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網絡門禁在校園一卡通應用中,往往會牽涉到多個子系統的整合。整合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接口不一致、通訊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數據庫等,一直是困擾系統集成商的一個難題。本文將以復旦大學光華樓的一卡通系統
關鍵字:
整合 案例分析 門禁系統 網絡 大學 復旦
5月9日,首屆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論壇”在復旦大學拉開帷幕,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在校長對話環節發表了精彩演講,新民網進行了全程獨家網絡視頻直播。
秦紹德表示,大學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不是對GDP的貢獻率,也不是生產出多少科學論文,而是培養一代又一代能推動社會前進的人。
本科生教育是大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礎教育,當代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面臨著四個挑戰:第一,社會市場化的挑戰。整個社會向市場化轉型帶來了功利心理,浮躁氣氛彌漫,人文缺失,市場化改變了社會,又全面滲透到大學。
關鍵字:
復旦 大學
復旦-諾發國際銅互連及相關技術研討會 Best Graduates Paper Contest 最佳研究生論文競賽 論文截止日期:2008年2月28號 復旦-諾發國際銅互連及相關技術研討會將于2008年舉辦第一屆最佳研究生論文競賽。該會議是由復旦-諾發互連研究中心舉辦的一年一次的國際會議,致力于為半導體工藝、先進材料研究和銅互連技術的大學生、研究人員以及工業界工程師提供一個關于半導體新技術的交流討論平臺,并提供了與世
關鍵字:
復旦 諾發 銅互連 競賽 IC 制造制程
人民網上海9月18日電(記者王有佳) 以培養科學研究人才為目標,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今天宣布,將在明年研究生招生制度上實行重大制度改革:其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下設各專業將按一級學科統一招收碩博連讀生,同時,免除碩博連讀生在讀期間所有學費,并提供國家生活補助以外的經濟補助。
2008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計劃招收碩士生130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其中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3個一級學科合計招生81名,這81名碩士生將按照碩博連讀計劃進行培養。
據悉,學校將按照各個
關鍵字:
復旦 研究生招生
復旦大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四個專業,日前已獲通過可設博士后流動站。
至此,復旦獲準設立的博士后流動站已達29個,100%覆蓋了該校所有的博士點。復旦是全國率先實行“博士后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大學。
關鍵字:
復旦
北京考試報訊(實習記者 陳霄飛) 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2008年將招收碩士研究生2600名(含推薦免試生)、博士研究生1085名(含提前攻博、碩博連讀、直接攻博和公開招考人數),其中推薦碩士免試生和直博生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24日。
據了解,明年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中將實行差額復試,大部分院系專業復試成績所占比重將達到50%,如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古今演變、中國古典文獻學等專業。只有極少數專業復試比重仍占30%或40%。如材料科學系的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物理電子學等專
關鍵字:
復旦
明年,復旦大學擬招收碩士生約2600名(含推薦免試生)。復旦大學日前公布了2008年度碩士招生簡章,其中透露,該校自今年起試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在現有國家撥款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學校各方面資金的投入,建立和實施全新的獎、助學金資助體系。
今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凡有意報名的學生可到復旦大學及各?。ㄊ小⒆灾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進行報名,其中報名參加單獨考試和MBA聯考的考生只能到復旦大學進行現場確認。而今年研究生考試的一大變化在于教育學、歷史學、醫學三個學科門類初試科目一律調整
關鍵字:
復旦 研究生
明年,復旦大學擬招收碩士生約2600名(含推薦免試生)。復旦大學日前公布了2008年度碩士招生簡章,其中透露,該校自今年起試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在現有國家撥款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學校各方面資金的投入,建立和實施全新的獎、助學金資助體系。
今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凡有意報名的學生可到復旦大學及各省(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進行報名,其中報名參加單獨考試和MBA聯考的考生只能到復旦大學進行現場確認
關鍵字:
復旦 考研
29頁紙、200道題,覆蓋語數外等高中階段10門學科……昨天中午12點,在經歷整整3個小時的奮筆疾書之后,參加首次“復旦水平測試”的5000余名考生終于走出了考常當被問及感受如何時,同學們異口同聲:“暈了,徹底給考暈了。 ” 題目怪“愛情和純潔是一致、矛盾還是對立統一?” 考試結束后,記者隨機詢問了數十位考生,幾乎所有人的考后感都是“怪”。華師大二附中的張同學直言自己考完后已經是“云里霧里”了,她依稀回憶起來的一道題目“愛情和純潔是一致、矛盾還
關鍵字:
大學生 復旦
復旦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復旦!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復旦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復旦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