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手機將內置北斗芯片,支持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這樣的話題在網絡上不斷被提起。蘋果新品iPhone 14上市前,“內置北斗芯片”的消息再次刷屏。其實,北斗才是這一話題的重點。這些年來,市面上的手機大多都在硬件上已經開始支持北斗導航,手機芯片對北斗的支持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一家國外企業的驍龍芯片。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我國建成的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衛星導航系統從此走向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舞臺。北斗,屬于中國人的驕傲。北斗,跳動的一顆“中國芯”。實現手機接收北斗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 汽車傳感器,是汽車電子信息采集分析的前端系統,將汽車運行中的光、電、溫度、壓力、時間等信息轉換成可供測量的信號,并傳送給車內ECU,進行運算處理后發指令給執行單元,是汽車獲取實時駕駛狀態信息的重要媒介,隨著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動,汽車搭載的傳感器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提升,汽車傳感器的價值量也將快速提升。根據英飛凌預測,L2車需要的傳感器價值量為160美元,到L4、L5級別的汽車需要則提升為970美元。(圖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提升,汽車傳感器的價值量也將快速提升
- 關鍵字:
圖像傳感器 北斗芯片
-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獲悉,全球首個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16日正式發布。
圖為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與1角硬幣的對比照片
這是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基帶和射頻一體化芯片,由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據專家介紹,這款超低功耗的第三代北斗芯片能在沒有地基增強的情況下,實現亞米級的定位精度,并實現芯片級安全加密。未來,芯片可被廣泛應用于車輛管理、汽車導航、可穿戴設備、航海導航、GIS數據采集、精準農業、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可穿戴設備
- 9月16日,“全球首顆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芯片”正式發布。該芯片用于北斗三號衛星系統建設,在無需地基增強的情況下,便可實現亞米級的定位精度,實現芯片級安全加密。
雷鋒網了解到,未來,該芯片可被廣泛應用于車輛管理、汽車導航、可穿戴設備、航海導航、GIS數據采集、精準農業、智慧物流、無人駕駛、工程勘察等領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透露,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的建設已全面啟動,計劃今年年底發射四顆衛星。目前正扎實推進北斗全球系統的組網建設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物聯網
- 近日,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由其自主研發的啟夢芯片獲得成功,漢產40納米啟夢TM MXT2702芯片在國內率先實現量產,其性能、功耗、集成度和成本方面均可媲美國際頂尖產品。該芯片系我國首顆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導航定位芯片,可廣泛用于北斗導航和消費類導航,并能智能跟蹤。該芯片的發布對于“十三五”期間打破GPS等國外技術壟斷,改變我國戰略資源與核心技術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有重要意義。
北斗芯片是導航產業鏈的核心。此次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的啟夢TM MXT2702芯片,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SoC
- 從谷歌、蘋果的發展經驗來看,政府的支持不是產業發展的最終主導力量,而是要靠企業的自立自強,堅持創新。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物聯網
- 200萬片雖然不是個很大的數目,但對仍處于起步階段的北斗產業來說是個好消息。有了出貨量的提升,才能產生規模經濟性,從而降低成本,打開市場。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導航模塊
- 盡管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掌上游戲機相比,便攜式自動導航裝置PND(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s)作為消費電子的一類產品的知名度和使用面并不大,但“北斗”作為與GPS類似的衛星導航系統在中國可謂早已聞名于遍街頭巷尾。
10月17日,國家發改委以政策法規解讀形式發布了《促進信息消費——加快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化發展》。在此前的一周時間里,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對外印發了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總參謀部、總裝備
- 關鍵字:
導航 北斗芯片
- 距離2012年底北斗正式商用已經過去多半年的時間,北斗芯片的戰爭是否已經引爆?
芯片是北斗終端設備的“大腦”,是北斗設備的核心。當時宣布商用,同時也對外宣布ICD,意味著國外的芯片廠商將大批進入,業內普遍擔憂,國內的企業將如何應對?行業大洗牌恐在所難免。
大半年已經過去了,北斗市場并沒有向我們大家所期盼的那樣的熱火朝天,也沒有像業內所擔憂的那樣,企業“死傷無數”。
正所謂黎明前的黑暗靜悄悄。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沖認為,預料
- 關鍵字:
北斗芯片 GPS
- 日前,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以及地災監測與駕考系統為代表的北斗新應用項目。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產業應用領域正不斷通過自主創新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在與國外導航系統的競爭中,芯片是制約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北京北斗星通通過多年攻關,成功推出的“蜂鳥”芯片,具有功耗低靈敏度高、體積小的優勢,由其構建的模塊的定位精度、靈敏度均達到國際領先的GPS模塊同水平性能,而且在成本上也與GPS同類產品齊平,極具國際競爭力。
據介紹,截
- 關鍵字:
北斗星 55納米 北斗芯片
北斗芯片介紹
目錄
1 發展歷史
2 應用
發展歷史
國內做北斗芯片的企業也比較多,大家都看到市場前景好。但是芯片研發、流片、測試的前期投入很大,有的企業一直在虧損。
與發展了近30年的GPS相比,北斗的主要差距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天上的衛星、地上的地面站不夠多。衛星數量不夠,使得地面終端接收機能接收到的衛星數量少,要提高導航和定位精度,技術難度更大。地面站的作用非常重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