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專家談T-MMB:以性能說話
此后,有媒體報道了國標競爭方對T-MMB系統的質疑。新岸線隨后對質疑予以反駁,一時間關于T-MMB系統的技術優劣釀起爭論。
帶著此等疑問,記者采訪了參與此次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國家標準評審的兩位無線通信領域的專家及相關業內人士。
原信息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無線電頻率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陳如明教授向記者介紹了T-MMB系統的特點及其對產業化的意義。陳教授指出T-MMB系統使用高階差分調制(8DPSK)的OFDM及LDPC編碼技術,在高速移動及衰落條件下解調性能較好,亦較穩定可靠;在惡劣時變衰落條件下,在保持較優的載噪比性能的同時,具有較高的頻譜利用率;接收端無需復雜的相干信道估計,穩定性、復雜度及功耗降低;頻分與時分OFDM符號相結合的8MHz系統與1.712MHz系統模式有兼容性,有利于應用與產業發展。
在產業化方面,陳教授說,“T-MMB技術為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有利于降低成本及產業化,對于國家高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及產業發展有重大戰略意義。與國際標準DVB-H的數據指標相比較, 該技術至少與其相當或有更高的頻譜利用效率及更優的門限載噪比,有利降低成本及提高容量。其采用1.712MHz系統、8MHz系統兼容運作、接收端簡單, 芯片的生產制造更容易而且單一化、芯片功耗低, 并有一定工業標準生產基礎,有利于產業發展及受用戶歡迎。”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秘書長周寶信教授也指出,T-MMB系統頻譜利用率高、兼容性很好,適用性很強;該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對國家科技自主創新具有戰略意義,具有發展前景。且從數據比較來看,T-MMB至少與國際標準DVB-H性能相當。
據了解,手機電視國標評審專家組將T-MMB國標測試結果與ETSI、 IEC等國際組織公布的DVB-H等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進行比對。
T-MMB可以以1.7MHz和8MHz兩種工作方式工作。從與歐洲DVB-H標準的性能對比可以看出, T-MMB各項指標優于DVB-H。
對比顯示,T-MMB在1.7MHz 工作方式下,在高速移動環境下的頻譜利用率是DVB-H的1.15倍,是DAB的1.5倍,是T-DMB的1.6倍,優于國際主流標準。在頻譜利用率略高的條件下,惡劣時變衰弱信道下T-MMB的載噪比性能、最小接收電平、抗時延能力均優于DVB-H系統。
T-MMB在瑞利靜態信道下的載噪比門限比DVB-H系統略優。在動態信道環境下,T-MMB標準的靈敏度優于DVB-H標準。標準鄰頻數字干擾保護率比DVB-H系統低約7dB左右,優于DVB-H標準。
在移動性能方面,T-MMB標準支持高速移動,能夠滿足如高速列車和火車等移動環境的需求。而且在頻譜利用率略高的條件下,在高速移動環境下的性能仍要優于DVB-H。
同樣,在8MHz 工作方式下,T-MMB標準的頻譜利用率是DVB-H的1.14倍,是DAB的1.5倍,是T-DMB的1.6倍。再次證明T-MMB有高的頻譜利用率。眾所周知,頻率是國家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頻譜利用率越高越好,且在高頻譜利用率條件下系統依然具有較高的性能反映了系統的研發功力、實現難度和成熟度。
在高的頻譜利用率和惡劣時變衰弱信道的條件下,T-MMB的8MHz系統在其他各項關鍵性指標上也顯示出很好的性能。如載噪比門限、支持的抗時延能力、靈敏度等均優于DVB-H標準。T-MMB的8MHz系統,繼續支持高速移動,最大移動速度也高于DVB-H。
據相關技術人士介紹,T-MMB的8MHz系統與1.7MHz系統都可以使用1.7MHz方式接收,這意味著只用一顆基帶芯片就可以接收1.7MHz和8MHz兩個系統的節目,從而在全球首次實現1.7MHz和8MHz系統的接收兼容,這無疑將對產業化產生深遠影響,意義十分重大。
據了解,由于T-MMB采用差分結構,避開了在相干結構方面的諸多國外專利,因此無須向國外交納專利費。
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T-MMB具有國際領先水平,是優質的“中國創造”技術,不僅應作為國家標準加快產業推廣,而且政府有關部門應大力支持和推動使其盡快成為國際標準。這是中國在電子骨干產業領域有可能成為全球主流標準的一次重要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