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這將助推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不過,可再生能源發電普遍存在間歇性和波動性等瓶頸問題,這就需要儲能配套來平滑負荷和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在未來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儲能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安全并網和高比例消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這也為儲能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發展機遇。儲能技術的應用將貫穿于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配電以及用電等各種應用場景。在發電側,儲能主要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網能力,減少棄光棄風現
- 關鍵字:
儲能技術 新能源
- 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的提出,以光伏發電技術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系統越來越多地進入市場和并入電網。由于光伏發電系統的間歇性、波動性等會造成一部分棄光現象,在我國西北尤其嚴重。因此,在光伏發電系統的建設中將儲能技術與大型電站相結合,提高對太陽能的消納能力,避免資源浪費,十分必要。
- 關鍵字:
202111 儲能技術 光伏發電系統 消納太陽能 改善電能質量
- 兩款自制儲熱型電暖氣的控制電路設計-東北的冬天冷,但是室內卻是如春天,這個當要歸功于電暖氣。但是當今大多數用的是直熱式電暖氣,沒有儲熱功能。如今改為儲熱式電暖氣,不僅可以不在用電高峰期“爭電”,而且可以最大限度享受低谷電價優惠,達到雙贏。
- 關鍵字:
電暖氣 儲能技術
- 近年來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因其清潔性、無排放、可再生等優點受到推崇;但另一方面由于風、陽光受氣候條件左右,不可控,波動、間歇,甚至被有的觀點稱為垃圾電而被排斥,棄風現象大受垢病。因此在風電
- 關鍵字:
儲能技術 電力系統 中的應用
- 隨著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產業的迅速崛起,儲能技術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大規模儲能技術被認為是支撐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戰略性技術,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界的高度關注。同時,其巨大的市場潛力也迅速吸引
- 關鍵字:
大規模 儲能技術 可再生能源
- 答:(1)平滑間歇性電源功率波動。安裝儲能裝置,能夠提供快速的有功支撐,增強電網調頻、調峰能力,大幅提高電網接納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集約化開發和利用。(2)減小負荷峰谷差,提高系統效率和設備利
- 關鍵字:
大規模 儲能技術
- 摘 要:配電網的峰谷差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增大,對電能質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儲能技術是未來電網發展的重要支撐,能有效提高電網的可靠性、經濟性及電能質量。本文對儲能技術在現代配電網中的應用與效益進行了綜述。智能
- 關鍵字:
儲能技術 配電網 中的應用
- 標簽:輸變電 電力系統 電池儲能技術 風電并網 智能電網1.引言電力系統是一個動態平衡系統,發輸變電與配用電必須時刻保持平衡。而風能是一種間歇性能源,且風速預測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風電場不能提供持續穩定的功
- 關鍵字:
大容量電池 儲能技術 風電 中的應用
- 標簽:智能電網 儲能技術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發電 摘要 儲能方式主要有物理儲能、電磁儲能、電化學儲能和相變儲能四大類型。其中物理儲能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電磁儲能包括超導、超級電容器儲能;電
- 關鍵字:
儲能技術 分布式發電 中的應用
- 標簽:分布式發電 儲能技術 電池摘要:分布式發電與儲能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經濟性。該 文在簡單分析了各種可用于分布式發電的各種儲能技術之后,重點對比研究了各種
- 關鍵字:
分布式發電 儲能技術 比較
- 標簽:新能源發電 儲能技術摘要:結合國內外各種新能源發電狀況,介紹目前應用于新能源發電系統中的各種儲能技術。由于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多種新能源發電受到氣候和天氣影響,發電功率難以保證平穩,而我們知道電
- 關鍵字:
新能源 發電 儲能技術
- 風能、光伏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已經在國內得到較好的普及,相關政策也日趨完善,然而電力上網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這與在新能源發展初期,儲能技術配套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不無關系,現在來看,儲能
- 關鍵字:
太陽能 儲能技術 發展 新能源
- 一種看起來怎么也和電池搭不上界的物質,成了突破電池技術瓶頸的關鍵。美國俄亥俄州Nanotek儀器公司...
- 關鍵字:
電動汽車 智能電網 儲能技術
儲能技術介紹
目錄
1 簡述
2 機械儲能
3 電磁儲能
4 電化學能
5 研究機構
6 儲能項目
7 發展前景
簡述
目前最成熟的大規模儲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它需要配建上、下游兩個水庫。在負荷低谷時段抽水蓄能設備處于電動機工作狀態,將下游水庫的水抽到上游水庫保存,在負荷高峰時設備處于發電機工作狀態,利用儲存在上游水庫中的水發電。其能量轉換效率在70%到7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