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過剩時代: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角色
全球半導體過剩時代
《21世紀》: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都熱衷于投資半導體工業,但往往對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演進、周期性規律等問題認識不清,地方政府在投資這累資本、技術型密集產業時,一般容易忽略了哪些問題?
顧文軍:還主要應該從市場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地方政府想做好做大做強半導體產業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半導體產業上 我們國家還是很不平衡,不要拔苗助長,要靠整合產業鏈和生態鏈的成熟,水到渠成地發展半導體產業。不能以為有熱情就能做好,一定要從產業的角度考慮,產業鏈的上下游有沒有成熟,人才積累有沒有達到質變的程度,后續的資金投入有沒有到位,技術來源和技術消化的能力有沒有達到,有沒有潛在的穩定的客戶和合作伙伴,這些都很重要。
在中國半導體的發展很不平衡,長三角和珠三角在產業鏈的完善,人才的積累上都比較領先。而半導體對人才和產業鏈的要求非常非常高,絕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發展。地方政府如果發展代工業,如果做12寸生產線,那么技術來源、客戶、市場和工藝都積累不夠;如果做8寸的,那么產能就做不大,而代工業是規模為王,產能為王的產業;
現在全球半導體代工處于嚴重的產能過剩時代,很多12寸廠利用率都在50%以下,在這種形勢下,有些12寸廠開始研發0.18um的本該屬于8寸廠的工藝,那么8寸廠在價格上和12寸的比,更沒有優勢。
《21世紀》:國家在發展先進制造業方面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國家層面與地方政府如何定位和進行分工協作,是最有效的方式?
顧文軍:應該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思路,重點發展,集中扶持或整合幾個地方和企業來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效應,形成龍頭,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果目前條件不符合的地方政府想發展半導體產業可以考慮和龍頭地區企業合作的方法,投資龍頭企業,而龍頭企業通過效益分紅,代為培養人才,提供專利和技術等來回報。這樣形成全國的力量和資金,幾個得到重點扶持的龍頭企業會在行業里面占據領先位置,并且為暫時不適合發展半導體的地方政府培養了人才,是一個雙贏的思路。
企業得到別的地方政府的資金支持,或者和當地的系統廠家合作,可以放心投入后續研發,積累經驗;地方政府的系統廠家可以得到穩定的并且具有價格優勢的芯片供應;得到企業的效益分紅,并且得到成熟的人才和專利,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國家層面可以考慮出臺一些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和領先的地方和龍頭企業聯姻,避免諸侯經濟帶來的無序競爭和導致的資源分散,一盤散沙,都不做大的局面。
《21世紀》:除了投資重大項目外,在營造創新環境方面政府還要做出哪些努力,哪些問題是當下亟需解決的?
顧文軍:應該重點扶持一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并且可以考慮每個行業只扶持幾個,通過市場競爭來優勝劣汰;并且鼓勵創新,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要集中資源、資金、人力去重點發展幾個行業、企業,而不是通過振興去把所有要死的企業救活,這是最急需解決的。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