時,微軟成都公司所在的大樓出現了輕微結構性損壞,但微軟一位發言人透露,公司在成都辦公
- 關鍵字:
地震 汶川 英特爾 成都 微軟 摩托羅拉 諾基亞 半導體
- 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公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一季度全球手機銷售比去年同期的2.45億部增長了17%到2.96億部,受正常的季節性因素影響,比去年第四季度的3.38億部下降了12.4%。盡管擔心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減慢,但全球手機銷售仍然實現了二位數增長。
一季度在在全球市場,諾基亞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半個百分點。以39%的市場份額仍然保持排名第一,發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8%達到1.155億部。但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3.5%,一季度諾基亞在拉丁美洲市場的的銷售同比增長了63%
- 關鍵字:
諾基亞 三星 摩托羅拉 LG 手機銷售
- 巨額虧損、份額下滑……過去的一年,對曾經的手機老大摩托羅拉來說,是一段“艱難時光”。
“當一個公司到了危急關頭,它只能奮起直追。”經過近一年的沉寂之后,摩托羅拉終端事業部中國區總裁任偉光4月30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市場不容有失。”
“如果是兩個月前問我,我會告訴你,這是摩托羅拉最艱難的時候,不過現在,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任偉光表示。
- 關鍵字:
TD 3G 摩托羅拉
- 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廠2008年第1季財報已全數出爐,五大品牌爭相竟美,各據一方,由于新品及策略的不同,下一季的竟爭將會更加激烈。
據境外媒體資料顯示,全球五大手機品牌一季出貨及市占分別是:諾基亞 11550萬支,市占40。5% ;三星 4630萬支,市占16。2% ;摩托羅拉2740萬支,市占9。6% ;樂金 2440萬支,市占8。6% ;索尼愛立信 2230萬支,市占7。8%。
從數據看出,盡管竟爭激烈,但諾基亞和三星仍然穩居老大老二位置。
對于第三名的摩托羅拉來說,市場顯得比較殘
- 關鍵字:
諾基亞 三星 摩托羅拉 樂金 索尼愛立信
- 【eNet硅谷動力專稿】《商業周刊》日前刊文指出,今年一季度公司業務部門巨額的虧損讓手機巨頭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摩托羅拉奮起自救,然而它將不得不在充滿荊棘的自救之路上前行。
一季度摩托羅拉公司手機業務部門虧損了4.18億美元,銷售額下滑了39%,而公司整體虧損額和收入都比華爾街分析家預期的要差,這使得手機巨頭在資本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摩托羅拉公司一季度手機銷量下滑了40%,為2740萬部,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12.4%下滑到了9.5%。更糟糕的是,公司管理層預測當前季度摩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手機業務 觸摸屏 音樂手機
-
【賽迪網訊】4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對于“摩托羅拉因屈服投資者卡爾·伊坎而做出的一分為二”的決定,有分析師日前表示惋惜,并列出了摩托羅拉衰敗的十大因素。
摩托羅拉成立于1928年9月25日,在過去的80年間,公司創造了許多輝煌。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搭載的無線電應答器、全球首款商用手機DynaTAC、全球首款GSM數字手機 、全球首款雙向式尋呼機Tango等均是摩托羅拉的杰作。
但迫于激進主義投資者卡爾·伊坎的壓力,摩托羅拉于3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3G
- 全球行業瞬息萬變,昔日的老大可能一夜間被超越。歷史不斷重復著同樣的故事。近日,美國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公布了2007年第四季度及07年度全球手機市場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2007年全球手機銷售總量暴增至15億部,較2006年9909萬部上升16%。第四季度,憑借略超過1.33億部的銷量和40%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全球手機行業。三星繼續保持第二的位置,拉大了與間的差距。摩托羅拉的隕落恰恰點出了核心競爭力缺失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就這一問題,國產手機穩健派代表的康佳手機總經理李宏韜表示,2007年康佳
- 關鍵字:
三星 摩托羅拉 康佳 國產手機
- “Hello Moto”的口號要變為“Byebye Moto”了。
在經歷過虧損沖擊、高管離職等不利影響后,終于再出狠招:將公司一拆為二,一家公司將專注于手機業務,另一家公司則將專注于寬帶和手機解決方案業務。據說,幕后的逼宮者是股東之一的富豪投資者卡爾·伊坎(Carl Icahn)。
摩托羅拉從盛至衰,讓人不勝唏噓,一個關鍵的疑問是:摩托羅拉手機業務會成為下一個嗎?
兩公司的“不幸”有太大的相似點,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西門子 3G
- 北京時間2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摩托羅拉周一表示,將全力發展手機業務,現在的戰略評估是為了幫助這一持續虧損的部門通過新產品實現復蘇。
今年1月底,摩托羅拉宣布正在考慮分拆手機部門,這是其結構和戰略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和增加股東價值。但摩托羅拉新任CEO格萊格·布朗(Greg Brown)周一在移動世界大會上明確表示:“我不想留下任何困擾。摩托羅拉將全力發展手機業務,而我也將把主要精力放在這項業務上。”
由于未能推出熱銷手機R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 CNET科技資訊網2月14日國際報道 摩托羅拉負責企業發展和戰略高級副總裁麥克萊倫在全球移動大會上(3GSM)上表示,摩托羅拉仍看好其手機業務,正在試圖振興該業務。
麥克萊倫表示,摩托羅拉深知其品牌的價值。但當股價在10美元左右徘徊時,他和同事必須有所作為,向投資者、員工、合作伙伴、供應商表明他們知道股價被低估了,他們正在解決這一問題。
此前,摩托羅拉官員表示公司正在考慮各種戰略選擇,其中包括剝離手機業務部門。他說,我們意識到手機業務價值沒有被充分認識,因此我們會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 關鍵字:
摩托羅拉 3GSM Wi-Fi
- 語:國外媒體近日發表文章稱,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和移動技術展銷會——世界移動大會——周四在巴塞羅那拉上了帷幕。根據在展會的見聞,諾基亞的投資者有理由感到高興。至于摩托羅拉的的股東,似乎他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耐心。
GPS和位置服務是手持設備行業一塊高速成長的業務。諾基亞在西班牙發布了幾款最新產品,似乎注定要在這一領域獨占鰲頭。根據市場調研公司ABI Research的數據,到2012年,GPS手機營收總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恰好比2008年翻一番。這
- 關鍵字:
GPS 諾基亞 摩托羅拉
-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名中興通訊高管在移動世界大會上表示,該公司正在同摩托羅拉進行談判,希望開展更廣泛的合作。
中興通訊正努力在全球手機市場擴大份額,而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摩托羅拉此前宣布可能會分拆或出售持續虧損的手機部門。當被問到中興通訊是否會考慮與摩托羅拉手機部門合并時,中興通訊手機營銷副總裁熊輝沒有發表評論,但他表示,該公司正在就深化合作與摩托羅拉進行談判。
熊輝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一直同摩托羅拉保持著聯系,希望與之開展更廣泛的合作
- 關鍵字:
中興通訊 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介紹
摩托羅拉中文官方網址:http://www.motorola.com.cn/
公司簡介
摩托羅拉公司創立于1928年,世界財富百強企業之一,是全球芯片制造、電子通訊的領導者。在中國,摩托羅拉公司為客戶提供無縫移動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業務范圍涵蓋寬帶通信、嵌入式系統和無線網絡等領域。無論是在家里、在車里、在辦公地點還是其他任何地方,無縫移動通信讓你隨時隨地聯系到想聯系的人、事物和信息。無縫移動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