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營銷渠道邁出的三大步
第一,大家都知道2000年,中國電子信息產品保值10%以上的增長速度,規模已經達到3.5萬億,同期增長5759個億,同比增長了19.7%。消費電子產業規模已經相比其他產品保持領先的地位,產品增加值的增速技術大幅攀升,到10月份增速達到20%,與全國平均增速18.5高出一個百分點。
產品渠道的變化是迫于眉睫的,其中家電產品、數碼產品的渠道變化形態更復雜,也受到技術各種因素的影響。
第一點講的盈利模式的轉變,作為消費電子產品在最重要的渠道已經占到70%的份額,通過營銷渠道,現在已經有了幾千億的零售規模,并且每年以10%-15%的速度在遞增。這一發生的空間和機會,在目前國內消費電子領域里面所有連鎖企業和渠道都是公平的。面對很多機遇與挑戰,誰能調整自己的經營體系,不斷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可在微利的中國家電消費類電子產品行業當中提高自己。
對中國的連鎖企業從再生到發展,我認為主要是通過占用上游供應商的資金,實現家電為其他企產業所需要的資金,再通過其他產業的利潤來反復家電供應鏈。這種運作模式已經被國內的連鎖企業應用的爐火純青。前面講的運用模式是短期的,是暫時的,以前可以做,今后很難再運用。如今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形成的演變,隨著渠道擴張創造了流程模式,現在主要依靠社會資源為連鎖企業提供資金,促進與供應商的關系方面有所改善。中國的家電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連鎖巨頭不把風險轉嫁給供應商,提供引領的模式是刺激中國家電消費類制造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們看到連鎖企業的上市年報,可以看出來其他收入已經超過了渠道收入。
對于經銷商利用其他渠道自建專賣店等手段減少對連鎖企業的依賴,尤其是家電連鎖巨頭的出現,提供了供應商更多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消費電子產品與供應商與運營商之間以新的平臺出現。這個問題起源于迅速發展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的重大轉變,使地位改變,造成中國連鎖渠道業廠商的不平等,關于零售的管理模式以及名目繁多的管理費是渠道商的主要利潤來源。廠商之間的磨合是將來中國家電連鎖企業走向健康的必然之路,作為一個同業方面的利益雙方,這種發展態勢是我們期望看到的。中國消費電子產品連鎖渠道開始有成長集群進入成熟期,家電應該有相應的策略和目標,時下規模已經不是唯一的渠道。信息體系、物流體系、服務體系、人才積累是影響連鎖企業的未來的主要原因。以前靠擠壓供應商提升自己的利潤,這個是不合理的,這種經營模式應該改變。
第二點,進入迅速擴張之快,全國性連鎖企業壟斷經營步伐放緩,三、四級市場即將崛起。在二三級市場家電消費電子銷售容量我們估計會超過3000億。消費電子制造企業在不同區域連鎖或者其他商業模式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二三級市場競爭當中獲得先機。領域連鎖必將是家電連鎖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第二個意思就是二級市場飽和,未來的發展靠三級市場,現在三級市場全國性的連鎖企業還不能很好的深入。
第三,中國消費電子產品主要營銷渠道“產品推廣概念的轉變”。2005年3C融合的概念已經在彩電行業提出。2000年連鎖渠道與IT渠道正在慢慢的進入,為連鎖企業變化帶來新的機遇。因為我國的3C產品有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兩三年以前,我們在國美、大中買的是傳統產品,現在在傳統家電連鎖里都可以買到數碼相機、手機、MP3、MP4,傳統的消費電子產品與傳統的家電產品相互融合。
如今企業在3C發展道路上的不斷磨合,依靠渠道強大的采購實力、成熟的流動環節、穩定的銷售服務、良好的售后服務給家電連鎖業帶來很大的利益,家電連鎖業不斷的標準化,向多元化的連鎖渠道轉移。原來我們買數碼相機肯定不會去國美、蘇寧去買,買電腦同樣的,但現在不同了。
我用這樣的機會跟大家交流,講了三個轉變,第一是盈利模式的轉變;第二講的是一二級市場飽和,三四級市場融合;第三點是產品推廣方式轉變的。謝謝大家!
評論