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認證的異構無線傳感器網絡入侵預防系統(08-100)
系統中,針對此,我們做了以下設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1771.htm·計算機端只負責顯示數據和存儲,不負責安全認證;
·計算機端連接DSP時需要口令,若無此口令,則不能獲得來自DSP端的數據;
·計算機中的數據庫設置安全密鑰,無此密鑰不能訪問。
3.2.2 PC顯示程序
界面采用MFC程序編寫,軟件界面主要包括有效數據的圖形化顯示、網絡參數、網絡拓撲顯示、事件日志、口令驗證等。
為了便于查詢歷史數據和事件,需要制作一個簡單的數據庫。數據庫中的字段包含各個節點狀態、發來數據、網絡流量、網絡狀態(例如是否受到攻擊等)等。
第四章 系統測試
4.1功耗測量基本網絡測試
對于Zigbee系統來說,功耗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在通信中,CC2430一共可以分為3個狀態,一個階段是射頻工作狀態,一個是單純51核工作狀態,還有一個就是休眠狀態,它們有著不同的功耗,須分別測量。
依次測量得到51核工作電流,外圍電路(包括傳感器)工作電流。經過計算和處理,總結于下表:
4.2 安全功能測試
攻擊測試主要是指讓某節點模擬攻擊,測試系統是否對攻擊起到防御、報警作用。
4.2.1攻擊模型與系統防御分析
為了進行攻擊測試,首先要對各種攻擊進行建模,然后模擬各種攻擊對系統進行測試。
* 頻譜攻擊:
* 數據竊取:
* 非法節點的入侵:
* 針對認證過程的攻擊:
* 基于網絡抓包的攻擊:
* 合法節點的快速發包攻擊:
結果表明本系統能夠成功檢測和防御上述的各類網絡進攻。
4.2.2 口令認證測試
為了防止DSP輸出數據被非法截獲,所以在DSP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采用口令人證的方式進行。只有口令是正確的,DSP才通過USB輸出結果。測試結果:系統運行正常。
4.2.3 算法復雜度分析和運行時間測試
相關文獻[7]對常見加密算法進行了時間測量,可以看出RC4(RC4算法是TKIP算法中的核心加密算法)在所有算法中的時間是最節省的。
在DSP處進行算法運行時間測試,經過測試10組數據做平均后,得到最終的數據平均為42393個時鐘周期,DSP的高速性得到充分體現,符合網絡實時工作的需求。
第五章 系統展望與推廣
5.1系統推廣和應用
本系統中借用了傳統無線網絡的比較完善的安全協議,并根據Zigbee協議的特點和應用環境進行了改進。本系統在加(解)密算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安全認證機制和網絡維護機制,同時加強網絡健壯性和安全性,并充分使用DSP平臺的優勢,對Zigbee網絡常見的攻擊進行了有效的監控和防御,從而在Zigbee傳感器網絡上實現了比較安全的協議,但又不失Zigbee網絡的優勢,做了一個雙贏的協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